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漢語文字)

鎖定
杏(拼音:xìng)為漢語一級通用規範漢字(常用字) [1]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本義指杏樹,為一種落葉喬木,也指杏樹的果實,又指杏花。“杏”也指像杏子樣的,如美女的眼叫杏眼,臉叫杏臉。 [14] 
中文名
拼    音
xìng
部    首
五    筆
SKF [2] 
倉    頡
DR [2] 
鄭    碼
FJVV [2] 
筆    順
橫、豎、撇、捺、豎、橫折、橫
字    級
一級(編號:0684) [1] 
平水韻
上聲·二十三梗 [3] 
總筆畫
7(部首4,部首外3)
四角碼
4060₉
筆順編號
1234251
統一碼
基本區 U+674F [2] 
造字法
形聲字(存疑)
字形結構
上下結構
注音字母
ㄒㄧㄥˋ

文字源流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字形演變(文中出現序號參照此圖所示文字)
“杏”字在甲骨文中已經出現,作圖1,戰國文字、篆文、楷書都在甲骨文基礎上演變而來,字形整體無太大變化。
學界對“杏”字的構形有多種不同的解釋。許慎《説文解字》認為“杏”是一個形聲字:“從木,可省聲”,但是“可”的讀音與“杏”字相去甚遠,因此有學者認為“杏”字不應該以“可”為聲。如林罕把“可省聲”改成了“哽省聲”,張惠言和段玉裁皆認為是“向省聲”。從中古音來看,向屬漾韻,與杏聲甚遠,而杏、哽皆屬梗韻,聲雖近,但改字説解終是學術之大忌,故稱道者甚少。沈濤曰:“杏可聲遠,哽省終亦非。向省聲亦曲為之説。”
另一種觀點認為“杏”以“可”為聲沒有問題。趙誠先生認為,上古一些聲母屬於喉音(此處喉音包括淺喉音,即牙音)的字之間有很緊密的關係。如從旤(huò)從冎(骨的本字)得聲,蒿從高得聲,河從可得聲等。杏,匣母深喉音;可,溪母淺喉音,故可以相諧。陽聲韻與陰聲韻相諧的例子很多。如牝從匕,富從帚得聲,伊從尹得聲等。杏可關係正是陽聲韻與陰聲韻的關係。趙先生的解釋有一定道理,但是,口與可一樣,也是牙音陰聲韻,為什麼就不能與杏相諧,而必須改成“可省聲”。趙誠先生説:“杏和可的相諧也許是比較古老的事實”,“《説文》所説的杏為可省聲一定有所本”,但許説至少現在還沒有可靠的證據。
也有學者認為“杏”字為會意字而非形聲字。如俞越《兒笘錄》認為“杏”是“某”的異體字。“某”為“梅”之初文。“從甘從口一也。杏與某正同類之物……呆字木在口下杏字木在口上,其義實不異也。籀變呆作槑,小篆又變呆作某,而今俗書則又借梅相字為之。”按此觀點,“呆”乃“某”之古文,而口在木上木下無別,呆、杏其實是一個字。甲金文中偏旁位置並不固定,這是事實,但至少從金文看,作某作梅(梅,《説文》或從某作楳)者,均不見口在木下的字形。
還有一種觀點認為“杏”由木、口組成。“杏”是杏樹結出的果實,故從木;杏果酸甜可口,可以食用,故從口。但是,可以食用的木本植物的果實不止杏一種,桃、李、橘、柚、梅等比比皆是,緣何只有“杏”一種為此構形,難以令人信服。
綜上所述,無論把杏視為形聲字還是象形字、會意字,都有一些回答不了的問題。作為木果之名的杏應是一個假借字。 [13] 
“杏”本義是一種落葉喬木。但在長期的語言使用過程中,經過千百年來文人的創造,“杏”一詞產生了頗為豐富的文化含義。
杏花是春天的一種花卉。仲春二月是杏花開放的季節,故而二月也有“杏月”之稱,“杏”由此也獲得了“仲春二月”“春天”的象徵意義。如“杏花天”指的是春天,“粥香餳白杏花天,省對流鶯坐綺筵。”(唐·李商隱《評事翁寄賜碭粥走筆為答》)“杏花雨”指的是清明時節所降的雨,也即是春雨,“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宋·志南《絕句》)
古人還習慣於用“杏”比作女人漂亮的眼睛或漂亮的臉蛋,即“杏眼”或“杏臉”。如王實甫的《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杏臉桃腮,乘着月色。”
人們常用“杏壇”來比喻“教育界”,這與孔子的典故有關。“杏壇”最早出自《莊子·漁父》:“孔子游乎淄帷之林,休坐乎杏壇之上。弟子讀書,孔子絃歌鼓琴,奏曲未半。”後來,人們就根據莊子的這則記載,把“杏壇”稱作孔子講學的地方。據説孔子故宅西面不遠曾是孔子教授學生的地方。東漢明帝永平十年,皇帝到孔子故里朝聖時,曾在此駐蹕,後世遂以此處為殿,最初稱“文宣王殿”,宋徽宗時改名“大成殿”,宋徽宗乾興元年因擴大廟制,拓寬廟宇,將此殿拆去,向北移至講堂舊址,重建為正殿。而將所遺舊基改築成磚壇,周圍環植杏樹,稱為杏壇,後世遂以“杏壇”指稱教育界。
據晉代葛洪《神仙傳》載:相傳三國時吳國有一個叫董奉的人常年居住在廬山為人治病,向來不收報酬。對那些前來治好了病的人別無所求,只要求他們種植杏樹,輕者植一株,重者種五株,以此作為治病的費用。如此數年,種得杏樹十萬餘株,時人稱之為董仙杏林。自此後人乃以“杏林”作為稱頌醫家之詞,並稱有成就而且有名的醫家為“杏林春滿”或“譽滿杏林”。 [14-15] 

