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巖摩崖石刻

鎖定
東巖摩崖石刻位於潮陽區城南街道東山南麓,是廣東省現存較集中、規模較大的摩岩石刻羣。
中文名
東巖摩崖石刻
地    址
潮陽區城南街道東山南麓
現存石刻
200多處
最久遠年代
唐代

目錄

東巖摩崖石刻故事

東巖摩崖石刻
東巖摩崖石刻(3張)
潮陽東山是摩崖石刻最為集中的地方,現存石刻200多處,其中年代最久遠的有唐代石刻“一柱擎天千古壯,獨瓶掛壁萬年春”,署款“長江巧”,旁有柱和瓶的浮雕,石刻字體蒼勁挺秀
東巖摩崖石刻
東巖摩崖石刻(3張)
東巖摩崖石刻
東巖摩崖石刻(3張)
。據《潮陽縣誌》記載:“唐大曆初年,陳寶通在東巖寺削髮為僧,參惠照和尚為師,題‘一柱擎天’聯並刻石”;東巖卓錫寺屋頂有一塊天然巨石,上面刻有“飛雲”兩個大字,書法挺秀雄渾,氣勢磅礴,大字旁邊,刻有“至正丁未春靈武王用文篆”一行小字,王用文為寧夏靈武人,是元代著名詩人和書法家,元順帝至正年間任潮州路總管,當他遊覽東山時,上仰峯巒如黛,下觀百里千川,遠處煙波浩渺,身旁雲霧飛轉,感慨萬千,遂興致勃勃地揮毫寫下“飛雲”二字。東巖金頂寺的一塊石壁上,刻有“卓錫古寺”四字,為明嘉靖年間學者、江西巡按肖端蒙手書,東巖寺的另一塊石壁上,刻有清初文學家湯鍾嶽的一首《遊東巖》,石刻詩文、書法俱佳。東山北段,有建於明隆慶庚午年(公元1570年)的大北巖寺和小北巖寺,大北巖寺山上石刻“覽勝”,為清末民初書法家楊雪立題書,書法蒼勁,銅鈎鐵劃,楊雪立為清末拔貢,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為汕頭國粹學校校長,解放後為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其孫楊鍇也是汕頭知名書法家。 [1] 

東巖摩崖石刻石刻文字

在潮陽東山方廣洞有數處宋代記遊摩崖石刻。
其一:“武夷章元振守潮秩滿,策命移知肇慶。道出潮陽,因遊東山。早飯白牛巖,烹茶水簾亭,少憩方廣洞,已而飲於起軒,薄暮乃還。門下士永嘉楊元業,温陵郭能清,府吏莆陽方寅預焉。紹興癸酉仲冬二十四日記。”石刻中之“紹興癸酉”,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公元1151年。章元振,字時舉,政和進士。紹興年間曾任潮州軍監。肇慶知州、後擢廣東提舉。他在潮州軍監任滿將移任肇慶知府之時來遊潮陽,留下這篇記遊文字。
其二,早在北宋大觀五年(1111年)已有孫允升記遊文字刻於方廣洞左青石上:“已醜大觀四年春,邑宰歷陽孫允升創建是(高明)亭。同巡檢新會林子正、監税龍溪五繼祖。越庚寅中夏,邑簿封川區次仲同遊。縣尉莆陽阮公遠謹題。” 石刻文字中所提到的亭是高明亭。
其三,南宋紹興八年(1138年)楊壽翁記遊石刻:“泉南楊壽翁,福唐梁允成,玉牒趙安民、天台王商老、温陵吳信行、王文中、莆田劉仲宣,紹興戊午重陽同集於高明亭新泉。”
其四,宋元豐八年(1085年)張翥記遊石刻:“元豐八年季冬十有四日,邑大夫李貺慶甫,率賓僚連希元才甫、張翥僅聖、吳與可權、趙定國安禮同遊。翥記。”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