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山人

鎖定
福建省東山縣海域發現的人類遺骨為1件右側肱骨殘段,被稱之為“東山人”。該化石由東山縣博物館館長陳立羣於1987年1月21日發現,後經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專家尤玉柱、張振標鑑定命名。“東山人”肱骨化石是當時福建省唯一的一件史前時期的人類化石。
中文名
東山人
地    方
福建省東山縣
人類遺骨
東山人
發現時間
1987年1月21日

東山人化石簡介

東山人肱骨化石 東山人肱骨化石
標本保存了肱骨體的下半段與肱骨髁相鄰的部位,保存長度57.9mm。肱骨體下端的外側面和前內側面斷裂位置在冠狀窩的上方部位;後面斷裂於鷹嘴窩的上緣。根據當地漁民提供的線索,該化石可能出自東山島以東兄弟島附近的“腳筒骨線”地段(北緯23°30';東經117°38')。
“東山人”肱骨殘段表面呈淺灰色,前緣光滑且圓,外側緣的上三分之一段保留大致完整,並可見到為一鋭緣,表面較粗糙;內側緣較比圓鈍;肱骨體的後面相當平整,向下漸漸增寬;肱骨體的橫斷面呈三角形;骨壁明顯地薄。

東山人測量數據

“東山人”肱骨殘段測量數據表:
測量項目
單位:mm
-
肱骨體上部
橫徑
22.7
矢徑
18.2
-
橫斷面指數(矢徑/橫徑)
80.2%
-
周長
64
-
肱骨體下部
橫徑
25.3
矢徑
16.7
-
橫斷面指數
66%
-
周長
69
-
髓腔
橫徑
11.3
矢徑
10.1
-
髓腔橫徑指數
49.8%
-
髓腔矢徑指數
55.5%
-

東山人相關研究

各項測量證明該標本屬於人的肱骨化石,並且,各項數字都與近代人類肱骨特徵相同。該標本與遼寧“建平人”(時代:晚更新世晚期)的上臂骨化石下半段上部各項測量數據相近,只是“東山人”的肱骨不如“建平人”的肱骨來得扁平。遼寧“建平人”化石出自晚更新世地層中,層位可靠。儘管東山的人類化石無具體地點和層位,但從對比看也應當屬於晚期智人範疇。
“東山人”肱骨體殘段的表面帶有海生軟體動物的附着痕跡,表明出自海底無疑,其斷裂面上還可以見同樣呈淺灰色,與表面的顏色一致,但在後面部位夾有一層黑色物質,應是海底鐵錳質浸染所致。在熱帶、亞熱帶地區海域底部,生物骨骼的骨質纖維中經常受到鐵或錳質的浸染,這在東山海域發現的許多哺乳動物化石骨骼的表面上也可見及。 [1] 
參考資料
  • 1.    陳立羣.福建東山島舊石器時代文化[J].《汕頭大學學報》2006(05),P73-P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