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秧歌

鎖定
東北秧歌是東北三省地區的民間舞蹈藝術。它熱烈、火爆、逗趣、談諧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表演形式,藴含着關東人民的審美心態和藝術情趣。 [3] 
每年農曆正月十五前後是東北秧歌大顯身手之時,各路秧歌隊走鄉串户,拜年賀喜。秧歌隊伍相逢時,鼓樂起鳴以禮相拜,接着就是各顯高低的競技性表演。觀者為之叫好,表演者自娛其中,忘我投入,情趣萬千。秧歌是由關內傳到關外的一種民間形式,經長時間演變形成自己的獨特風格。如今它已是漢族民間舞蹈的代表形式之一,受到國內外人民的喜愛。 [3] 
東北秧歌源自中原,又富有黑土地所特有的潑辣、質樸、火熱、濃烈的情感特徵,是漢族舞蹈中最具北方特色的內容。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東北秧歌一直保持與時俱進的特點,堅持紮根於民間,從而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魅力及審美特點。 [4]  在中國東北部地區有三種類型的秧歌形式,一是高蹺秧歌,二是二人轉,三是地秧歌。從舞蹈動作規律上看,高蹺和二人轉比較接近,流行區域十分廣泛。 [2] 
中文名
東北秧歌
別    名
東北秧歌調
流行區域
中國東北地區
特    點
詼諧、豪放、潑辣、幽默
表演形式
二人對唱
樂    器
打擊樂器

東北秧歌歷史沿革

東北秧歌的形成距今約有300餘年的歷史。清人楊賓於康熙三十年(1691年)根據他在寧古塔(今黑龍江省寧安縣)的見聞寫的《柳邊紀略》對當地人民的秧歌活動有過記載:“上元夜,好事者輯扮秧歌。”又説:“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婦女,又三四人扮參軍,各持尺許兩圓木,夏擊相對舞,而扮一持繳橙(傘燈)賣膏藥者為前導,傍以鑼鼓和之,舞畢乃歌,歌畢乃舞,達旦乃已。” [5] 
東北秧歌分地蹦子和高蹺兩類。地蹦子又稱地秧歌,流傳面較廣;高蹺盛行於遼南,特別是營口(大石橋)、海城和蓋縣一帶。説的是某地有某水田農民插秧時唱田歌,叫秧歌。
秧歌起源於插秧耕田的勞動生活,也和古代祭祀農神祈求豐收,祈福禳災時所唱的頌歌、禳歌有關,並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吸收農歌、英歌、民間武術、雜技以及戲曲的技藝與形式,從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發展成為民間歌舞。至清代,秧歌已在全國各地廣泛流傳。
清朝康熙年間,流放到塞北的藝人文士,將內地的戲曲歌舞帶到東北。到了乾隆、嘉慶時期,這種歌舞活動與東北人民的熱情浪漫結合在一起,形成了獨具穩、梗、翹風格的秧歌舞,特別是漸漸成型的秧歌音樂。鑼、鼓、擦、嗩吶等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令人過耳不忘。在東北,無論農村,還是大小城市,過年的時候,扭秧歌的遍街都是,一對一對地比賽着誰扭得浪,高蹺誰踩得好。東北地區的民間舞蹈有秧歌、龍燈、旱船、撲蝴蝶、二人摔膠、打花棍、高蹺等形式,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統稱為“秧歌”,是關東特產,是東北人非常喜愛的一項喜慶活動。大秧歌在東北已有數十年的歷史廣衰的黑土地使它根深葉茂,並賦予它淳樸而豪放的靈性和風情。 [2] 

