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詞條缺少概述图,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
李長森生平
編輯李長森,太湖縣城西鄉樹林沖人。清乾隆四十四年順天鄉試中第一百五十六名舉人。乾隆四十九年會試中第五十二名進士,殿試第二甲第一名,欽點金殿傳臚。歷任禮部儀制司主事員外郎郎中,乾隆五十三年河南副考官,京察一等,乾隆五十四年提督湖北學政兼翰林院編修,掌江西道監察御史,巡視北城,乾隆五十九年思科廣西正考官,乾隆六十年恩科會試同考試官,簡放福建鹽法道,山東登萊青兵備道,署(代理)山東鹽運使、按察使,升貴州按察使,升布政使,因公解任授户部主事,中倉監督,復出為江蘇松常鎮太糧儲運道,署江寧布政使,擢雲南布政使,調福建布政使,改江寧布政使。清嘉慶十九年甲戌(1814)乞假終養歸裏,誥授資政大夫,以子李振祜貴,晉贈光祿大夫、刑部尚書。卒於清道光三年正月十八日,享年67歲。
[1]
李長森家庭
編輯長子李振祜嘉慶、道光年間的名臣,歷官48年36任,由從七品晉升到正一品,先後主持過“六部”(吏、户、禮、兵、刑、工)、“三寺”(太常寺、光祿寺、大理寺)、“一院”(都察院)政務。道光二十一年(1841)官至刑部尚書,主管全國的法律和刑罰。道光帝曾賜紫禁城騎馬殊榮。70壽辰時,帝親筆題贈“慎典凝禧”匾額和“福壽”二字,並贈以壽佛一尊和朝珠、綢緞等物。道光二十八年正月初二,賞太子太保銜。二十九年因病辭職,帝準其開缺,囑“安心調理”。三十年十月十七日病故,終年73歲。帝聞訊“軫惜殊深”,詔按刑部例撫卹,予諡“莊肅”,祀名人祠,載清國史館名臣傳。葬北京永定門外回馬店忠祜寺花椒館,立有太湖李氏界址碑。
[2]
次子李振鈞道光八年(1828)舉人,九年進士,同年殿試一甲一名(即狀元),先後授翰林院修撰、文淵閣校理、國史館和功臣館纂修、順天鄉試同考官。
- 參考資料
-
- 1. 吳懷東. 論清道光九年狀元李振鈞的人生道路與創作傾向[J]. 閲江學刊, 2016, 8(3):117-127.
- 2. 李振祜 .太湖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19-10-01]
- 3. 戎毓明主編;王儀之,方平,葉洪渠等副主編.安徽人物大辭典.北京:團結出版社.1992.第379頁
- 4. 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安徽省太湖縣委員會文史資料研究委員會. 太湖文史資料 第4輯[M]. 1987.10.第120頁
- 詞條統計
-
- 瀏覽次數:次
- 編輯次數:12次歷史版本
- 最近更新: hbxj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