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貞

(明朝駙馬,名將李文忠之父)

鎖定
李貞(1303年—1378年11月1日 [5]  ),明朝外戚,泗州盱眙縣明光集(今安徽省明光市 [6]  )人。元末明初大臣,明太祖朱元璋姐夫,名將李文忠之父。 [1] 
迎娶朱元璋的二姐朱佛女(追封曹國長公主),生下兒子李文忠。四處流離、躲避戰火,輾轉投奔朱元璋。洪武元年,拜駙馬都尉、鎮國上將軍,封為恩親侯。洪武三年,拜特進榮祿大夫、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右柱國,封為曹國公 [2] 
洪武十一年(1378年),去世,時年七十六歲,追封隴西郡王,諡號恭獻,追贈“三世皆為王爵”。 [3] 
所處時代
元末明初
民族族羣
漢人
出生地
泗州盱眙縣明光集
出生日期
1303年
逝世日期
1378年
主要成就
駙馬都尉 特進榮祿大夫 右柱國
本    名
李貞
爵    位
恩親侯 曹國公
追    贈
隴西王
諡    號
恭獻

李貞人物生平

李 貞 (1303~1379),“靈蹟鄉人,尚曹國長公主。初避兵淮東,後復居故土。倉卒遇變,有勘定功。洪武初年拜駙馬都尉、曹國公,追封隴西王,諡恭獻。”(靈蹟鄉,當時屬盱眙,今屬安徽省明光市)。 [7]  早年娶明太祖朱元璋的二姐(後追封曹國長公主)為妻,1339年生子保兒(李文忠)。
1351年,曹國長公主去世。之後,李貞攜帶李文忠四處流離、躲避戰火,1353年投奔朱元璋。
1368年朱元璋稱帝后,李貞被封為“恩親侯、駙馬都尉”,1370年加封為“特進、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1378年去世,追封為“隴西王”,諡“恭獻”,贈李貞“三世皆王爵”。

李貞軼事典故

李貞像 李貞像 [4]
朱元璋幼時,親戚都比較貧寒,惟有李貞家還能吃得飽飯,經常接濟朱元璋。所以朱元璋稱帝后,在所有親戚中,對李貞一家最格外照顧。朱元璋不僅讓李貞 “敕免常朝,贊拜不名”,還特別許他穿五爪金龍的龍袍。李貞年紀大了以後,朱元璋為了方便每天都能看到李貞,就把皇城內城的一套房子賜給了他。朱元璋不僅自己經常去李貞家,皇太子、諸王也經常去李貞家。李貞自己都説“衣冠焜燿於三世,恩澤滂沛於一門,揆今食祿之家未有過於臣者”。李貞對驟然而來的富貴,常不自安。他説:“一旦富貴而忘貧賤,君子不為也。”平時他穿衣服僅求適體,不求華麗,所食飯菜唯取適口,不求奢侈。朱元璋常常送給他衣服,但他穿壞了的一定要縫補好再穿。他還經常向子孫懇切地敍説那些他還是一個普通農民時的情況。在朱元璋的親屬中,李貞年最長,他認為應該給子孫們做個榜樣。他説:“今上方以勤儉化天下,吾為戚里之長,苟為奢靡,何以勸率家人!”
李貞是朱元璋稱帝后僅存一個活着的同輩親人。李貞病危的時候,朱元璋聽到消息後立即趕到李貞的家裏,握住李貞的手説:“還認識我嗎?”,李貞仰着面對着朱元璋哭,朱元璋也不禁哭泣。朱元璋回宮後,派去詢問李貞病情的使臣絡繹不絕。李貞去世後,朱元璋為李貞“輟朝三日”,並“車駕臨奠”。

李貞親屬成員

曾祖:李五二,中奉大夫、隴西王; [3] 
祖父:李六二,資善大夫、岐陽王;
父親:李富(李七三),榮祿大夫、隴西王;
妻子:朱佛女,孝親公主,追封曹國大長公主。 [2] 
兒子:李文忠,名將、曹國公,追封岐陽王,諡號武靖。
孫子:李景隆,羽林左衞指揮僉事、曹國公

