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方朔偷桃

(元緙絲作品)

鎖定
《東方朔偷桃》是一件元緙絲作品,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文名
東方朔偷桃
尺    幅
縱58.5cm,寬33.5cm
緙    絲
青地五彩織成
現    藏
北京故宮博物院

東方朔偷桃文物特點

畫面鈐“乾隆御覽之寶”、“乾隆鑑賞”、“三希堂精鑑璽”、“宜子孫”和“秘殿珠林”印5方。
鑑藏印記:乾隆內府諸印。《秘殿珠林初編》、朱啓鈐《清內府藏刻絲書畫錄》著錄。
圖緙織東方朔偷取仙桃後疾走之狀,其回頭張望、銀鬚飄拂之狀極生動。另配仙桃、靈芝、水仙、竹石,寓意“芝仙祝壽”。

東方朔偷桃故事傳説

東方朔偷桃 東方朔偷桃
東方朔偷桃故事中的細節是這樣的,偷出了仙桃躲逃的東方朔後來被仙吏追到,靠着嘴上辯詞的挽救,不僅引得西王母開心,而且還贏得瓊漿玉液的賞賜,美飲一番,帶醉而歸,你看有張利嘴有多好。這幅圖有戲劇性,又有令人開懷一笑的,逢凶化吉的美滋滋的得意味道,更有盼望長壽的吉祥意思。畫下的靈芝、水仙、竹子、壽石,孕含“靈仙祝壽”的之意,一幅有無限好意的圖畫。因為元代的織繡以人物故事為主題的緙絲製品為數極少,有一件自然是萬分珍貴。

東方朔偷桃元代緙絲

元代緙絲一改南宋細膩柔美而為簡練豪放的風格。此圖以平緙作色塊平塗,在紋樣邊緣或二色相交處,運用以兩種色絲捻合後的“合色線”技法,極具特色。現存元代緙絲作品極少,而似此藝術上佳之作更為罕見。 [1]  此幅緙絲圖以藍和淺藍為主調,配有石青、月白、瓦灰等色。運用平緙、木梳戧等緙織技法。以平緙作色塊平塗,在紋樣邊緣或二色相遇處則使用勾緙進行勾勒,或以長短戧進行調色過渡。壽石用深藍、藍和淺藍三暈色戧緙,以突出山石的立體感。尤以合色線技法頗有特色,如東方朔的手指縫用黑、白二色絲;靈芝的莖部用石青和米色絲表現莖幹的糙澀感。整幅作品設色簡潔,氣韻生動。
此圖題材取自東方朔偷桃的典故。畫面表現東方朔從仙界偷桃後疾走之狀,人物的鬍鬚和飄曳的衣裾,顯出疾走的動態。東方朔手持偷摘的蟠桃,回首環顧,面露竊喜,其偷桃得手後的得意之情和擔心被仙吏發現的微妙心理被刻畫得惟妙惟肖。畫面上方祥雲繚繞中累累仙桃懸垂枝頭,下方配以靈芝、水仙和竹石,以諧音寓意“芝仙祝壽”。 [2] 
這幅織物中的東方朔實在太逗人樂啦。眯縫的老眼,神態的天真無邪,叫人笑不停。西漢武帝時文人臣子東方朔,極善言詞,縱説調侃極盡言語能事,滿富機智詼諧之氣。這幅畫面上的形象,實足地描劃出了這位趣人惹人發笑的心神狀貌。宋代的繪畫稿本當然很好,但將一幅在筆墨色彩中展現的精妙畫卷,在織機上絲絲線線的絲綢光芒中傳述,是很需心神的。美妙的技巧,各種事物在絲線中的精道質感,都足夠令人驚歎。畫面設計則採用了填色、勾線、二色互相參差換彩的方法。在紋樣邊緣或二色相遇處,則使用構緙進行線條勾勒,或以“長短戧”進行調色過渡。此外,還採用了兩色絲線捻合的“合色線”,類似現代毛紡工藝中的混紗。
天上幾朵浮雲,圍繞着長了仙桃的樹枝;樹下的東方朔,拿着才偷到的仙桃,不安地回望追者。風吹得他的衣服飄浮着,從神態看上去,一幅惡作劇得逞後頑童般的開懷神態。好個東方朔,就象小時候讀書得來的樣子一模一樣。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