東北秧歌舞蹈特點

東北秧歌形式特點

東北秧歌
東北秧歌(5張)
秧歌,是我國北方漢族民間喜聞樂見、具有代表性的一種舞蹈。 [1]  每逢重大節日,人們就會自發地組織秧歌表演和比賽。秧歌隊的服裝色彩豐富豔麗,多以戲劇服裝為主。從裝束上即可判斷人物角色,有《西遊記》中的唐僧、孫悟空、豬八戒和沙僧,《白蛇傳》中的白娘子、許仙,還有包拯、陳世美、秦香蓮等,紛紛伴着鑼、鼓、鑔、嗩吶奏出的熱烈而歡快、諧趣而顛浪的曲調輕快上路。各種舞蹈中尤以踩高蹺、舞龍、舞獅、跑旱船最為著名,這些舞蹈生動活潑,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羣眾喜愛。
東北秧歌在風格上既有火爆、潑辣的特點,又有穩靜、幽默的特點。動作既哏又俏,既穩又浪(浪,即歡快俊俏之意),而且穩中有浪,浪中有穩,剛柔結合,不能扭扭捏捏纏綿無力。
東北秧歌音樂的傳統樂曲十分豐富。其美學原則可用三個字加以概括,即‘順”、“活”、“韻”。“順”意為通順。旋律的各種變化,樂曲的連接,調性、調式的變換都要“順”。“活”即要具有高度的即興演奏的能力,使音樂靈活多變。“韻”即韻律感及風格味道。

東北秧歌表演樂器

東北秧歌是一種傳統的廣場藝術,使用的樂器都要適應廣場這個藝術環境,無論是嗩吶或是打擊樂器都有宏大的音量,所以,表演東北秧歌時,儘管觀眾熙熙攘攘,把廣場圍得不泄不通,裏三層外三層,但打擊樂的音響仍能使表演者和觀眾聽得十分清晰。
打擊樂具有豐富的表現力,它對於招徠觀眾和激發觀眾的情緒、配合舞蹈動作、加強節奏、掌握速度、烘托氣氛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常用的打擊樂器有:大台鼓、大鑔(又稱大鈸,分兩種:一為腰鼓鑔,一為鑔鍋,比腰鼓鑔稍大、稍厚)、小鑔,有的地方也用鑼(以鑼臍大小分高音小光鑼、中音中光鑼,低音鑼一般不用)。經過無數代民間藝人的創造性勞動,東北秧歌已形成了一套鼓點,與舞蹈動作緊密配合。
當地的民間樂隊一般有高音嗩吶2人及打擊樂器若干人組成。嗩吶以七寸五(指嗩吶杆長)簡音為a’的高音嗩吶最常用。

東北秧歌音階調式

音樂以五聲為主,也有相當數量的六聲性樂曲。六聲性樂曲可分兩種類型:第一種是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加變宮音si,這類樂曲在六聲性樂曲中佔多數;另一種是在五聲音階的基礎上加清角音fa,這類樂曲在六聲性樂曲中佔少數。si和fa兩個偏音並不是經過性或輔助性的裝飾音,它們出現的次數較多,位置亦相當重要,對風格的形成影響很大,所以,把它們看成六聲性的樂曲是必要的。七聲性的樂曲僅佔一小部分。
東北秧歌音樂的調式以宮調式、徵調式較多,羽調式、商調式次之,角調式的樂曲較為少見。宮調式、徵調式較為明亮,這兩種調式較多的原因與東北秧歌音樂中很多樂曲的情緒熱烈、歡快有關。此外,在同一首樂曲(曲牌)中還常出現調式交替現象,這種交替主要是在同宮系統內的交替。
東北秧歌常用鼓點 東北秧歌常用鼓點 [6]

東北秧歌音樂旋律

旋律是塑造音樂形象的主要手段之一,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如此豐富,與這些樂曲的旋律十分動聽有着密切的關係。東北秧歌的音樂既有火爆、熱烈的特點,又有歡快、俏皮、風趣和優美抒情的特點。旋律跌宕起伏、迂迴曲折。其音程關係主要有以下幾種:
a.級進與不超過五度的跳進相結合,如《逗蛐蛐》、《反磨房》等樂曲,旋律流暢、連貫、容易上口。
b.級進與八度以內的跳進相結合。
旋律作較大的跳進後,一般都向反方向迂迴級進解決。這一類樂曲活潑、華麗;有時亦有幽默、風趣的效果。
c.超過八度的跳進較少,大多在嗩吶演奏旋律翻高或翻低八度後出現。這種超過八度的音程的跳進,使樂曲的音區,音色形成對比,很有特色。

