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鎖定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Alexander Dubček,1921年11月27日—1992年11月7日),出生於斯洛伐克烏格羅維茨,斯洛伐克政治家,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議會主席。 [1] 
杜布切克於1925—1938年僑居蘇聯。1939年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地下共產黨。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後,在特倫欽區、特倫欽縣、班斯卡一比斯特里察州擔任領導職務。1958年當選為捷共中央委員和斯共中央委員。1960年7月任捷共中央書記。1962年11月當選為斯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斯共中央書記。1963年起任斯共中央第一書記、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1968—1969年任捷共中央主席團執行委員會委員。 [7]  1969年4月一10月任聯邦議會主席團主席,隨後他先後被解除捷共中央第一書記,中央主席團委員和聯邦議會主席團主席的職務,同年12月任駐土耳其大使。1970年6月在布拉迪斯拉發國家森林管理局工作。1989年12月起任捷聯邦議會主席。 [1]  1992年9月1日因為車禍重傷,於11月7日逝世。 [2] 
在杜布切克的領導下,捷克斯洛伐克完成黨的領導體制的改革,討論國家政治體制改革的一系列重大問題。與此同時,成立企業職工委員會,加速經濟體制改革,即“布拉格之春”改革運動,後被蘇聯鎮壓。 [2] 
中文名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外文名
Alexander Dubček
國    籍
捷克斯洛伐克
民    族
斯洛伐克人
出生日期
1921年11月27日
逝世日期
1992年11月7日
職    業
政治家
主要成就
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1968年—1969年)
捷克和斯洛伐克聯邦共和國議會主席(1968年—1969年,1989年—1992年)
出生地
斯洛伐克的烏格羅維茨
信    仰
共產主義
代表作品
《希望不死》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人物生平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早年生平

杜布切克誕辰80週年紀念郵票 杜布切克誕辰80週年紀念郵票
1921年11月27日,亞歷山大·杜布切克(以下簡稱:杜布切克)出生於斯洛伐克的一個小鎮烏格羅維茨。
1925年,4歲的亞歷山大·杜布切克隨家移居蘇聯。他家最初幾年住在吉爾吉斯的比什凱克
1933年,杜布切克一家遷到高爾基城。杜布切克在蘇聯讀完小學和中學,畢業後到工廠當了制模工學徒。直到1938年夏天,杜布切克全家返回斯洛伐克。
1939年3月,德國法西斯佔領捷克。3月14日,在希特勒的策劃下,斯洛伐克被宣佈為德意志帝國保護下的“獨立國家”。同年,杜布切克加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投身於反法西斯抵抗運動。 [5] 
1942年至1944年,杜布切克在一家工廠當鍛工。 [5] 
1944年8月29日,斯洛伐克爆發反對德國法西斯的民族主義武裝鬥爭。游擊隊很快佔領了斯洛伐克中部重要地區。杜布切克參加了“楊·傑士卡”游擊隊。在這次起義中,他曾兩度負傷。他的哥哥尤利烏斯·杜布切克於1945年1月被德國法西斯殺害。 [5] 
1945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全國解放。解放後的最初幾年,杜布切克在特倫欽一家工廠做工。此時,他是捷共特倫欽區委主席團委員。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黨政生涯

1949年至1951年,杜布切克先後擔任特倫欽區黨委組織書記、第一書記。 [5] 
1951年,杜布切克被調到布拉迪斯拉發,在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工作。 [5] 
1953年至1955年,任班斯卡—比斯特里察州黨委第一書記、中央主席團候補委員等職。 [5] 
1955年,杜布切克被派往莫斯科蘇共中央黨校學習,在那裏學了3年,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5] 
1958年,杜布切克擔任布拉迪斯拉發區黨委第一書記,同年當選為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和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 [5] 
1960年,杜布切克當選為捷共中央書記處的工業書記。 [5] 
1963年,杜布切克當選為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同年,擔任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第一書記的職務。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當選書記

20世紀60年代初,捷克斯洛伐克經濟出現嚴重困難。為了改變這一狀況,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一書記安東寧·諾沃提尼經過兩年試點後,於1967年開始推行“新經濟體制”,旋即失敗。 [5] 
1967年10月,捷共中央召開全會。會上,杜布切克等人對安東寧·諾沃提尼提出嚴厲批評,把國家經濟困難和羣眾不滿完全歸咎於諾沃提尼,要求他辭職。 [5] 
1968年1月3日至5日,捷共中央再次舉行全會。會議決定把捷共中央第一書記和共和國總統的職務分開。安東寧·諾沃提尼被解除總統職務。杜布切克當選為捷共中央第一書記,發表了簡短講話。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身處漩渦