詳細釋義

詞性
釋義
英譯
例句
例詞
名詞
薔薇科李屬落葉喬木,葉子寬卵形,花白色或粉紅色,果實近球形,成熟時一般黃紅色,味酸甜
apricot;
almond
《管子·地員》:“五沃之土……宜彼羣木,桐柞枎椿,及彼白梓,其梅其杏。”
唐·張九齡《出為豫章郡途次廬山東巖下》詩:“攀崖猶昔境,種杏非舊林。”
清·周亮工《張林宗先生傳》:“春日每造郭外老杏下飲,輒大醉。”
杏林;杏花
杏樹的果實。有的地區叫杏子
《禮記·內則》:“牛修、鹿脯……桃、李、梅、杏。”
清·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時品》:“杏除香白、八達杏外,有四道河、海棠紅等杏,仁亦甘美。”
杏黃;杏仁
杏樹花
五代·齊己《楊柳枝》詩:“爭似着行垂上苑,碧桃紅杏對搖搖。”
宋·梅堯臣《陳浩赴福州幕》詩:“梅殘杏將坼,楊柳都未堪。”
清·孔尚任《桃花扇·訪翠》:“隔春波,碧煙染窗;倚晴天,紅杏窺牆。”
指杏仁。杏核中的仁
隋·杜台卿《玉燭寶典·二月仲春》:“寒食又作醴酪……酪,搗杏子人煮作粥。”
唐·韋應物《清明日憶諸弟》詩:“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古地名。春秋時周的城邑。故地在今河南省禹州市北
《左傳·昭公二十四年》:“六月壬申,王子朝之師攻瑕及杏,皆潰。” 杜預注:“瑕、杏,敬王邑。”
古地名。春秋時齊的城邑。故地在今山東省東阿縣西北
《左傳·定公九年》:“齊侯致禚、媚、杏於衞。” 杜預注:“三邑皆齊西界。”
(參考資料:《現代漢語詞典》 [5]  《漢語大字典》 [6] 

古籍釋義

説文解字

【卷六】【木部】何梗切(xìng)
果也。從木,可省聲。 [7] 

説文解字注

“(杏)杏果也”注:《內則》:“桃李梅杏。”
“從木,向省聲”注:向,各本作“可”,誤,今正。莕以杏為聲,亦作“䓷”,從行聲,則知杏、莕字古皆在十部也。今何梗切。《六書故》雲:“唐本曰:從木,從口。” [8] 

廣韻

何梗切,上梗匣 ‖ 杏聲陽部(xìng)
杏,果名。《廣志》曰:“滎陽有白杏,鄴有赤杏、黃杏。”何梗切。三。 [10] 

康熙字典

【辰集中】【木部】 杏;部外筆畫:3
唐韻》《正韻》何梗切。《集韻》《韻會》下梗切,並音荇。《説文》:果名。《格物叢話》:杏實,味香於梅,而酸不及,核與肉自相離。《盧諶·祭法》:夏祀用杏。《管子·地員篇》:五沃之土,其木宜杏。《文獻通考》:杏多實不蟲,來年秋禾善。
又《周禮·司爟》注:夏取棗杏之火。
又《左思吳都賦》李善注:平仲果,其實如銀。一名銀杏。
又北杏,地名。《春秋·莊十三年》:齊侯會於北杏。
又《神仙傳》:廬山有杏林,董奉故里。
考證:“《禮·祭法》夏祠用杏。”謹按《禮·祭法》無此語。《太平御覽》引盧諶《祭法》曰:夏祠用杏。謹將禮字改為盧諶。祠字改為祀字。 [9] 

字形書法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字形對比

書寫提示

筆順 筆順
“木”寬、大,“口”窄、小。“木”、豎筆緊貼豎中線左側,延伸到下半格;撇、捺罩住“口”。“口”,在“木”下居中,上寬下窄。 [11] 