東北秧歌音樂種類

東北秧歌音樂的來源主要是東北地區的一些嗩吶曲牌;當地民間器樂曲的片斷;東北民歌和地方小調;音樂工作者新編的樂曲。此外,它還吸收了一些“二人轉”和“單鼓”的音樂。其中最常用的樂曲是雜曲(小曲、曲牌),這些樂曲一般都較短小,多為一段體。東北的民間器樂曲十分豐富,如遼寧鼓吹樂、吉林鼓吹樂各成體系,光是遼寧鼓吹樂就擁有數百首樂曲。
民間藝人根據秧歌表演的需要,按不同的場面、人物和速度,常選擇某些樂曲的片斷為秧歌伴奏,如選用大牌子曲《一條龍》的尾巴《水龍吟》;漢吹曲《大花》尾巴的第1節《大花頭節》等。民間藝人掌握的曲目愈廣泛,選擇某些片斷為秧歌伴奏的可能性愈大,因此,掌握曲目的多少便成為衡量民間藝人技藝高低的一項重要內容,掌握曲目多的便獲得“曲包子”的美稱。

東北秧歌對句

由於舞蹈動作有“上裝”(女角)、“下裝”(男角)及各種人物之間的互相對答,在音樂中亦常出現對句。東北秧歌音樂的結構比較方整,多為上下句結構或採用同一樂句反覆一次的手法使其成雙。對句的應用使這種均衡、對稱的音樂更加生動活潑,更加親切和更富有生活氣息;並使音樂更為火熱、激動,從而達到渲染氣氛,使舞蹈進入高潮的目的。
對句方法
a.甲吹第一樂句,乙吹第二樂句(上下句對句)。或甲吹上半句,乙吹下半句。
b.同樂句反覆時,甲先吹一次,乙重複演奏一次(民間稱學舌)。
c.幾小節學舌:即同樣的小節數,起落音相同,甲演奏後,乙自由模仿,即興變奏。
d.更小範圍內的對奏:甲吹前半拍,乙吹後半拍。在由四個十六分音符組成的一拍中,甲吹一、三兩音,乙吹二、四兩音。
這種對句的方法,民間稱“整學亂使”或“整學拆着使”。
對句形式
a.兩支相同規格的高音嗩吶對句。
b.高音嗩吶與中音嗩吶對句。
c.嗩吶與打擊樂器對句(俗稱“出鼓”)。
民間藝人對變奏手法的普遍運用是使東北秧歌音樂富有生活氣息的重要原因之一。變奏手法的運用使一曲多變,在變化中有統一,在統一中有變化。

東北秧歌浪頭

“浪頭”又稱“浪子”,意為以某一音為軸,音樂在軸的兩側波動,氣氛火爆熱烈。除東北的民間器樂曲常用“浪頭”外,河北吹歌,陝西鼓樂等民間音樂中也經常使用。
“浪頭”用在曲牌聯綴時的開頭、結尾和中間換樂曲時,前首樂曲的尾部可接一個小的“浪頭”再接下一首樂曲。如某一首樂曲單獨使用,這首樂曲的尾部甚至樂曲的中間都可以接浪頭,它是民間藝人即興創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很大的靈活性,“浪頭”的篇幅長短不拘,根據場面的大小臨時決定。
每個藝人演奏“浪頭”都不盡相同,但它有一定的規律性:“浪頭”由長音(可自由延長)和流水板音樂組成;速度較快;中間套有對句;用長音作過渡或通過它轉調。

