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層位

鎖定
全稱地層層位,指在地層層序中的某一特定位置。地層層位有許多種,例如具有特殊巖性特徵的巖性層位,具有特殊化石的化石層位,具有特定時代的年代層位,以及地震層位、電測層位等。因此地層的層位可以是地層單位的界限,也可以是屬於某一特定時代的標誌層等等。 [1]  未受劇烈變動的地層所保持的原生順序。 [2] 
中文名
層位
外文名
horizon
學    科
地層學
全    稱
地層層位
見載刊物
《地質學名詞》 科學出版社
公佈時間
1993年 [5] 

層位地層工作的一般程序

從事普查找礦和地質填圖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地層劃分、對比及其地質年代的確定,在此基礎上建立地層系統。進行地層工作的一般程序有下列幾方面。

層位一、收集研究前人資料

對有關工作區域的地層資料應系統收集研究。如:區域地層表,1:100萬或1:20萬地質調查報告,地層研究報告或普查報告等都是重要的參考資料。在此基礎上弄清前人劃分的方案、對比意見、確定地層時代的依據,化石層位,接觸關係等。並分析,對比各種不同意見,明確存在的問題。

層位二、地層剖面的觀察和測制

研究和測制地層剖面的工作是地層工作的基礎。剖面的選擇、剖面的觀察和測制、剖面資料的整理,研究是這項工作的三個重要環節。
剖面的選擇,在實測剖面前,應當先在工作區域內進行踏勘。選擇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剖面,這種剖面應儘可能符合下列條件:剖面完整、構造簡單,接觸關係清楚,露頭良好,化石豐富,巖相、厚度等在該地區具有代表性。
如果一條剖面不能完全滿足上述要求,可以選擇輔助剖面加以補充。如果剖面不完整需要幾段剖面拼湊起來,則必須找出可靠的標誌層做為連接剖面的根據。
剖面的觀察和測制:實測剖面應把所測地層的下伏層作為剖面起點,然後依次觀察記錄,直到所測地層的上覆層。觀察記錄的內容有;岩石特徵(包括岩石的顏色、成分、顆粒大小,某些特有的礦物、結構、構造,岩層單層厚度及變化、岩層韻律特點等)、含礦飛生(包括礦種、厚度及層位變化等)、地層接觸關係、特別要注意對剝蝕面,底礫岩、古鳳化殼的觀察、上下地層產狀的測量。應逐層仔細採集化石,並準確登記其所在層位,初步鑑定其名稱,然後進行編號、包裝、供室內綜合研究之用。還要根據剖面的巖性變化,柒集地層岩石標本,供作顯微鏡下鑑定和化學分析。這些標本的採集同樣要求準確地登記其層位及採集位置。
剖面資料的整理研究:剖面測量完畢後,應及時計算整理,繪製實測剖面圖及地層柱狀圖。圖中按層位註明巖礦,化石標本位置和編號。同時將標本送交有關部門進行鑑定。

層位三、地層劃分和地層名稱的確定

根據實測剖面資料,考慮巖性、化石、接觸關係等因素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從所測剖面由下而上詳細研究各個小分層的巖性,找出巖性變化規律,將若干小分層合併為若干大分層,然後再分析這些分層中的化石組合。特別要注意其中的分層化石,再結合具有巖性變化規律的岩石組合進行研究,即可分出地層單位並確定其相對地質年代。
在確定地層單位的名稱(羣,組,段)時應遵照地層規範的規定進行。如剖面中某地層單位的巖性、巖相、層位、生物羣與已有名稱的某地層單位很近似時,就應沿用原有名稱,不得另起名稱。
引用舊名時允許對其含義(如上,下界線等)作必要的合理的修改,只要含義不變即可。如果原來已有兩個或更多含義相同或相近的地層專用名稱時,一般應先用發表較早的名稱。
如遇有層位相當而巖相,巖性和生物羣與已知的區域地層單位不相同的地層單位時,可建議創立新名。

