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雲飛

(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鎖定
李雲飛,男,歷史學博士,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歷史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1] 
中文名
李雲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職    業
教師
性    別
職    稱
暨南大學歷史學系教授
職    務
暨南大學文學院院長

李雲飛人物經歷

●1993-1997,在山西師範大學歷史與旅遊文化學院學習,獲學士學位。
●1997-2000,在南開大學歷史學院學習,獲碩士學位。師從王敦書先生,研究方向為古希臘、羅馬史。
●2000-2003,在北京大學歷史學系學習,獲博士學位。師從馬克垚先生,研究方向為歐洲中世紀史。
●2003年,在暨南大學文學院歷史學系任教。
●2008年,晉升副教授職稱。
●2009年8月至2010年8月在劍橋大學歷史學系以訪問學者身份學習、工作一年。
●2011年11月-2015年9月,任文學院歷史學系副主任。
●2012年,獲得博士研究生導師資格。
●2013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2013年6月至9月,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和《德意志史料集成研究所》短期訪學。
●2014年,晉升教授職稱。
●2015年7月至9月,在德國慕尼黑大學和《德意志史料集成研究所》短期訪學。
●2015年9月起,擔任暨南大學文學院副院長。 [8] 
●2018年,入選“長江學者獎勵計劃”青年學者。 [2-3] 

李雲飛研究方向

歐洲中世紀史,尤其是中世紀的英國史和法國史;近來主要研習加洛林帝國史。 [1] 

李雲飛論文著作

(1)論文
《加洛林王朝代際更替中的疆土分治與王國一體》,《歷史研究》2021年第2期。 [5] 
《欽差巡察與查理曼的帝國治理》,《中國社會科學》2017年第8期。 [6] 
《諸子均分與帝國一體:817年虔誠者路易的傳國計劃》,王晴佳、李隆國主編:《斷裂與轉型:帝國之後的歐亞歷史與史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125-151頁。
《法蘭克王國範本文書中的奴隸、農奴解讀》,《經濟社會史評論》2016年第4期。
《查理曼〈莊園敕令〉探析》,載於北京大學歷史學系世界古代史研究室主編:《多元視角下的封建主義》(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
《歐美學界對法國封建主義形成的討論》,《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3月20日
《自願委身與十一世紀法國底層社會的依附關係》,《中國社會科學》2012年第10期。
《中世紀英格蘭巡回法庭的運行機制探析》,《暨南學報》2012年第7期;
《從高效到超載:中世紀英格蘭巡回法庭的興衰》,《世界歷史》2012年第4期;
《杜能的經濟圈境理論與中世紀英格蘭領主經濟》,《世界歷史》2010年第2期。
《論中世紀英格蘭的十户聯保制與王權》,《暨南學報》2007年第2期。
《農奴制的村社基礎——以中世紀英格蘭為例》,《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7年第6期。
《中世紀英格蘭農奴制探微——以黑死病前的勞役限定和折算為視角》,《世界歷史》2007年第5期。
《分歧、焦點與出路:農奴制的政治經濟學》,《歷史研究》2007年第6期,後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中世紀英格蘭莊園法庭探微》,《世界歷史》2005年第2期,後被《中國社會科學文摘》2005年第5期以文摘形式轉載。
《試論13、14世紀英格蘭的莊園賬簿》,《首都師範大學學報》2003年第1期,後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全文轉載。 [1] 
(2)專著
譯著:《聖伯丁年代記》(陳文海主持“法蘭克時代核心歷史文獻漢譯與研究”的第四種),人民出版社,2021年8月。 [4] 
中古英國莊園制度與鄉村社會研究》,暨南大學出版社2014年版。

李雲飛科研項目

承擔2008年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古英國莊園制度與鄉村社會研究”。
2006年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青年項目:“中世紀英格蘭的王權與地方社會治理”。
暨南大學育苗過程項目:“英國普通法的普及與發展”,2010-2011。
暨南大學“寧靜致遠”工程“暨南啓明星”項目:“中世紀早期的奴隸制、農奴制與西歐封建主義的興起”,2012-2015年。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項目:“中世紀早期的奴隸制、農奴制與西歐封建主義的興起”。
2015年度國家社科基金重點項目:“加洛林政治制度史研究”。 [7]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