東北秧歌節拍節奏

節奏在舞蹈音樂的諸要素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有人把它比喻為音樂的骨架或舞蹈的骨架也是不無道理的。
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多為2/4拍,亦有4/4拍或1/4拍(流水板)。節拍重音不一定在每小節的第一拍,有時出現在小節中間(4/4拍子的第三拍)或最後一拍。
節奏富有變化,特點之一是大量運用附點音符,特別是在中速或慢速的樂曲中,這樣的音樂與舞蹈“出腳快、落腳穩、膝蓋帶艮勁”的韻律特點十分協調。
還有一種節奏處理也很有特色,嗩吶慢吹與打擊樂器緊打相結合。嗩吶吹“浪頭”長音(常用“破工”技巧演奏),用傳統換氣方法邊演奏邊換氣,而同時打擊樂器配以各種鼓點或即興演奏,這種緊打與慢吹的結合,使秧歌表演的氣氛熱烈,情緒激動,很有藝術效果。
其節奏特點在於體動節奏和音樂節奏通過錯位形成一種節奏落差,它具體表現在東北秧歌的主要步法“踢步”上。踢步的做法是:一腳踢出時快而有力,快出快回,在空中停留的時間要短,收回時,雙腿着地時間要長,這踢出去的“短”和收回時“長”形成了東北秧歌的節奏差異,形成了民間舞韻律特點—哏俏勁。

東北秧歌變奏手法

常用的變奏手法有:
a.旋律加花或簡化:以原始曲譜為骨幹音,對旋律進行加花裝飾,使旋律流暢、華麗或幽默、風趣。另有一些樂曲,開始部分為旋律加花的樂譜,速度較慢,隨着樂曲速度的加快而逐漸簡化,速度愈快,旋律愈簡化,這是一種倒裝的變奏曲。
b.演奏技術的變化:在每一個變奏中運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演奏技巧。
c.特性音調的運用:在某些變奏中,運用有特點的音調,使變奏具有特色。
d.“借字”手法的運用:“借字”即借用某一個音或某幾個音來代替樂曲中的某一個音或某幾個音,用以改變樂曲的調式、調性,進而衍變和發展旋律。按一定的規律進行“借字”,還可實現“五調朝陽”、“三十五調朝陽”。《鵓鴣》尾音比首音低純五度,《句句雙》尾音與首音相同,這是兩種不同類型的朝陽模式。對於母曲朝陽譜,實際演奏時要對樂曲進行加花並調整個別不順的音。
e.變換嗩吶演奏指法:分別以自然音階中的7個音作嗩吶筒音以改變樂曲的調性,它與一般的移調演奏不同,在移調和變換指法的同時,根據樂器的性能和不同音域進行加花和運用不同的技巧,從而使樂曲的旋律相應地產生變化。
東北秧歌音樂的變奏屬於嚴格變奏,即每次變奏的樂曲結構及小節數應與原始曲譜相同。但變奏的速度可根據需要而有所變化。
曲牌聯綴
曲牌聯綴的形式在中國傳統民族器樂中屢見不鮮,它是民間藝人和勞動人民的一種創造。變奏手法只能使同一首樂曲產生多種不同的變體,曲牌聯綴則是將多首曲牌串連在一起演奏,形成套曲,具有更大的對比性。曲牌聯綴的形式十分靈活,參與串連的樂曲可多可少(其中每首樂曲均可作多次變奏),速度可快可慢,原則是服從舞蹈表演的需要。
曲牌聯綴後形成的曲體為聯曲體,也可以形成循環體,即某一首曲牌多次出現。其間插入不同的曲牌。曲牌聯綴時,前曲與後曲的調性、調式可同可異,但必須連接得自然、合理、通順。

