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杜予民

鎖定
杜予民,1937年出生於江西鄱陽,1956年考入武漢大學化學系,畢業後留校任教。我國甲殼素研究領域的奠基人,生物質資源化學生物學專家,武漢大學資源與環境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在國際國內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其中SCI收錄276篇,2014、2015、2016連續三年入選材料科學領域愛思維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5項。 [1] 
中文名
杜予民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江西鄱陽
出生日期
1937年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性    別
職    稱
教授

杜予民人物經歷

1961年武漢大學化學系畢業並留校任教。1982至1985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從事天然漆化學生物學研究,回國後組建並主持武漢大學再生資源應用研究所工作。
1985年組建武漢大學再生資源應用研究所,聚焦生物質領域第二大豐富的甲殼素資源開展研究,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和重大突破。 [1] 
1991年在日本東京大學和1994年在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分別作訪問教授研究。
杜予民是武漢大學甲殼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中國化學會甲殼素專業委員會主任等。 [2] 

杜予民主要作品

代表性著作 : 《生態環境材料》、《天然漆化學の進步(日文版)》
代表性論文 : pH 值對殼聚糖/羧甲基殼聚糖水凝膠溶脹行為的影響、殼聚糖/羧甲基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

杜予民個人生活

杜予民研究方向

主要科研方向是可再生資源化學生物學、天然漆化學;涉及的應用技術領域包括甲殼素及其衍生物結構與功能、基於天然聚多糖分子設計與組裝製備金屬基納米熒光材料以及製備納米藥物控釋材料、天然聚多糖分子設計與生物活性、模擬生物活性大分子的仿生合成與應用、我國特產資源天然漆成分結構與應用等。 [2] 

杜予民所獲榮譽

在國際國內發表學術論文400多篇、其中SCI收錄276篇,2014、2015、2016連續三年入選材料科學領域愛思維爾“中國高被引學者”榜單,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省部級一二等獎5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