李貞墓誌銘

先考隴西恭獻王壙志 [3] 
先考,諱貞,姓李,世居泗州之盱眙。醇厚篤實,與先妣孝親曹國長公主,事仁祖皇帝,能盡孝道。歲癸已,先妣去世,值元季兵起,先考從駕渡江,乙巳,封恩親侯、駙馬都尉。洪武四年,加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駙馬都尉、曹國公。推恩,贈高祖五二公中奉大夫、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參知政事;曾祖六二公資善大夫、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左丞、追封臨淮伯;祖七三公榮祿大夫、浙江等處行中書省平章政事、追封隴西侯;繼妣陳氏,追封淑德夫人。
先妣生文忠兄弟二人,兄蚤逝。文忠奉命從軍,及天下大定。荷蒙上恩,頒賜鐵券,授開國輔運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大都督、左都督府、曹國公、同知軍國事。娣二人,長適鳳陽陳英。洪武十年,上召至京師,賜今名,恩授河南安吉衞鎮撫,次亦早卒。孫男三人,長景隆,羽林左衞指揮僉事。次浙江童,皆上賜名。次淮江奴。孫女二,長適世戚汪致淵,亦上賜名,恩授燕山中護衞指揮僉事。次尚幼。
先考生於大德癸卯,以洪武戊午十月十一日,薨於京師之賜第,享年七十有六。車駕臨奠,翌日,頒降誥命。追封隴西王,諡恭獻。卜以是年十二月庚申,歸葬盱眙縣靈蹟鄉冷水澗之原。凡喪事皆官給之,嗚呼!國恩厚矣。至哀不文。敢敍世次名行之略,以納諸壙。
孝子李文忠泣血謹志。開國輔運推誠守正文臣、特進榮祿大夫、左柱國、太師、中書左丞相、韓國公、參軍國事李善長書諱。
洪武十四年,仲秋,甲子立。