東北秧歌傳統樂曲

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l)跑場音樂
跑場即由頭蹺、二蹺領隊,在頭蹺指揮下快速變換各種隊形,如“龍擺尾”、“蛇脱殼”、“二龍吐須”、“倒圈簾”(又稱“圈白菜心”)等。跑場音樂熱烈火爆,速度較快。與舞蹈動作的“萬馬奔騰”之勢相協調。常用樂曲有《五匹馬》、《對五》等,多為曲牌聯綴的形式,跑場音樂中,“浪頭”是必不少的。
(2)走場音樂
走場比較穩健,邊走邊扭,互相之間常有逗趣,表演時秧歌隊也要變換各種隊形,如“四面鬥”、“十字梅”、“擺葫蘆陣”、“別花丈”(又稱“別籬笆”)等。走場音樂平穩、連貫、歡快、律動感強、有彈性,速度中等。走場音樂也由若干首曲牌組成。常用樂曲有《柳搖金》《柳青娘》《小抱龍台》等。
(3)清場音樂(又稱情場音樂或逗場音樂)
清場為表演性舞蹈,分單人場、雙人場及三人場等,某些人物(如頭蹺、漁翁、老)上場表演,有一定的情節,音樂特點與上場人物有關,如表現青年男女的清場音樂華麗、優美、流暢;表現老的清場音樂則幽默、風趣、詼諧。清場音樂在整個東北秧歌中所佔的比重最大,常用樂曲有《句句雙》《滿堂紅》《大姑娘美》《鵓鴣》等。
(4)小帽音樂
秧歌表演除歌與舞外,還要表演“二人轉”小戲,在表演小戲前,演員常演唱“小帽”,作為溜嗓、試弦。小帽音樂都是民歌小調,如《月牙五更》《下盤棋》等。
把東北秧歌音樂分為上述四類只是一個粗略的劃分,同一首樂曲,由於速度不同和變奏手法的差異可作不同的用途,因此,要嚴格地把音樂分類是十分困難的。
東北秧歌的傳統樂曲都有標題,大致根據以下幾種情況命名:
(1)根據樂曲的結構特徵,如《句句雙》。
(2)借用戲曲劇目、曲牌的名稱或沿用元、明以來南北曲牌的名稱,如《鬧元宵》《柳青娘》《柳搖金》《洞房贊》《桂枝香》等。
(3)根據地名命名,如《泰山景》《小遊西湖》等。
(4)以動物、花草名命名,如《鵓鴣》《逗蛐蛐》《五匹馬》《茉莉花》《小紅梅》等。
(5)借用歌曲或其他器樂曲的曲名,如《海青歌》《萬年歡》《得勝令》等。
這些傳統樂曲往往表示某一種情緒,如《五匹馬》表現了一種熱烈的情緒,富有生活情趣;《句句雙》曲調生動活潑,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也有一部分樂曲的標題與內容有密切的關係,如《得勝令》表現了民族英雄勝利凱旋時,人們熱烈歡騰的情景。以地名命名的樂曲則往往是對自然景色的描繪。
創作樂曲的標題與內容的關係密切。

東北秧歌主要流派

在中國東北部地區有三種類型的秧歌形式,一是高蹺秧歌,二是二人轉,三是地秧歌。從舞蹈動作規律上看,高蹺和二人轉比較接近,流行區域十分廣泛。 [2]  高蹺秧歌多在廣場演出,二人轉適宜在屋子裏或舞台上演出。二人轉説唱成分比高蹺秧歌多,它更接近戲曲,是一種歌舞的表演形式。東北秧歌既有廣場舞自娛性的特點,又有表演舞蹈的特點。它的基本風格是良、俏、優、美、穩,其中出腳快,落腳穩,膝步短促、富有彈性等是東北秧歌的動律及動作特點。其風格特點概括為:“穩中浪”“浪中俏”“俏中良”。腰部扭動,肩部畫圓則是上身的主要動律。東北秧歌中的“手巾花”和“鼓”的動作顧為豐富,地方色彩別具一格,是宣泄情緒、表達人物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同時,花樣繁多的“手巾花”與舞姿動作結合,細緻地刻畫出女性潑辣火熱、質樸濃烈的情感特徵東北秧歌的音樂不僅熱烈、節奏明快,而且俏皮、風趣和優美抒情。伴奏樂器有嗩吶、小鈑、大鼓、大拔等,其演奏很有特點。 [3] 
參考資料
  • 1.    鐵路北村社區組織黨員志願文藝隊伍開展歡喜秧歌鬧新春活動  .新華區政府網[引用日期2021-02-23]
  • 2.    陳喆著.中國民族民間舞藝術及其教學研究.北京:新華出版社,2020.07:49-50
  • 3.    袁豔主編.舞蹈基礎訓練.蘇州:蘇州大學出版社,2019.11:70
  • 4.    劉靜著.中國民族舞蹈藝術動作與技巧分析:吉林大學出版社,2020.04:81
  • 5.    裘柳欽著;李續總主編;鄧佑玲主編;仝妍副主編.裘柳欽民間舞蹈音樂文選 下: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4.02:35
  • 6.    楊秀敏主編.舞蹈基礎: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2.0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