捷共中央與蘇共中央舉行會談 捷共中央與蘇共中央舉行會談
1968年3月28日至4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召開全會,選出了由杜布切克任黨中央第一書記的新的捷共中央主席團和書記處,通過了黨的《行動綱領》。
4月5日,捷共中央全會剛一結束,蘇聯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即在4月9日舉行全會,全會在10日通過決議指出:特點是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之間意識形態的鬥爭尖鋭化了。帝國主義要削弱社會主義國家的團結,渙散進步力量,企圖從內部瓦解社會主義。
7月15日,捷共中央主席團舉行非常會議,要求五黨不要通過關於捷國內局勢的結論。18日,捷共中央主席團給蘇共等五黨覆信,逐點駁斥了聯名信對捷的指責。同日,杜布切克發表電視講話,表示不改變一月全會以來黨的各項政策,強調捷克斯洛伐克要獨立地、從有益於社會主義建設出發,制定政策。19日,他在中央全會講話中重申忠實於《行動綱領》。他説捷不想幹涉別人的內政,同樣別人也不應干涉捷的內政。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
根據蘇共中央舉行蘇捷兩黨雙邊會晤的建議,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於7月22日發表聲明,同意在捷領土上進行這一會晤。7月29日至8月1日,蘇捷領導人舉行會談。會談前夕,杜布切克向全國發表了電視演説。他説,為了捷“社會主義的未來”,為了人民“完全自由生活的利益”,為了世界“社會主義事業的利益”,捷“決不後退一步”。他表示,希望即將開始的會談有助於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這次會談,雙方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但沒有解決任何實質性問題。雙方商定於8月3日在布拉迪斯拉發舉行保加利亞、匈牙利、民主德國、波蘭、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六黨會議。
8月3日,六國共產黨和工人黨代表團舉行會議,會議沒有直接涉及捷克斯洛伐克問題。但是會談結束後發表的聯合聲明卻指出,要遵循社會主義的“共同規律”,“不允許任何人離間社會主義國家,破壞社會主義制度的基礎”。
8月5日,杜布切克在捷共中央主持的6000名黨員幹部大會上説,六黨聯合聲明的任何結論都沒有要求捷改變內外政策的原則立場”,“國家安全一點也沒有削弱”,捷可以進一步實行已實行的政策,並進一步發展它。同時,他還在電視台發表演説,六黨會談有助於捷克斯洛伐克社會主義建設,它“完全與《行動綱領》所提出的政策一致”,“沒有理由為我們的主權擔心”。 [2]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失勢下台

8月20日,杜布切克主持捷共中央主席團會議,討論即將召開的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會問題。晚11時30分,蘇聯和其他四國軍隊侵入捷克斯洛伐克領土。8月21日晨6時,杜布切克和聯邦議會主席斯姆爾科夫斯基、總理切爾瓦克等五人被蘇軍逮捕並挾持到莫斯科。 [9] 
杜布切克與勃列日涅夫的交鋒 杜布切克與勃列日涅夫的交鋒
8月22日,捷克斯洛伐克全國舉行一小時總罷工,抗議蘇軍佔領。同一天,捷共第十四次非常代表大會在布拉格秘密召開,選舉了由杜布切克等人組成的新的中央委員會。8月23日,捷蘇領導人在莫斯科舉行會談。杜布切克參加了這一會談。27日發表《捷蘇會談公報》即《莫斯科議定書》。公報聲明,捷方承認蘇軍佔領不是干涉捷內政,同意蘇提出的待“局勢正常化”以後撤軍的條件。蘇方強調,不承認捷共第十四次代表大會通過的各項決議。
1969年4月17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舉行全會,解除杜布切克捷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職務,由古斯塔夫·胡薩克接替,杜布切克仍留在主席團內。次日,解除他國防委員會主席和委員的職務。4月28日,他當選為捷國民議會主席。9月26日,他被解除這一職務,同時還解除了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的職務。
1970年1月25日,杜布切克到達安卡拉,就任捷克斯洛伐克駐土耳其大使。同年6月,他被捷共中央全會開除出黨,並被解除駐土耳其大使職務和國民議會議員的資格。隨即從土耳其召回。回國後,杜布切克到布拉迪斯拉發國家森林管理局工作,後任總機械師和總工藝師。 [2]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政壇復出

