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坑鎮,隸屬於廣東省東莞市,位於東莞市中部,東與常平鎮交界,南接大朗鎮,西至寮步鎮,北鄰橫瀝鎮,西北與茶山鎮相連。
[1]
轄區總面積23.8平方千米。
[9]
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東坑鎮常住人口為187877人。
[6]
- 中文名
- 東坑鎮
- 行政區劃代碼
- 441900109
- 行政區類別
- 市轄鎮
- 所屬地區
- 廣東省東莞市
- 地理位置
- 東莞市中部
- 面 積
- 23.8 km²
- 下轄地區
- 2個社區,14個行政村
- 政府駐地
- 東坑鎮東坑大道 [8]
- 電話區號
- 0769
- 郵政編碼
- 523451
- 氣候條件
- 亞熱帶季風氣候
- 人口數量
- 187877 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常住人口)
- 車牌代碼
- 粵S
- 地區生產總值
- 179.3 億元(2020年)
東坑鎮歷史沿革
編輯據歷史記載,宋孝宗年間始有人遷來東坑搭察定居,繁衍生息,後來其他姓氏徒居東坑的絡繹不絕,人煙漸眾。清末,地屬文順鄉第三都,屬京山司管轄。
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屬東莞縣第三區東安鄉。
1950年12月,屬第一區,稱東馬鄉。
1953年5月,土改複查後,成立東坑鄉屬第四區管轄。
1957年12月,撤區並大鄉,設立東坑大鄉。
1958年9月,成立公社,東坑大鄉歸屬常平公社。
1959年,改屬橫瀝公社。
1961年7月,從橫瀝公社析出,成立東坑公社。
1983年10月,改社為區,成立東坑區公所。
東坑鎮行政區劃
編輯截至2021年10月31日,東坑鎮轄2個社區、14個行政村:草塘社區、駿達社區、東坑村、黃麻嶺村、長安塘村、寮邊頭村、塔崗村、坑美村、新門樓村、井美村、初坑村、鳳大村、丁屋村、彭屋村、黃屋村、角社村,
[7]
鎮人民政府駐東坑鎮東坑大道。
[8]
村(社區) | 簡介 | |
---|---|---|
東坑社區 | ||
本傳在宋孝宗年間,有一姓堯人氏放鴨到此,在水邊搭間草寮住下,不久一批温姓人氏在草寮北面建房住下,宋末,從東莞張村遷入盧姓人氏,逐漸發展成一個村莊,取名為寮邊頭。 | ||
長安塘村 | 明末由寮邊頭村民分出立村,因村旁有座馬安嶺,地形面臨水塘、平川,整個村莊象坐於太師椅上,村莊原北門樓(已拆毀)雕刻“長安世居”四字而得名。 | |
塔崗村 | 明初立村,坐落於小山崗上,因村前有一花塔(己拆毀)而得名。坑美村:明初立村,據聞是“隴西”傳人,屬末尾支流,住地又在東坑之末,故稱坑尾,後人因諧音稱坑美。 | |
明嘉靖年間立村,因村中有眼大泉井,井水清涼甘美而得名,有“道長人遠須留步,井美泉甘且共嘗”之説。 | ||
新門樓村 | 明朝嘉靖年間立村,取名為新門樓。 | |
初坑村 | 初坑村又名丁屋新圍,清末立村,由丁屋分居而來,因當時附近沒有村莊,故名初坑。 | |
鳳大村 | 由鳳鳴崗和大田膛兩村合併而成,取兩村頭個字而成鳳大村。 | |
原名琥珀坑,明洪武五年五月五日午時立村,始祖丁雪村,自居此地後連生五子,故改村名為丁屋。 | ||
彭屋村 | 宋朝度宗年間遷居於此,因村向馬坑山而名馬坑村,後彭姓多聚居於此,以姓氏命名,得今彭屋村名。 | |
南宋度宗年間立村,因村向馬坑山而得名馬坑,始有丁、彭、黃三姓同居於此,後三姓分居,黃姓居多,以姓氏命名為黃屋村。 | ||
角社村 | 宋朝置居,據傳原為荒山野嶺,毒蛇遍地,初稱為“惡蛇村”,後又因地處偏僻而改稱“角蛇村”,至清代,因民間團體多稱“社”,社與蛇近音,故改稱“角社”。 |
東坑鎮地理環境
編輯東坑鎮位置境域
東坑鎮地形地貌
東坑鎮地處丘陵地帶,地勢西北低,東南高。丘陵屬花崗岩、砂岩和頁岩。埔田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主要山嶺有東西走向的神山嶺,南北走向的亭崗嶺、秤砣嶺、馬腰嶺,還有較椅嶺、葡萄嶺、飛鼠嶺、鷹仔嶺。埔田主要有大圳埔和橫東埔。境內最高點亭崗嶺海拔74米。
[10]
東坑鎮氣候
東坑鎮水文
東坑鎮人口
編輯東坑鎮經濟
編輯東坑鎮綜述
2020年,東坑鎮實現生產總值179.3億元,同比增長5.6%,比目標高0.6個百分點,增速排全市鎮街第6;規上工業增加值112.2億元,同比增長6.7%,增速排全市鎮街第13;固定資產投資52.2億元,同比增長29.1%,增速排全市鎮街第8,其中工業投資23.7億元,同比增長12.7%;税收總額29.07億元,同比增長11.63%。
[11]
東坑鎮第二產業
2020年,東坑鎮新增國家高企4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7家,先進製造業、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分別佔規上工業41.2%和61.8%,科學研究與試驗發展動投入企業增加至80家,研發年投入千萬元以上企業共12家。
