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南亞歷史

鎖定
著名的旅遊勝地,東南亞國家產生於公元前後,即早期國家在東南亞的出現和中國秦漢王朝在越北地區確立統治,大致上止於公元10世紀和11世紀之交。
中文名
東南亞歷史
所屬地區
東南亞

東南亞歷史早期國家

東南亞歷史國家的產生

公元前後,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生了一個急劇的轉變。新石器社會後期東南亞的生產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人口不斷增長,使東南亞有了開發和發展大河流域地區的能力;另一方面是由於對外交往尤其是與印度和中國的交往促進了沿海地區的發展,吸引了人口向沿海地區聚集,並在內外因素影響下產生和發展了早期國家。早期國家時期東南亞居民活動的主要地域的中心,從山地轉向沿海,或大河流域更為廣闊的地平地帶。如紅河下游地區、伊洛瓦底江中下游的一些地區和湄公河下游地區。 [1] 

東南亞歷史古代文化

東南亞早期國家的文化,仍然保留了原始文化的一些特點。這種新的文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中國和印度文化和宗教的傳入並與東南亞原有文化結合,適應更為複雜的階級社會和早期國家發展的需要,塑造了東南亞意識形態和古代早期國家的宗教、文化。在越南北方,主要是儒家文化傳入;在中南半島的佔婆、扶南、真臘、驃國、墮羅缽底和海島的室利佛逝等國,主要是印度文化,尤其是印度教和佛教。
但是,在這一時期東南亞小國眾多,國家制度尚未成熟、成型,古代民族國家幾乎都還沒有形成;後來成為古代東南亞大國的或主要國家,主體民族(緬族、泰族)尚未作為主體出現,或尚未建立獨立的國家(如紅河流域的越族);中國與印度文化與東南亞文化的結合,也還沒有產生確定的民族形式,形成鮮明的民族特色和風格。因此,這一時期是東南亞早期國家和古代文化的雛形期。 [2] 

東南亞歷史文化特點

由於地理上的特點,東南亞早期國家時期的文化具有明顯的流域和沿海文化的特點。早期國家主要在幾條大河流域和一些沿海地區。屬於大河流域的主要有當時中國封建王朝統治下的紅河下游地區,以湄公河下游為中心的扶南王國、真臘王國和早期吳哥王朝以及伊洛瓦底江流域的驃國;屬於沿海國家的,則主要有佔婆、暹羅灣沿岸的墮羅缽底以及馬六甲海峽和海沿岸的室利佛逝等國家。 [3] 
在伊洛瓦底江流域,驃人發展了他們的驃文化,而湄公河中下游從扶南為中心發展了扶南-高棉文化,南中國海西側今越南中部沿海地區的占人發展了佔婆文化,海-馬六甲海峽沿岸的馬來人發展了室利佛逝文化。這幾支文化的共同特點是都受到印度文化的影響,以至賽代斯稱之為“印度化國家”。

