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

鎖定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學名:Cissa hypoleuca hypoleuca)為鴉科綠鵲屬鳥類。全長320-335毫米。上體藍綠色,枕羽延長成羽冠,中央尾羽顯著長於外側尾羽。自眼先過眼至後枕,有一寬闊黑帶,在枕後左右匯合。飛羽棕褐色,內側飛羽末端染藍。下體淡藍綠色,胸羽色較深。雌鳥色淡並偏藍色。虹膜褐色;嘴亮紅色;腳紅色。主要棲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或棲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闊葉林內。雜食性。成對或結小羣活動,常發出響亮叫聲但少出現。在森林較低層捕食昆蟲。分佈於泰國東南部,老撾和越南。
中文學名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
拉丁學名
Cissa hypoleuca hypoleuca
動物界
脊索動物門
鳥綱
雀形目
鴉科
綠鵲屬
東方綠鵲
亞    種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外形特徵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雄性成鳥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圖1)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圖1) [1]
額、頭頂和延長的枕羽以及兩頰為綠色;頭側由眼先經眼至頸項部相遇而形成一寬闊的黑色環帶斑;肩、上體綠色;尾羽綠色、羽端淺灰色,外側尾羽具黑色次端斑;兩翅除小覆羽為淡綠色外為深暗棕赤色或慄紅色,內側次級飛羽具寬的輝綠色尖端。下體淡黃至亮黃色,喉部較綠一些。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雌性成鳥

體色與雄鳥相似,但羽較淺淡些,體形亦稍小。
嘴、跗蹠及爪,均橙黃色。 [2]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生活習性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圖2)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圖2) [3]
主要棲息于山地的原始和次生林中,棲於海拔2000米左右的闊葉林內。雜食性。成對或結小羣活動,常發出響亮叫聲但少出現。在森林較低層捕食昆蟲。聲音多變、大聲、哀婉的刺耳尖叫“peu-peu-peu”接以粗聲的“chuk”;也有似責罵的高音嘰嘰喳喳聲。 [4]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分佈範圍

分佈於中南半島和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包括緬甸、越南、老撾、柬埔寨、泰國以及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中國香港地區、海南島。 [5]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繁殖方式

繁殖期4-7月。通常置巢於樹上或高的灌木上,也在竹叢上營巢。巢呈杯狀,主要由枯枝、枯草莖、草葉、根、竹葉等材料構成,內墊有細的草根。每窩產卵3-7枚,多為4-5枚,卵灰白色、白色或淡紅色,大小為 30.2mm×22.9mm。 [4] 

東方綠鵲指名亞種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ver 3.1:2009年鳥類紅色名錄。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