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哲森

鎖定
(1943.9—)漢族,原籍天津。
1965——1970年 考入並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
1978——1980年 考入並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並留校工作。
1981——2013年 任職於學報《美術研究》編輯部,兼史論系專業寫作與畫論教學,歷任編審、教授。中國美協會員。
2013年9月 退休 [1] 
中文名
杜哲森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43年9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本科,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專業碩士研究生
職    業
教師、美術理論家、畫家

杜哲森人物簡介

致力於美術史論研究、中國畫創作及古體詩詞寫作。
《元代繪畫史》 《元代繪畫史》
重要學術專著有《中國傳統繪畫史綱——畫脈文心兩徵錄》(2015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元代繪畫史》(2000年,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
繪畫作品出版有《孩提夢》畫集(1993年,台灣出版)。

杜哲森詩詞作品

八大山人
祖宗江山毀旦夕,傾巢覆卵更何為。人嫌人棄喪家犬,自嘲自諷褪毛驢。
冷到鑽心袈裟裹,恨至徹骨淚墨題。通息一孔磐石下,關甚冷逸與乖離。
八大山人於個人畫像上自題文字中有“羸羸然若喪家之狗”句,又時在畫作上籤押“驢”字。世人多以冷逸、 詭異説八大畫風。
《孩提夢》 《孩提夢》
虛谷
捐出兵符捨去家,一支畫筆作靈槎。碾平墨海千層浪,淘盡恆河萬頃沙。
紙生諸相實歸幻,燈投孤影我為他。丹青不可強作解,正如釋迦指上花。
書畫雙珍
書畫由來本同根,交相輝映兩奇珍。書憑三折搭間架,畫借一抹取真魂。
揭櫫榮枯春秋筆,洞察幽明日月心。形痕莫作等閒看,內寄情思別樣深。
情境融一
怒寫風竹喜寫蘭,畫思總被情思纏。蹉跎摩詰舍富豔,落寞雲林取荒寒。
大抵意境通心境,基本他憐歸自憐。幾多悲辛浸縑楮,不知原委莫浪談。
元僧覺隱有“怒氣寫竹,喜氣寫蘭”之説。王維、倪瓚山水風格的演變與定型均與各人的人生遭際密切相關。
以簡馭繁
萬筆當知一筆難,難在以簡馭紛繁。芟刈蕪雜留精萃,披瀝滓渣見璀璨。
簡至極致屬恰好,精到絕妙是渾然。等閒識得虛實理,即知天籟本無弦。
讀漸江《黃海松石圖》
橫出壁立骨錚錚,百仞懸崖一望中。歷盡寒暑歸無語,幾遭摧折仍有形。
切斷山路辭眷顧,謝絕皇恩不受封。人間譭譽知多少,都化飄忽嶺上風。
《史記·秦始皇本紀》:“(始皇)上泰山,立石,封,祠祀,下,風雨暴至,休於樹下,因封其樹為五大夫。”或許正因受此一封,在文人看來,松樹便有失“君子”品格,難以與梅、蘭、竹、菊為伍了。
偶有所思
不計前榮與後歌,欲歇身心仍未得。焦慮無端憂屍素,殷勤多事辨轅轍。
銜石鎮浪執著鳥,曳杖追空可笑魔。想是郭仙別有意,化筆為鞭趕陀螺。
陶淵明《自祭文》中有“匪貴前譽,孰重後歌”句。頸聯取典“精衞填海”、“夸父逐日”,尾聯自“江郎才盡”引轉。
治藝有感
一山放過一山橫,治藝真個似征程。不陷絕境焉知險,未凌極頂敢誇能?
為有烏雲遮日暗,故得山花照眼明。多少風光看不盡,全在迂迴一路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