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東北村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金村鎮下轄村)

鎖定
東北村位於金村鎮東邊,緊靠丹河,和天溪煤制油集團接壤。多年來,我們在政府有關部門的支持下,依靠不斷壯大的集體經濟。先後完成了農田灌溉工程、小麥育種基地,西瓜規模化生產,硬化鄉村道路以及村內的大街小巷,修建村門樓,維修了古廟,建起了村老 年活動中心,建起了標準化衞生所,為生產發展,人民生活創造了良好的條件。改變生活習慣、提高生活水平、提高生活質量創造了條件,為我村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政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積累了經驗。
中文名稱
東北村
外文名稱
Northeast Village
行政區類別
行政村
所屬地區
山西省晉城市
電話區號
0356
郵政區碼
048012
地理位置
金村鎮東邊,緊靠丹河
氣候條件
暖温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火車站
晉城北站、晉城站
車牌代碼
晉E
主導產業
西瓜種植
村內規劃
因地制宜、內容完善、科學合理

東北村主導產業

東北村優勢明顯,改變傳統的種植模式後,把西瓜種植當作主導產業,成立了西瓜專業合作社,擴大種植規模 每年種植面積達四百畝左右,收入六十餘萬元,人均一千多元。2009年又建起了730畝的小麥育種基地村莊綠化覆蓋率達30%,共有荒山面積100畝、2009年我村種植棗樹,核桃樹30餘畝,千方百計增加村農民人均收入,2009年人均收入5870元。

東北村村內規劃

東北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內容完善、科學合理,村容整潔,先後投資二十餘萬元修建了村門樓,圍牆。投資25萬元維修了村古廟,街道做到了亮化,先後投資兩萬餘元為村主街道安裝了路燈。極大方便了村民的晚上出行。又投資十萬元修建文化廣場,大力開展愛國衞生運動,制定了公共場所管理制度、公共廁所管理制度、家庭衞生制度。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人人講文明、個個愛清潔、户户講衞生”的良好氛圍村容村貌煥然一新。

東北村各項達國家標準

幾年來先後投資二十餘萬,修建400立方蓄水池,管道300米,把自來水送到家户。解決了村民的吃水難。開劈多種能源途徑 節約能源。2008年我村村民在國家的扶持下。興建沼氣五個,既節約能源,又改善了環境。醫療衞生事業快速發展。2008年建起標準衞生所,衞生所設有病房1間、病牀1張。隨着經濟的發展、衞生室的醫療設施不斷更新,村民的就醫環境大大改善,基本上做到了小病不出村。除給村民看病治病外,衞生室還義務承擔了全村0—7歲兒童的8個項目的全程足量的預防接種工作,和全村育齡村民的計劃生育服務工作,近十年採,沒有出現過預防失誤,亦未發生過醫療事故,基本上解決了村民看病難的老大難問題。自國家2005年推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以來, 由於宣傳到位,加之本村採取了以獎代補的激勵政策,我村村民的參合率始終居全鎮之首,2005年達到90%,近兩年連續達98%,為村民就醫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兩年來,村民們獲得住院醫療補助金額累計達4萬元。為保障村民身體健康。 2006年來以,我們投資10餘萬元,村兩委會辦公室場所有效改善對村委會辦公室、會議室、黨員活動室,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辦公室、計生協會辦公室進行修繕,添置了桌椅、電視機、音響等電教設施,使村委會面貌煥然一新,既改善了工作環境,又加強了陣地建設,為我村的文明化建設增添了新的亮點。使村容村貌發展現出了嶄新的姿態。
如今的東北村,樓房林立,寬敞明亮,紅瓦白牆,色彩豔麗,道路整潔,四通八達,晴天無揚塵,雨天不濕鞋。綠化帶裏丁香樹枝繁葉茂、四季常青,夏天翠色,冬天顯綠意。農家院內花草各異、香氣四溢。優質自來水户户相通,家家相連,用水不出户,時時有甘甜。近300台電視機傳播着科學、文化。近200電話和百餘部手機傳遞着信息,親情。一架架太陽能熱水器躍上屋頂,陽光下折射出熠熠銀輝,宇宙中顯現着農家生情。藍·天、白雲、小樓、庭院、綠樹、紅花構成了.一幅幅動人的農家風情畫。電視機音樂聲、電話鈴聲、女人們愜意的甜笑聲合成了一首首美妙的發家致富曲……
“十一五”期間,我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整體思路是:因地制宜,量力而行,超前規劃,重點突破。總的原則是:先易後難,分步實施,有序發展。總的要求是:高起點、高標準,注重長效。我們力爭做到把遠大目標和自力更生能力結合起來,把長遠規劃和年度工作結合起來,有各級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有社會各界的關心、援助,有全村人民的共同奮鬥,我們辦法.總比困難多,憑着務實、求真、求變、求進、求新、求強的精神,把東北村建設成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擁有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生態文明、政治文明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