層位四、進行地層對比

將不同地區測制的地層剖面進行比較研究,根據巖性、化石,接觸關係,同位素年齡等資料,確定其層位是否相當。從而掌握生物,巖性、巖相和厚度的橫向變化規律。

層位五、建立區域地層系統

在地層劃分、對比基礎上,即可建立區域地層系統。一般以區域地層柱狀圖的形式表達地層工作的成果。 ·
區域地層柱狀圖的基本內容包括,工作區內的地層順序、地層年代、柱狀圖(用圖例和符號表示巖性和接觸關係),地層厚度,主要巖性描述及岩石名稱、含礦性等。 [3] 

層位地層的物質屬性——地層劃分的依據

層位一、岩石學特徵

地層的岩石學特徵是認識地層的最重要內容和劃分地層的最重要基礎。它包括組成地層的岩石的顏色、礦物組分或結構組分、結構、組構和沉積構造等。在岩石地層劃分中,首要考慮的是組成地層的岩石特徵。巖性相同或大致相同的連續岩層可以劃分為一個岩石地層單位,巖性不同的地層體應該劃分為不同的岩石地層單位。

層位二、生物學特徵

地層的生物學特徵也是地層劃分的重要依據。地層的生物學特徵主要包括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組分(類別),以及生物化石的含量、生物化石的保存狀態、生物化石之間及生物化石和圍巖之間的相互關係等。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在認識地層和地層劃分中至少具有兩方面的意義:一是年代學的意義,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類別不同,可以反映地層形成的時代不同。二是環境學的意義,地層中所含的生物化石類別、含量、保存狀態及相互關係可以反映它們形成環境的差別。

層位三、地層結構

地層結構是近年來地層學的一‘個新概念。它是指組成地層的岩層在時空上的組構方式。大量的研究表明,大多數地層是由有限的岩層類型構成的,這些岩層又通常以規律的組合方式組構在一起。因此,根據岩層的組構方式所劃分地層的結構類型可作為地層劃分的依據。
對於層狀延伸的地層來説,可以分為簡單的均質型結構和非均質結構兩大類和若干小類。一式結構是指地層由一種單一的岩層類型組成,所謂單一,是指岩層的組分相同.結構、組構和沉積構造相同或相似,顏色和層厚相近等。互層式結構是指地層由兩種岩層類型規則或不規則交互而組成.如砂岩和頁岩的交互、灰巖和白雲岩的交互等。夾層式組構是指組成地層的岩層以一種岩層類型為主,問央另一種岩層類型.如地層總體為泥岩岩層,內夾有少量砂岩岩層等。有序多層式結構足指地層由三種或三種以上的岩層類型組成,這些岩層以規律的組合方式組構在一起。最具代表性的如第七章所述的各種旋迴沉積序列.也就是現代地層學中強調的地層的基本層序。基本層序是指由一定的岩層類型以一定的規律組合而成的地層序列,其實質就是上述的旋迴沉積序列。無序多層式結構是指地層由多種岩層類型組成.但並沒有一定的組合規律。它們是由非旋迴沉積作用形成的。對於非層狀延伸的地層,由於地層的側向變化大,應該從三維的角度去認識地層的結構。
斜列式結構是指組成地層的岩層以斜列的方式排列,如生物礁前緣斜坡倒石堆形成的地層。疊積式結構是指一些丘狀或塊狀的岩層在垂向上疊加而成的地層結構,典型的如連續垂向加積的生物礁形成的地層結構。嵌入式結構是指地層總體以某一種岩層為主,內夾一些非層狀或丘狀、透鏡狀岩層,典型的如台地碳酸鹽組成的地層中夾有小型生物礁岩層。
上述地層結構可以單獨出現,也可以以不同的方式組合形成複合式結構,如均一式結構中夾有序多層式結構、互層式結構中夾均一式結構、無序多層式結構中夾有序多層式結構等。
地層結構是認識地層和劃分地層的重要依據。一個岩石地層單位除具有一定的岩石外,還應該具備一定的地層結構。不同的地層單位在地層結構上也有所差別。