杜布切克的墓地 杜布切克的墓地
1989年,捷克天鵝絨革命後,杜布切克支援瓦茨拉夫·哈維爾的公民論壇運動。 [5] 
1992年,杜布切克在政壇復出,出任斯洛伐克社會民主黨主席與聯邦國會議長。 [5] 
1992年11月7日晚,杜布切克在布拉格逝世,終年71歲。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為政舉措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政治方面

1968年3月28日至4月5日,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召開全會,通過了《行動綱領》。杜布切克在會議上指出,綱領是從捷克斯洛伐克的實際條件出發制定的,其目的是建設一個“新的、十分民主的、符合捷克斯洛伐克條件的社會主義社會的典型”,“依靠傳統的公式已經不行了”。
杜布切克主張的《行動綱領》在政治上適當要求民主,試圖擺脱斯大林體制的鉗制和蘇聯的控制,推動國家政體改革,將捷國家體制改為捷克和斯洛伐克兩個共和國的聯邦制。 [8] 
改革黨的領導體制。杜布切克主張不要以黨代政,黨的目標並不是要使自己成為社會萬能的管理者。並徹底改革黨政合一以黨代政的領導體制和行政命令的領導方法,充分發揮政府、立法機構、經濟組織和羣眾團體的職能和作用,通過在其中任職的黨員幹部貫徹黨的方針政策,並以黨的政治工作和組織工作來實現黨的領導。 [8] 
強調發揚黨內民主。杜布切克指出如果在黨內不“堅決貫徹民主原則”,“社會中的民主就得不到深入發揚”,不要使權力“集中於少數人手中”。充分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和黨的民主,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使每個黨員不僅有權利而且有義務對黨內討論的問題發表批評意見,也有權批評反對任何一個幹部,保證集體作出決定。 [8] 
強調民主和自由,要確保憲法上規定的言論、出版、集會、結社的自由。制定新聞法、新聞自由、取消書報檢查,給以前無辜被判刑和受迫害者恢復名譽。綱領明確宣佈:“我們將進行試驗”,要建立一種十分民主的、適合捷克斯洛伐克條件的社會主義新模式。 [8]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經濟方面

捷克斯洛伐克1961年—1965年第三個五年計劃由於經濟困難被迫放棄。杜布切克執政後,仍困難重重,工農業生產發展速度繼續下降。1968年5月4日,杜布切克率黨政代表團赴蘇訪問,希望得到經濟援助和4億盧布—5億盧布的貸款。蘇聯對捷方經濟要求未給予肯定答覆。於是杜布切克着手進行經濟改革。
杜布切克在經濟上主張改變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管理體制。實行新經濟體制,主張對計劃經濟實行民主監督和專業監督,擴大企業經營自主權,可以自由競爭,實行企業領導民主化;成立工廠委員會,重新規定工會的作用;提倡生產和貿易組織搞多樣化的結構,取消外貿壟斷。在所有制方面,實行多層次的社會所有制。在農業方面,農業合作社可以完全獨立經營,直接在市場上出售自己的部分農產品;並對為數不多的個體農民提供方便,使其能夠與合作社企業和國營企業合作。在經濟改革方面,改革物價,逐步取消中央固定價格,實行自由貿易價格;改革計劃指標;提倡生產和貿易組織的多樣性結構。在經濟發展戰略方面,放棄粗放式工業化的道路,進行科技革命,由社會主義與科學技術共存亡,使捷克斯洛伐克的經濟逐步向世界市場開放。 [8] 
這種改革其實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嘗試,捷克斯洛伐克的黨和人民試圖探索出一條符合本國國情的經濟社會發展道路。經濟上不但強調經濟要素的多元化,而且強調工人羣眾在經濟管理當中的自主性。 [8]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民族方面

杜布切克強調民族陣線的作用,民族陣線是“社會多方面利益的政治體現者”。民族陣線內各政黨和羣眾組織“都參與國家政策的制定”。不同的觀點或爭論可通過“政治協商”解決。因此杜布切克堅持捷克斯洛伐克境內的少數民族也能夠在政治生活中享有平等的權利。 [3]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外交方面