東南亞歷史封建社會的發展

越南的興起與擴張
  • 越南封建社會的鞏固
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第三個時期,大致上始於10世紀末11世紀,終於19世紀的中葉。可以稱為東南亞古代國家的發展和古代文化的成型期。形成了新的統一度較高、明顯的民族文化。東南亞國家和古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大多數東南亞國家的民族文化,在這一時期形成或基本成型。
在東南亞大陸東部,吳權擊退中國南漢軍隊,據有交州之地(即今越南北部),於南漢大有十二年(939年)建政稱王,設官職,定朝儀,奠都古螺,是為吳朝 [4]  不久丁部領即帝位,建立國號大瞿越,定都華閭,是為丁朝。 [5]  980年,黎桓稱帝(後世稱為大行皇帝),建立前黎朝,以華閭為國都。981年,黎桓在白藤江與支稜(在諒山省)等地與宋軍交戰,最終擊退宋軍, [6]  維護了越南的獨立。1009年,李公藴建立李朝,自華閭遷都於大羅城,改稱升龍。 [7]  佛教成為國教,僧侶為統治階級一員。
越族在10世紀建立獨立國家後,朝着類似於中國式的封建社會的方向發展,繼續主動吸納中國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發展了傳自中國而有越南特色的佛教並形成越南的佛教派別(竹林派等)。1070年,李聖宗為表尊崇儒學,修建文廟,祭祀孔子、周公等儒家代表人物。1075年,李仁宗設科舉取士,到李高宗時舉行三教考試,使科舉制度在越南奠定基礎。同時發展了越南的語言(越語)、文字(南字)。 [8]  隨着越南封建王朝的擴張和越族的南下,到18世紀末這一文化已擴展到相當於現代越南的整個中南半島東部沿海地區。
  • 越南的擴張
對於南鄰占城,從李朝開始,越南就加以侵略其土地。1069年,李朝攻入占城國都佛逝,俘擄占城王,占城割讓地裏、麻令、佈政三州。印支半島上的真臘(又稱佔臘,即柬埔寨,當時為吳哥王朝)亦為李朝進攻對象。十三世紀初,真臘一度吞併占城,並出兵攻越,但被李朝所擊退。
  • 與中國的關係
1075年,李朝得知宋朝有意來犯,乃派大將李常傑進行對宋之戰,李軍攻入宋境,在邕州、廉州、欽州等地肆行屠殺,最終宋軍反擊,攻至越南境內的富良江(紅河一帶),李朝乃提出議和,結束戰事,雙方關係改善。李英宗時,獲南宋封為“安南國王”,從此越南有“安南國”之稱。
暹羅國家的發展
在中南半島中南部,泰語系民族大約在8世紀前後進入並由北向南發展,在13世紀後的迅速崛起,先後建立素可泰、阿瑜陀耶、曼谷王朝,形成和發展了以小乘佛教為主而又兼容印度教內容的宗教文化。
緬甸封建國家
而中南半島西側則有緬族的進入,先後建立了蒲甘、東籲和貢榜這三個以緬族為主體的封建王朝,發展了強大的緬人國家和主要傳自斯里蘭卡的小乘佛教。
緬、泰兩國的主體民族緬族、泰族也都發展了民族的語言、文字。在以巴利文南傳佛教三藏為經典的同時,產生了本民族的宗教典籍,建造民族特色的宗教活動中心和場所,發展了作為民族宗教小乘佛教。泰緬兩國還發展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封建領主制――薩迪納制和阿赫木丹制。
吳哥王朝的興衰
而古代柬埔寨在吳哥時期盛極一時,印度教和大乘佛教文化在迄今尚存的煌煌吳哥建築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但也隨着吳哥王朝由盛而衰,在13世紀以後轉向了小乘佛教。東南亞地區的文化世界,形成了由中國傳入的儒、佛文化在越南,由印度和斯里蘭卡傳入的小乘佛教在緬、泰、老、柬四國,以及伊斯蘭教文化在馬來羣島大部分地區和中南半島南部各占主導地位這樣一種格局。
古代文化的成熟
在東南亞海島地區,這一時期的文化經歷的蜕變,在某種意義上要較半島地區更為深刻,甚至可以説是又一次突變。印度教和大乘佛教在室利佛逝時期盛行於海島各地,直到滿者伯夷王朝前期還佔居主導地位,但在14世紀以後,隨着海上貿易的興盛,伊斯蘭教影響增強。伊斯蘭教首先在沿海城市和獨立的小王國取代大乘佛教和印度教,此後又逐漸深入內地。儘管由於多個世紀的信奉,印度教和佛教在海島留下了豐富的遺產和深入的影響,但總的趨勢還是伊斯蘭化的擴大和加深。隨着這一文化趨勢的發展,東南亞海島地區與半島主要國家在制度上和文化上的差異也擴大了。
大陸東南亞國家以縱向即南北走向的擴展為主線,橫向的即東西走向的聯繫和相互間的影響雖有所增強,但往往通過戰爭的方式,緬泰之間的戰爭尤為頻繁。泰柬之間、柬越之間以及柬佔之間戰爭也不少。戰爭以特殊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促進了交往。長期的征戰使各方的領土此長彼消,但除了佔婆最終被越南併吞,緬、泰、老、柬等國都保持了自己的獨立,中南半島的天下從來沒有統一。由於高山大河的阻隔等原因,使得東南亞大陸東西之間(緬泰之間、泰越之間)交往困難,難以形成一統幾個流域的強大國家,實現整個大陸地區的整合,在文化上完全打成一片。因此,東南亞大陸國家和文化擴展的態勢上主要還是流域性的,形成了緬人及緬人文化在緬甸沿伊洛瓦底江由中北部向南擴展,泰人及泰人文化由湄南河中上游向南擴展消融了孟人文化,以及越人及其主導的文化由北向南擴展消融了中部的占人文化和南部的孟―高棉人文化的趨勢。
至於東南亞海島國家,則經歷了中心發展後的分散發展。即在14―16世紀在印尼曾形成以瓜哇為中心,馬來半島南部以馬六甲為中心,但在滿者伯夷衰落和馬六甲被葡萄牙人攻陷後,海島和半島呈碎片化的發展。菲律賓則逐漸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東南亞歷史近現代文化

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的第四個時期,大致上始於19世紀中葉,延續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是東南亞發展史上向近代急劇轉化的時期。除泰國之外的東南亞各國都遭受了殖民統治。由於原來文化上的多樣性又加上了各國遭受不同的殖民統治以及這時期的多種國外思潮的影響,東南亞文化變得更為多樣和更加複雜了。
一是造成文化變遷和轉型的主要動力,來自西方的衝擊。二是傳統文化遭到空前的衝擊,但它在各個國家的遭際並不相同。三是西方近代文化的傳入和基督教的傳播,使得東南亞文化的多元性和多樣化進一步發展,呈現出更加複雜的圖景。無論就東南亞整個區域還是就東南亞各國而言,都是如此。四是由於空前規模和數量的華人移居東南亞,中國文化包括近代中國文化和中國傳統文化擴大了在東南亞的影響。儘管在這一歷史和文化的變遷和轉化過程中東南亞有許多國家由於淪為西方的殖民地而在許多方面喪失了文化選擇的自主性,但是從總體上看,東南亞文化還是得到了發展。

東南亞歷史二戰以後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東南亞各國相繼獨立。1967年東盟成立後,主要方向還是安全和經濟方面的合作,而且只包括泰國和東南亞海島五國。1990年代中後期,東盟從原來的六國發展到十國。
參考資料
  • 1.    包茂紅,李一平,薄文澤主編.《東南亞歷史文化研究論集》.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14:第4-5頁
  • 2.    李慶新主編.《海洋史研究 第5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第347頁
  • 3.    賀聖達.東南亞歷史和文化發展:分期和特點 [J]:學術探索,2011
  • 4.    張笑梅,郭振鐸.越南丁氏王朝統治時期的幾個歷史問題[J]:東南亞,1998
  • 5.    杜敦信,趙和曼主編.《越南老撾柬埔寨手冊》.北京:時事出版社,1988:第34頁
  • 6.    丁建弘,孫仁宗主編.《世界史手冊》.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第211頁
  • 7.    朱寰,馬克垚主編.《世界史古代史編(下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第42頁
  • 8.    王民同著.《王民同學術文選》.昆明:雲南大學出版社,2016:第5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