層位四、地層的厚度和體態

地層的厚度和體態也是地層學研究的重要內容。它包括組成地層的岩層的厚度和體態.也包括地層單位的厚度和體態。地層的體態是指岩層或地層體空間形態和分佈狀態。地層的形態一般是層狀的,但也不乏非層狀的,如楔狀、透鏡狀、丘狀等。地層的分佈狀態一般認為是水平或近於水平的,但也有許多地層是斜列的。地層的分佈狀態可以通過特殊的沉積構造(如示頂底構造)去識別。一般要求.一個地層單位應有一定的厚度,厚度過小也就不足以建立一個地層單位。地層單位的厚度要求一般根據地質填罔的比例尺確定,即可以在地質圖上以最小的表達尺度(1mm)去表達。

層位五、地層的接觸關係

地層的接觸關係是地層的重要物質屬性之一。它在識別地層結構、劃分地層單位t1,具有前要作用。常見的地層接觸關係包括兩大類:一是不整合接觸,二是整合接觸。不整合接觸關係包括角度不整合、非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整合接觸關係包括連續和小問斷等類型。
角度不整合為分隔下部被褶曲或掀斜地層和上部水平地層問的分隔面。這種不整合包含着一系列曾經發生過的地質事件:下伏的原始水平或近於水平的地層在構造作用下發生褶皺或掀斜.然後經歷隆升、風化、剝蝕削去了其上翹的頂端,而後新的地層沉積其上。角度不整合面是分隔地層單位(如羣、組)的重要界面。在地層單位內部(如組、段)一般不允許存在角度不整合。
非整合的接觸關係是指沉積蓋層和下伏岩漿岩或深變質岩之間的分隔界面。非整合代表古老基底經受了長期的暴露、風化、剝蝕,之後接受再沉積的演化歷史。非整合面之下的巖體或深變質岩被截切,之上的地層不發生接觸變質作用,接觸面之上常見含下伏地層或巖體礫石的底礫岩。無疑,非整合面是劃分地層單位的重要界面假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觸關係是指上下地層產狀平行或近於平行、具有不規則的侵蝕和暴露標誌的分隔面。其代表了早期地層的整體上升.遭受風化、剝蝕,而後又接受沉積的演化歷史。假整合面上一般都具有古風化殼,或具底礫岩、粗碎屑岩等。假整合是地層單位的重要界面。組一級的地層單位之間常見假整合的接觸關係。組內一般不允許假整合存在。小間斷為地層中由於沉積作用中斷或沉積環境變遷造成的沉積間斷面,這是沉積地層中最常見的界面。小間斷面一般可以作為地層的基本層序之間的分隔面。
連續接觸關係是指不問斷的沉積作用形成的岩層之問的接觸關係。它也是地層中最常見的,在地層結構和基本層序識別中,基本層序內部應該是連續的接觸關係。

層位六、其他屬性

除上述常用的幾大物質屬性之外,地層還包括許多其他的物質屬性,如地層的磁性特徵、電阻率和自然電位、礦物特徵、地球化學特徵、生態特徵、同位素年齡等,它們均可以作為地層劃分的依據,用於建立不同的地層單位。
地層劃分的結果是建立地層單位。由於地層劃分的依據不同.或劃分地層所依據的物質屬性不同,所建立的地層單位也不一樣。依據地層的岩石學特徵及地層結構、厚度和體態、接觸關係等建立的地層單位是岩石地層單位;依據地層的時間屬性(如生物地層所反映的時間、地層的同位素年齡等)所劃分的地層單位是年代地層單位;依據地層的生物或生態特徵建立的地層單位是生物地層單位或生態地層單位;依據地層的磁性特徵建立的地層單位是磁性地層單位;依據地層的地球化學特徵建立的地層單位是化學地層單位等。 [4] 
參考資料
  • 1.    本社.地球科學大辭典基礎卷:地質出版社,2006
  • 2.    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辭海試行本 第12分冊 自然科學 數學·物理·化學·天文 地球物理·地質:中華書局辭海編輯所,1961
  • 3.    昆明地質學校.地層學:地質出版社,1980
  • 4.    杜遠生,童金南.古生物地史學概論: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2009
  • 5.    層位  .911查詢[引用日期2021-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