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

鎖定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是經北京市教委批准、國家教育部備案成立的一所文、理、工、經、管、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全日制高等院校。學校創辦於1986年,是改革開放以來成立較早的民辦高校之一。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進中央主席許嘉璐為學校的首任校長,現任學校的名譽校長;中國聯合國教科文俱樂部協會主席、全國人大教科文衞委員會委員、北京市人大副主任陶西平任學校的名譽校長。全國政協常委、民進中央副主席梅嚮明為學校的董事長兼校長;原民進北京市副秘書長房朝海為學校的法定代表人。十八年來,以其強大的辦學背景、雄厚的師資力量和嚴謹的治學態度,先後為國家各條戰線培養了大量高素質人才。是北京市第一批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學校,2002年經評估,學校獲得北京市教委授予的“合格學校”稱號。
中文名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
外文名
theUniversity of OrientalfinanceJapanese
創辦時間
1986年
類    型
文、理、工、經、管、藝術相結合的綜合性全日制高等院校
所屬地區
北京市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學校介紹

校徽 校徽
辦學許可證號:(京)教社證字v60018號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一貫堅持把培養“道德高尚的人;學有所成的人;志向遠大的人;心胸開闊的人;熱愛生活的,健康快樂的人;樂於向社會奉獻的人”放在首位,積極探索創新教育教學模式,堅持以培養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高素質專業人才為宗旨,以“校園環境優美,學生管理嚴謹,教學成績優異,服務設施完善”而受到社會的廣泛讚譽。199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為國家高等教育學歷文憑考試試點院校;2002年被北京市教委評為首批教育教學綜合評估合格高校;同年被評為家長放心,學生滿意學校;2003年被北京市民政局評為抗擊非典型肺炎先進民間組織;2004年被中國青年報評為全國十佳特色學校;同年被中國教育電視台評為北京市民滿意民辦大學;被中國成人教育協會評為誠信辦學示範校,誠信招生示範校;被中國招生考試在線評為中國最具影響力民辦高校。東方財經日語大學正以其卓著的教育教學成果和榮譽蜚聲國內外,成為莘莘學子嚮往的成才之地。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院系設置

學校現下設28個院系,2箇中心,開設120多個本專科專業,涵蓋工、文、經、管、法、醫、藝術等多個學科領域,這些專業在就業市場上都具有前瞻性和後延性。
法學院 工商企業管理學院 醫學院 計算機學院
國際貿易學院 金融學院 財經學院 藝術學院
財會學院 機械工程學院 行政管理學院 外語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 環境與科學系 工業工程系 交通管理學院
化工學院 食品工程系 航空系 體育系
動物醫學系 哲學系 印刷系 物流管理系
汽車工程學院 影視動漫學院 新聞傳媒學院 網絡教育學院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校園風景

2002年,經民進市委與昌平區政府商定,探索了一條民辦高等學校發展的新的辦學思路。目前,校園佔地200畝,建築面積15萬平方米。其中語音室、計算機室、圖書樓、多媒體教室等為學生提供了現代化的教學設施;投資近200萬元建立的校內“B737模擬機艙”為航空服務專業的學生提供了真實性的實習場地;近期擬繼續在校內建一座2萬平方米的國際金融(保險)實習基地;學校的學生運動場地、生活設施齊全,校園環境優美。 校園建築風格獨特,佈局合理,設施完善,學校總綠化面積達70%以上,環境優美,三季有花,四季常青,是青年學子求知成才的理想高等學府。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嚴謹治學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擁有一大批知識淵博、教學經驗豐富的專家教授。學校緊緊依託北大、清華、人大、北師大、首師大等首都著名高校和中科院等科研院所的雄厚師資力量和豐富的教學經驗,建立了一支專兼結合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對學科建設、教學質量、學生思想教育、招生就業等工作進行研究和指導,對教育教學質量定期進行考評,確保了高水準的學科建設和一流的教育教學質量。加之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管理機制,一致贏得了學生和家長的好評。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市場需要的靈活性,恪守“辦學以學生為本,育人以德為本、管理以服務為本”的理念,學校黨團組織健全,積極開展思想教育活動,注重學生的德育培養和綜合素質提高。學校積極對學生進行理想信念、審美情趣、價值觀念的教育和心理諮詢,指導學生樹立遠大的理想和成才的決心。學校已成立10多個學生社團,經常開展各種課餘活動,讓學生緊張的學習和愉快的課外活動同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盡展東財大學子的風采。
學校把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當作頭等重要的大事來抓,積極探索就業指導工作的有效途徑和辦法。學校成立了“就業推薦辦公室”和“大學生就業服務中心”,開展應聘技能技巧指導和就業能力培訓,為畢業生就業提供幫助。

東方財經日語大學管理機制

全新科學管理機制:
科學的規章制度,嚴格的學生管理;調動兩個積極因素----教師與學生;
強化四個管理----教學管理、學生管理、財務管理、行政管理;
建立起三支隊伍----黨組織、團組織、學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