杜布切克強調獨立的外交政策,實行一種能“充分體現社會主義捷克斯洛伐克民族利益”的政策。不僅要進一步發展同蘇聯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聯盟及合作”,而且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也“將積極地實行和平共處政策”。杜布切克把發展同蘇聯和華沙條約國的關係作為對外政策的首要任務。他希望在國際事務中能與它們協調一致,並得到它們的支持。1968年初,杜布切克曾前往蘇聯訪問,在莫斯科與勃列日涅夫舉行了單獨會晤。訪蘇結束時發表的公報指出,會談是在“親切友好、真誠和相互友好諒解的氣氛中進行的”。在雙方討論的所有問題上“觀點完全一致”。
杜布切克根據國際力量的實際狀況來確定本國對世界基本問題的立場。在“互相尊重、主權和平等和國際主義團結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同蘇聯和社會主義大家庭各國的關係,積極地促進經互會和華沙條約組織的共同活動,“支援一切反帝和反新老殖民主義、為鞏固主權和獨立、為發展經濟而鬥爭”的發展中國家,“對於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將積極實行和平共處的政策”,“實行更積極的歐洲政策,發展同所有國家和國際組織的互利關係和保障歐洲大陸的集體安全”,承認兩個德國的存在。願同一切國家發展友好關係和經濟、文化、科學與技術合作。 [8]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個人作品

杜布切克有著作《希望不死》《杜布切克回憶錄》等書。 [6]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杜布切克的父親斯蒂芬·杜布切克是一名工匠,1910年離開家鄉到布達佩斯尋找工作,因不滿奧匈帝國的君主統治和民族壓迫,19歲時離開布達佩斯前往美國,是美國伊利諾斯州社會黨的創始人之一。捷克斯洛伐克解放後,斯蒂芬·杜布切克擔任斯洛伐克科學院院長。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人物評價

蘇共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與杜布切克同志多次談話後,“給人以這樣的印象:他故意説的是一回事,而做的絕對是另一回事,儘管閃爍其詞,且不具體”。 [4] 
捷聯邦議會主席米哈爾·科瓦奇:杜布切克是捷克斯洛伐克近代史上傑出的政治家。 [5]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洪韻珊:杜布切克使捷克斯洛代克在1968年成為整個世界注目的中心;是他,指揮並奏響了對社會主義進行全方位改革的布拉格之春這首悲壯的交響曲;是他,給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留下了一個必須認真加以研究的課題;也是他,在當上捷克斯洛伐克共產黨中央第一書記僅一年多一點的時間後就銷聲匿跡,而20多年後的1989年又戲劇般重返政治舞台,再度引起世界關注。杜布切克,這是一個在整個捷克斯洛伐克歷史上,在整個國際共產主義運動中,無論怎樣都將被重彩描繪的角色。 [5] 

亞歷山大·杜布切克後世紀念

1992年11月14日,捷克斯洛伐克聯邦在布迪斯拉發舉行杜布切克遺體告別儀式。數以千計的羣眾到布拉迪斯拉發民族劇院,向杜布切克的遺體告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委員長萬里送了花圈。中國駐捷大使萬永祥和50多個國家的外交代表參加了遺體告別儀式。捷聯邦議會主席科瓦奇,斯洛伐克民族議會主席加什帕洛維奇和斯洛伐克總理梅恰爾分別在告別儀式上發表了講話。捷聯邦政府總理斯特拉斯基、捷克共和國民族議院主席烏赫德等領導人也出席了遺體告別儀式。斯洛伐克為杜布切克舉行了國葬。 [5] 
參考資料
  • 1.    世界現代史名詞解釋彙編  下,遼寧大學歷史繫世界現代史教研室,1982.02,第152頁
  • 2.    李靖宇主編,社會主義政治體制大辭典,瀋陽出版社,1989.09,第790頁
  • 3.    員俊雅著,現代性危機的反思與人道主義馬克思主義訴求 斯維塔克文化批判理論研究,黑龍江大學出版社,2016.05,第29頁
  • 4.    葉書宗著,俄國社會主義實踐研究,安徽大學出版社,2005.01,第337頁
  • 5.    洪韻珊主編,一代首腦沉浮錄,四川人民出版社,1993.05,第140-167頁
  • 6.    王樹本主編,世事復多變 歷史有新説-《參考消息》連載文章集粹之三,新華社參考新聞編輯部,第109頁
  • 7.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所,世界人物大辭典編委會編輯,世界人物大辭典 上,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90.12,第701頁
  • 8.    劉霏.布拉格之春述評[J].學理論,2011,(19):37-38
  • 9.    俄空降兵突襲基輔受挫 復刻經典戰法遇同門勁敵  .鳳凰網軍事頻道[引用日期2024-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