[11]
東坑鎮第三產業
東坑鎮交通運輸
編輯東坑鎮社會事業
編輯東坑鎮教育事業
2020年,東坑鎮東坑中學納入松山湖實驗中學教育集團,全市首創公辦幼兒園教育集團化辦學,幼教集團實現“5080”(公辦園在園學生比例達到50%,普惠幼兒佔比達到80%)目標,中學二期宿舍投入使用,中心小學功能樓主體工程竣工驗收,多鳳小學、中心幼兒園被認定為省書香校園,義務教育公辦學校就讀和民辦學校就讀享受學位補貼的隨遷子女人數佔比達52.2%。
[12]
東坑鎮文體事業
2011年末,東坑鎮有體育場地面積15.2萬平方米,社會體育指導員203人。青少年體育俱樂部1個,鎮級體育休閒公園3個,村(社區)休閒健身公園15個,建有3807米綠道連接省綠道網。定期舉辦籃球、武術、田徑、羽毛球、乒乓球等各項比賽。
[10]
東坑鎮醫療衞生
2020年,東坑鎮東坑醫院爭創二甲醫院、打造市安寧療護試點單位(國家試點),社衞中心全年服務40萬人次,社保減免醫療費用2250萬元,落實國家組織藥品集中採購,減輕羣眾慢性病常用藥負擔660萬元。
[12]
東坑鎮歷史文化
編輯東坑鎮名稱來歷
東坑鎮方言
東坑鎮通行粵語。
[3]
東坑鎮非遺文化
東坑鎮文物古蹟
丁屋村丁氏祠堂 | 新門樓村勷德謝公祠 | 彭屋村彭氏大宗祠 |
彭屋村得月公祠 | 彭屋村南圃公祠 | 東坑村盧氏宗祠 |
塔崗村李氏宗祠 | 塔子頭村北帝廟 | |
鳳大村協昌黃公祠 | 塔崗村塔子頭李氏宗祠 | |
新門樓村謝氏宗祠 | 坑美村李氏宗祠 | 初坑村丁氏宗祠 |
角社村蘇氏宗祠 | 長安塘村濟堂公祠 | 彭屋村覺緣庵 |
井美村種善庵 | 井美村文閣 | 井美村沙井 |
鳳大古井 | 丁濂墓華表(將軍柱) | |
塔崗村雨田家塾 | 初坑村小塘茶亭 | 丁屋村丁濂父子墓 |
黃屋村黃希聖墓 | 黃屋村朱氏墓 | 正坑十八烈士紀念碑 |
彭屋村永興樓 | 鳳大村碉樓 |
東坑鎮風景名勝
編輯東坑鎮地方特產
編輯東坑鎮榮譽稱號
編輯- 參考資料
-
- 1. 地理位置 .中國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10]
- 2. 全國愛衞會關於2019年國家衞生城市(區)和國家衞生鄉鎮(縣城)複審結果的通報 .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引用日期2020-08-14]
- 3. 人口·民族·語言 .東莞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0-11-10]
- 4. “三古”文化 > 古建築 > .中國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5-08-10]
- 5. 2021年中國中小城市高質量發展指數研究報告 .中國中小城市指數網[引用日期2021-10-07]
- 6. 東莞市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公報 .東莞市統計局.2021-05-22[引用日期2022-01-23]
- 7. 東坑鎮2021年區劃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21-12-30[引用日期2022-01-23]
- 8. 東坑鎮政府信息公開指南 .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1-23]
- 9.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編.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1(鄉鎮卷)[M].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2.02:420.
-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黃樹賢總主編;劉洪本卷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廣東省卷[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9年2月:2114-2116
- 11. 東坑概況 .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27]
- 12. 東莞年鑑2021 .廣東省情數據庫[引用日期2022-08-27]
- 13. 地理位置 .東莞市東坑鎮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8-27]
-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