李貞史書記載

《明太祖實錄》 [1] 
庚戌,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薨。
李貞世居泗州盱眙縣,後徒臨淮之東鄉,性孝友,敦約謙謹,尚皇姊長公主。元季,中原鼎沸,貞見里人有廣其田宅,厚自封殖者,輒嘆曰:“此何時也,乃欲為富家翁耶?”遂捐家資,椎牛豕,具酒食,會鄉里約,守望相助。居無何,亂兵入境,時淮東猶為元守,貞因挈家避地淮東。
久之,聞上在滁陽,乃攜其幼子文忠西奔。出入亂兵中,草食露宿,幾不能存活,日夜籲天,冀保完父子。逾一月,始達滁陽見上,時甲午冬十有二月也。上見之大喜,衣服供具之甚厚,貞父子自慶幸曰:“吾與汝脱離禍亂,得至於此,可謂再生矣。況又得所依恩幸之厚,其何以報?”文忠時年十六,沉毅有智勇,上甚愛之,曰:“吾甥猶吾子也。”教養之備至,命從征討。歲戊戌,天兵下嚴、衢、婺、處諸郡,命文忠開閫於嚴州,以經略郡縣之未附者,貞自金陵往就養。乙巳,張士誠遣其部將由烏石山犯嚴州及諸暨,經兩月不解,嚴人大恐,貞心不自安,乃權掌軍務,令文忠引兵擊敗之,六日而還,人賴以安。丙午,上大發兵,平兩浙,命文忠以所部兵水陸並進,取杭州,貞復權掌軍務,兵出桐廬,俘其守關之卒,送居嚴州,俘卒至嚴,見城中勁兵悉出,陰有叛志,貞覺之,因饗其眾,至醉悉擒之,械送於京師,上甚喜。文忠兵所向,無弗下者,杭州平,留文忠鎮守,貞復來就養。又明年為洪武元年,上即皇帝位,封貞為恩親侯。初,貞將避兵淮東而皇姊薨,權厝裏中。及是,上念之不已,追封為孝親公主,敕有司其喪禮還葬於先隴。貞時在杭,上思見貞形於夢寐,時遣中使問起居。三年,上欲朝夕見貞,賜第於內城西遍,召貞就第,加特進榮祿大夫、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追封孝親公主曹國長公主。貞年近七十,既就第,敕免常朝,贊拜不名。上幸其第,錫宴,皇太子暨諸王亦常往存問,貞局蹐不自安,但以手拊心曰:“恩義深重,言莫能報。”是時,北方既平,餘眾遁走沙漠。五年,上命將出師殄之,授文忠徵虜左副將軍以行,師出嶺逾五月,捷音未至,上頗以為憂,召貞入便殿諭意。貞進曰:“天生聖人承中華之運,陛下洪福齊天,海內盡歸職方,彼元氏區區餘孽,假息沙漠,不足憂也。捷音行且至矣,願勿勞聖慮。”未幾,文忠果奏凱而還,車駕復幸貞第,錫宴歡甚,貞以表謝,並辭祿賜。表曰:“臣伏蒙聖恩,以孝親公主之親寵賜府第,自揆何能叨榮至此?臣生長田疇,服勤稼穡,惟知食力,何望顯融?初年特蒙仁祖皇帝不以臣之庸愚,俾居子壻之列,久在侍下,撫教之恩,思之無窮,報之罔極。繼而中原兵起,室家無存,獨攜幼子避難他方,寄跡於豺狼之區,奔走於荊棘之地,命危朝露,豈意生全。欽惟陛下興師仗義,應天順人,握乾符而興帝業,奮神武而拯黔黎,四海歸心,羣雄率服。臣之父子幸遇聖明,脱塗泥於衽席,濟垂絕而更生,收養掖庭,待以肺腑,臣之幼子文忠蒙然童穉,承再造之恩,扶樹教育,俾成立,指授神筭,鎮守邊陲,未效纖毫,以禆聖治,是猶螢爝之光依於日月,蚊蚋之響附於雷霆,以致武功之成,亦預分封之例,祿食一品,位列上公,下至愚騃小孫景隆亦叨職於侍衞,衣冠焜燿於三世,恩澤滂沛於一門。揆今食祿之家未有過於臣者,緬思往時之艱苦,豈思今日之榮華?尺寸絲毫,莫非帝力,陛下憐臣之老,賜以免朝,憫臣之愚,待以殊禮,屢蒙車駕之幸臨,時沐皇儲之眷顧,寵錫每頌於天府,爵祿復厚於子孫,恩意之隆,言辭莫罄。方今朝廷清明,法度具舉,官不虛設,祿無幸食,臣每存知足之戒,恆切盈滿之懼,臣之俸祿在所當辭。伏望聖聰俯察微忱,準臣所請,庶幾情悃之獲伸,稍逭素餐之深愧,臣自憐衰邁,補報無由,伏願陛下壽同天地,宗社尊安,裕綿福祚之長,永樂太平之治。”蓋貞以國家為念,子雖在側,有晨昏之奉,不以為喜,或奉命征伐四方,久勞於外,亦不以為憂,其篤於忠誠如此。是年春三月,文忠扈從秦王、晉王之國,至六月還,僅五日,貞得疾忽不能言。上聞大驚,即幸其第問疾,上執貞手問曰:“還識朕否?”貞仰哭以對,上灑泣嗚咽不能止。有頃,上還宮中,使相繼問遺。至是薨,年七十有六。上震悼,輟視朝三日,車駕臨奠,追封隴西王,諡恭獻。十有二月庚申,葬於盱眙縣靈蹟鄉鬥光山之原,從長公主兆。發引之日,車駕復往,望哭於西城樓。
長公主性至孝,未下嫁時事父母善承旨意,甚鍾愛,既嫁,助貞治家,尤極勤儉,事舅姑恭順,好修善行,平居鮮食葷肉,夜則禮北辰,日以為常,前貞二十八年薨,臨薨之時,神識不亂,端坐而逝。貞繼配陳氏,封淑德夫人,貞篤於孝敬太夫人,性嚴貞,微忤其意,輒加叱責。貞嘗侍食,值太夫人怒投其食器於地,貞徐拾之,食如初,恭敬愈至。有弟四人,父既沒,求分財異居,貞語之曰:“父沒而母在,苟分財異居,老母得無不可於意乎?先人田廬俱候老母百歲後,隨所欲取之,吾不較也。”諸弟皆愧服。及貴顯,姻族有流遇外方者,必請於上而收之。嘗言:“人之生世,貧賤富貴當不改所守,一旦富貴而忘貧賤,君子不為也。”平生衣取適體,食惟適口,上不時賜衣,弊必緝之,雖一帶弊亦必藏以待用,或奉養太豐,輒不自安,召子孫集於前,懇懇言未遇時事以曉之,曰:“吾家素涼薄,叨沐上恩,以至於此,雖日日羙食盛饌,何患不繼?然奢靡之事,吾性所不喜也,今上方以勤儉化天下,吾為戚里之長,苟為奢靡,何以勸率家人?汝曹念之。”其儉約蓋本於所性雲。
參考資料
  • 1.    《明太祖實錄 卷一百二十》  .中國社會科學網[引用日期2019-08-30]
  • 2.    夏玉潤.《一位鮮為人知的“駙馬”——朱元璋的二姐夫李貞》.北京:《紫禁城》,2011年:04期
  • 3.    許永寧.《明光出了個朱元璋》.北京:中國炎黃文化出版社,2008年
  • 4.    圖見《明清肖像畫》
  • 5.    《大明太祖高皇帝實錄•卷一百二十》:洪武十一年…十月…庚戌。駙馬都尉、右柱國、曹國公李貞薨。據台灣中研院“兩千年中西曆換算”,洪武十一年十月庚戌日對應的西曆日期為1378年11月1日。
  • 6.    明朝第一駙馬——隴西王李貞  .明光市人民政府辦公室[引用日期2022-06-05]
  • 7.    明朝第一駙馬——隴西王李貞  .明光市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