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繡線梅

鎖定
東北繡線梅(Neillia uekii Nakai)是薔薇科繡線梅屬植物。直立灌木,高達2米。小枝細弱,具不明顯稜角,幼時微被短柔毛,黃褐色至紅褐色,老時無毛,暗灰褐色,皮條狀剝裂。冬芽卵形,邊緣有柔毛,紫褐色。托葉膜質,卵狀披針形;葉柄長約10mm,密被短柔毛;葉片卵形至橢圓狀卵形,稀三角狀卵形,長3~7cm,寬2~5cm,基部圓形至近截形,先端長漸至尾狀尖,邊緣淺羽狀分裂,表面無毛,背沿葉脈微被短柔毛。總狀花序,具10~25花,長5~10cm,被星狀毛和短柔毛;花梗長5~7mm;花直徑5~6mm;萼筒鍾狀,長3~4mm,裂片三角形,先端漸尖,內外兩面均被短柔毛,與萼筒等長或稍短。
中文名
東北繡線梅
拉丁學名
Neillia uekii Nakai [4] 
植物界
被子植物門
木蘭綱
薔薇目
薔薇科
繡線梅屬
東北繡線梅
保護級別
近危(NT)IUCN標準

東北繡線梅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1.5m。莖直立,多分枝,皮灰褐色,無毛,稍有光澤,剝裂,小枝黃褐色,疏生星狀短柔毛;單葉互生,有短柄,長0.5~1cm,密生星狀毛;葉片卵圓形或狹卵形,長5~8cm,寬3~6cm,先端尾尖或漸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粗重鋸齒,兩面沿葉脈疏生伏毛:托葉狹卵形或披針形,長0.5~1cm,寬3~4mm,總狀花序頂生,長2~4cm;花白色,花瓣較萼片略長;萼片綠色,密生星狀毛。果卵圓形,長約7mm,寬約5mm,深褐色,外面有星狀毛和先端乳頭狀刺。果梗細,長約0.3mm內有種子1~2枚。種子卵圓形或卵形,深褐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1] 
東北繡線梅線稿圖 東北繡線梅線稿圖
落葉灌木,高1~1.5m。莖直立,多分枝,皮灰褐色,無毛,稍有光澤,剝裂,小枝黃褐色,疏生星狀短柔毛;單葉互生,有短柄,長0.5~1cm,密生星狀毛;葉片卵圓形或狹卵形,長5~8cm,寬3~6cm,先端尾尖或漸尖,基部淺心形或近圓形,邊緣有粗重鋸齒,兩面沿葉脈疏生伏毛:托葉狹卵形或披針形,長0.5~1cm,寬3~4mm,總狀花序頂生,長2~4cm;花白色,花瓣較萼片略長;萼片綠色,密生星狀毛。果卵圓形,長約7mm,寬約5mm,深褐色,外面有星狀毛和先端乳頭狀刺。果梗細,長約0.3mm內有種子1~2枚。種子卵圓形或卵形,深褐色。花期6月,果期8~9月。 [1]  [5] 

東北繡線梅生長環境

生於山坡、河岸及林緣等處。喜光,較耐旱。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 [1] 

東北繡線梅分佈範圍

分佈於吉林省集安、臨江等市縣,遼寧省桓仁、寬甸、丹東等市縣;朝鮮。 [1] 

東北繡線梅繁殖方法

播種、扦插繁殖 [2] 
可孤植或叢植

東北繡線梅主要價值

1、花美麗,氣味清香,可用於花境、花壇及假山的綠化,也可以做綠籬
2、蜜源植物。 [1] 
3、植於庭院、坡地、草坪或假山、岩石旁。 [2] 

東北繡線梅保護現狀

瀕危原因
東北繡線梅在東北為單種屬植物,由於常年被濫掘亂挖,用作園林觀賞,再加上生活環境遭到破壞,野生種羣面積急劇減少。
保護級別
在《吉林省重點野生植物保護目錄》中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在《遼寧省珍稀瀕危保護植物目錄》中列為二級重點保護植物。 [1]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近危(NT)。 [3] 
參考資料
  • 1.    周繇編著.東北珍稀瀕危植物彩色圖志上冊: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2016.07:第498頁
  • 2.    李作文,王玉晶主編.東北地區觀賞樹木圖譜:遼寧人民出版社,1999.01:第166頁
  • 3.    東北繡線梅  .中國珍稀瀕危植物信息系統[引用日期2021-06-17]
  • 4.    東北繡線梅  .植物智[引用日期2023-03-01]
  • 5.    東北繡線梅|Neillia uekii  .植物誌庫[引用日期2023-0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