書法欣賞

音韻集匯

韻書集成

韻書
字頭
小韻
韻攝
聲調
韻目
聲母
聲類
開合
等第
清濁
反切
擬音
廣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全濁
何梗切
ɣɐŋ
集韻
上聲
三十八梗
開口呼
全濁
下梗切
ɣɪaŋ
禮部韻略

上聲





下梗切

增韻

上聲





何梗切

中原音韻

去聲
庚青

齊齒呼

全清

xiəŋ
中州音韻

去聲
庚青





奚敬切

洪武正韻

上聲
十八梗


全濁
何梗切
ɣəŋ
分韻撮要

陽去
第十五登等凳德






(參考資料:漢典 [4] 

上中古音

時代
聲韻系統名稱
韻部
聲母
韻母
先秦
高本漢系統

ɡʰ
ăŋ
先秦
王力系統
ɣ
eaŋ
先秦
董同龢系統
ɣ
ăŋ
先秦
周法高系統
ɡ
raŋ
先秦
李方桂系統
g
rangx
南北朝
宋北魏前期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北魏後期北齊
庚耕清青

reŋ
南北朝
齊梁陳北周隋
庚耕清青

reŋ
隋唐
擬音/高本漢系統

ɣ
ɐŋ
隋唐
擬音/王力系統

ɣ
ɐŋ
隋唐
擬音/董同龢系統

ɣ
ɐŋ
隋唐
擬音/周法高系統

ɣ
隋唐
擬音/李方桂系統

ɣ
ɐng
隋唐
擬音/陳新雄系統
ɣ
(參考資料:漢典 [4]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聲母和韻母用國際音標標註;各方言點的字音以當地城區中老年人口音為依據,僅作參考
方言類別
方言點
聲母及韻母
調值
調類
備註
官話(北京官話)
北京
ɕiŋ
51
去聲

官話(冀魯官話)
濟南
ɕiŋ
21
去聲

官話(中原官話)
西安
ɕiŋ
55
去聲
文讀
xəŋ
55
去聲
白讀
官話(西南官話)
武漢
ɕin
35
去聲

官話(西南官話)
成都
ɕin
13
去聲
文讀
xən
13
去聲
白讀
官話(江淮官話)
合肥
ɕin
53
去聲

官話(江淮官話)
揚州
ɕiŋ
55
去聲

晉語
太原
ɕiŋ
45
去聲

吳語
蘇州
jin
31
陽去

吳語
温州
ɛ
34
陽上

湘語
長沙
ɕin
45
陰去

湘語
雙峯
ɣæ̃
33
陽去

贛語
南昌
ɕin
21
陽去

客家話
梅縣
hɛn
52
去聲

粵語
廣州
hɐŋ
22
陽去

粵語
陽江
hɐŋ
54
陽去

閩語(閩南片)
廈門
hɪŋ
33
陽去

閩語(閩南片)
潮州
heŋ
35
陽上

閩語(閩東片)
福州
xaiŋ
242
陽去

閩語(閩北片)
建甌
xaiŋ
44
陽去

(參考資料:《漢語方音字彙》 [12]  、漢典 [4] 
參考資料
  • 1.    國務院關於公佈《通用規範漢字表》的通知  .中央政府門户網站[引用日期2020-12-11]
  • 2.      .漢典[引用日期2018-09-26]
  • 3.    平水韻 二十三梗 杏  .搜韻[引用日期2020-08-26]
  • 4.    “杏”字的音韻方言  .漢典[引用日期2019-02-16]
  • 5.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詞典編輯室編.現代漢語詞典 第7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6.09:1469
  • 6.    漢語大字典編輯委員會編纂.漢語大字典 第2版[M]:四川辭書出版社;崇文書局,2010.04:1242-1243
  • 7.    [東漢]許慎 原著;湯可敬 撰.説文解字今釋[M].長沙:嶽麓書社,1997.07:742
  • 8.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註譯本》編委會編. 説文解字 最新整理全注全譯本 第2卷[M]. 北京:中國書店, 2010.12:830
  • 9.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整理. 康熙字典 標點整理本[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8.08:457
  • 10.    餘乃永校注. 新校互注宋本廣韻[M]. 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 2000.07:316
  • 11.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 編.新華寫字字典 第2版[M].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11:388
  • 12.    北京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語言學教研室編.漢語方音字彙(第二版重排本)[M].北京:語文出版社,2003.06:357
  • 13.    張新豔.説“杏”[J].河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第1期):68-69
  • 14.    吳東平著.漢字的故事[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6.09:192-193
  • 15.    卜海豔. 植物詞“杏”的國俗語義探究[J]. 語文知識, 2014, (11):10-11.
展開全部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