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立巴族

鎖定
杜立巴族(英語:Dropas、Drok-pa或作Dzopa)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獲得者馮·丹尼肯胡編出來的一羣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來到中國西藏的邊界附近的一羣矮人般的外星生命。 [2] 
中文名
杜立巴族
外文名
Dropas、Drok-pa或作Dzopa
性    質
種族
地    區
中國西藏的邊界
發    現
1938年

杜立巴族發現

杜立巴族 杜立巴族
根據北京大學考古學教授齊福泰與其學生在1938年在青海附近的巴顏喀拉山脈探索一系列的洞穴時,他發現這些洞穴被人鑿成了隧道與地下儲藏室的系統。他發現這些牆壁是方方正正且被上光的,就如同這座山被以高温鑿入一般。
這些探索者説他們找到了許多列的乾淨墓穴,而這些墓穴裏面埋着身高約138釐米左右的骷髏。這些骷髏有着巨大的頭顱,以及瘦小脆弱的身體。其中一名考古隊員認為這些骷髏可能是某種未知的山地大猩猩。齊福泰教授則迴應説:“有任何聽説過的猿類生物會埋彼此嗎?”

杜立巴族碟片

墓裏沒有任何的銘文,但卻有着數百個約30釐米寬的石碟,也就是後來所説的杜立巴石碟,每個中間都有個20釐米的洞。他們説每個碟片上都刻有兩個從碟片邊緣旋繞至碟片中心的洞一帶的細小溝槽,就像是費斯托圓盤一般。這些碟片和其他的發現都被一一的標誌,並且被儲藏於北京大學長達二十年,在那段期間,解譯的嘗試都沒有成功。
當這些碟片被北京的Tsum Um Nui於1958年更詳細地檢驗時,他斷定每個溝槽都包含有着一系列的未知的象形文字。這些象形文字小到需要要放大鏡看才看得清楚。許多文字都已經被風化了。當Tsum博士嘗試解譯這些符號時,他發現這上面説的是杜立巴族太空船的一次墜毀性着陸,而多數的生還者都被當地人給殺了。
據Tsum Um Nui的説法,其中一段文字讀起來如下:
“杜立巴人來自雲上,坐在飛行器裏。我們的男人、女人和小孩在太陽昇起前躲到了洞穴裏十次,當他們瞭解了杜立巴人的語言時,才知道這些新來者的來意是和平的”。
"Tsum Um Nui"不是個真正的中國名,有人認為這名字可能是虛構的或是個被直譯成中文的日本的名字。
Tsum博士説是象形文字,我們又如何知道是不是象形文字,就算它是象形文字可是問題又來了,他就算象形也是象形他們星球上的東西,Tsum博士又是怎樣看懂的呢?除非Tsum博士就是杜立巴人。

杜立巴族探究

杜立巴石碟
杜立巴石碟(2張)
1965年,齊福泰教授和他的四名同事終於獲准説明他們的理論,他們將這個理論以“關於在12000年前降落在地球的太空船的蝕刻文字,就如同碟片上説明的一般”之名出版。

杜立巴族俄羅斯的研究

俄羅斯科學家希望能看這些碟片,因此有幾片被送去了莫斯科以進行檢驗。在莫斯科有科學家用播放唱片的方式想播放石碟,在石碟旋轉時機器發生巨大轟鳴,做這項實驗的科學家表示機器之所以發生轟鳴,是因為石碟具有像唱片的一樣的性質。

杜立巴族去向

過了幾十年有人想再次找到石碟認證那次研究所以他們來到中國來找石碟,然而他們發現中國的任何記錄上都找不到石碟被借出和收回的任何資料再也沒人見過石碟,他們也去找過那個山洞可山洞和石碟卻不翼而飛。有一天一位記者發表了杜立巴石碟的圖片(圖冊封面),可經考察證明那不是傳説中的石碟而是普普通通的玉璧。所以有人懷疑根本就沒有石碟,一切都是謊言。
Ham人與杜立巴
這個如謎一般的地方依舊住着兩個部落,它們分別是Ham人部落與杜立巴人部落。
Drokpa (tib. <hbrog pa>)這個詞,直譯為牧者,也就是指一羣相對於農人的西藏牧人。Drokpa人與Ham人,基本都是普通的藏人,他們都沒有比較矮小的身軀,生理特徵也未有異常之處,而他們也不住在洞穴裏。

杜立巴族小説與報道

杜立巴族眾神的戰車

丹尼肯在其書説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來到中國西藏附近的一羣小灰人,並稱資料來源是俄國科幻作家亞歷山大·卡札謝夫,但後者則加以否認,反説是從丹尼肯那邊聽來。

杜立巴族流亡的太陽神

英國人David Gamon受丹尼肯啓發,於1978年以David Agamon筆名出版此小説,描寫一隊考古家由虛構人物英國人Karyl Robin-Evans博士帶領,在1938年在青海附近巴顏喀拉山脈探索一系列的洞穴時,發現這些洞穴被人鑿成了隧道與地下儲藏室的系統,這些牆壁方正且被上光,就如同這座山被以高温鑿入一般。這些探索者找到了許多的乾淨墓穴,而這些墓穴裏面埋著身高約138釐米左右的骷髏。這些骷髏有着巨大的頭顱卻瘦小脆弱的身體。其中一名考古隊員認為這些骷髏可能是某種未知的山地大猩猩。墓裏沒有任何銘文,但卻有着數百個約30釐米寬的石碟,稱為杜立巴石(Dropa stones)、杜立巴石碟、或青海石碟。

杜立巴族中國羅斯維爾

Hartwig Hausdorf於1998出版此小説,以虛構人物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楚聞明(Tsum Um Nui)破譯杜立巴石,描寫他於1958年詳細檢驗時,斷定每個溝槽都包含有着一系列的未知的象形文字。這些象形文字許多都已經風化,而且小到需要用放大鏡看才看得清楚。在他的報告發表後不久,因受許多學者的冷嘲熱諷,楚聞明只好移居日本。在完成第一部有關石碟秘密和手稿後,不幸過世。

杜立巴族真相闢謠

對此央視節目還以《探索·發現闢謠 [1] 
杜立巴族是搞笑諾貝爾獎文學獎獲得者馮·丹尼肯胡編出來的一羣在大約一萬兩千年前來到中國西藏的邊界附近的一羣矮人般的外星生命。所謂的北京大學考古系教授楚聞明(Tsum Um Nui)也是他虛構的人物。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