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蘇

(化工專家)

鎖定
李蘇(1914-2005),1914年10月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1938年參加革命工作,1939年2月加入中國共產黨,任四川瀘縣中心縣委宣傳部秘書、中心支部宣傳委員、四川江安縣委書記。1940年赴延安自然科學院從事教學工作,歷任大學部主任、自然教育科科長、化學系與化工系主任、講師、教授等。抗戰勝利後,先後在延安、石家莊、天津等地的化工廠工作。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副局長、化學工業部部長助理、技術司司長、北京化工學院院長、化工部副部長、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等。改革開放後,歷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化學學部副主任、能源委員會主任、環境委員會主任、國際化學會籌委會委員、《中國科學》和《科學通報》副主編、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等。李蘇是全國政協五屆、六屆、七屆委員。
原化工部副部長、中國科學院原秘書長李蘇同志因病於2005年11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歲。 [2] 
中文名
李蘇
別    名
張寶慶
出生日期
1914年10月12日
逝世日期
2005年11月25日
畢業院校
南京金陵大學
職    業
科學 化工專家
出生地
江蘇省揚州市
代表作品
《工藝過程分析器的取樣系統》
性    別

李蘇人物生平

李蘇(1914-2005),原名張寶慶,1914年10月12日出生於江蘇省揚州市。
1932年,李蘇考入南京金陵大學化學系攻讀有機化學,成績優秀。三四年級期間,他邊讀書邊擔任助教,承擔學生在實驗室的試驗管理工作,同時還抽時間擔任家庭教師和中學的化學教師,以半工半讀的狀態完成了大學本科的學業,獲理學士學位。
大學畢業後,李蘇又考取了南京金陵大學理科研究所化學部研究生,攻讀理論有機化學碩士學位。在校期間他曾任理學院學生會主席,組織了救國會等進步團體,並積極組織學生參加“一二九”運動
1937年“七七”事變後,金陵大學內遷四川,李蘇只讀了一年研究生就在全民動員、抗戰救國的感召下,進入兵工署應用化學研究所從事毒氣和防化學戰的研究工作。他一邊工作一邊從事抗日救亡活動,並於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後擔任四川江安縣委書記。
1940年初,革命根據地延安籌辦了第一所理工科大學——延安自然科學院,因急需學院高等教學人才,李蘇經周恩來總理推薦,開始在自然科學院從事教學工作,後因教學有方,被學院任命為化學系主任,並授予教授職稱。
五年後,李蘇又被組織分配到延安軍工局搞炸藥研究和生產。抗日戰爭時期,炸藥是重要而緊缺的物資。為了滿足戰時對於炸藥的需求,李蘇與同事們深入工廠,協助工廠搞煉焦,並以副產的焦油生產化學品及進一步製成烈性炸藥為研究課題,開展了煤焦油分離的研究,通過將分離出來的甲苯進一步硝化,研製TNT烈性炸藥。在原料、藥品、儀器設備很差,科研工作十分困難的條件下,李蘇和他的同事們經過潛心努力,試驗幾十次,終於研製成功了合格的TNT烈性炸藥,為抗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1946年,李蘇調到晉察冀根據地任宣化建國冶煉公司副經理,同時負責籌建兵工七廠和化學四分廠,兼任廠長,組織生產火藥、炸藥。1947年11月河北省石家莊解放後,李蘇隨軍進城,接管煉焦廠並擔任廠長,組織研究生產焦化產品。1949年1月15日,天津解放。李蘇當日即隨解放大軍進城,擔任華北化學工業總軍代表,組織天津地區幾個化工廠恢復生產。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國家組建了中央重工業部化學工業管理局,李蘇擔任副局長,開始全力以赴謀劃中國化學工業的恢復和發展。1952年8月,李蘇以化工專業隨員的身份參加以周恩來總理為團長、陳雲和李富春為副團長的中國政府代表團赴蘇,商談蘇聯政府援助中國經濟建設的具體方案。
1956年化學工業部成立後,李蘇任部長助理一職,繼而擔任副部長,較長時間主管化工科技組織領導工作。
1958年5月,化學工業部根據中共中央宣傳部指示籌辦北京化工學院,作為一所直屬高等院校。李蘇擔任籌委會主任負責籌建,繼而兼任院長。李蘇在既無校舍,又無教師的不利因素下,克服重重困難,親自到清華大學、北京師範大學請求支援教師,同時向各化工科研設計單位和工礦企業抽調有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到學院任教,又借用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分配給化工部辦公的用房作為教室和學生宿舍,解決了教室和校舍的難題。經過多方努力,當年7月就在全國範圍招考錄取了600名學生,籌辦好了三個院系、12個專業,該學院培養出的化工科技人才日後絕大多數成為了我國四化建設的骨幹。
1958年夏,李蘇考慮在中國尖端科學技術發展中,必須加速化工新型材料的研究開發,便主動深入東北、華北、華東地區的有關化工科研單位、企業、高等院校調查瞭解承擔研製開發化工新材料的條件和技術力量,並寫出了調查報告。依據李蘇的調查報告,化學工業部黨組向毛主席並中共中央寫了一份《關於發展尖端科學技術的請示報告》,明確提出:“化學工業是發展尖端科學技術所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尖端科學技術能否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能否提供耐高温、耐低温、耐磨擦、耐腐蝕以及高能燃料、超純物質等特殊材料和藥品。”“有鑑於此,我們打算在今明兩年內,抓緊時間做好配合發展尖端科學技術的準備工作。”“指定李蘇同志負責這項工作的組織領導”。
1959年5月30日,化工部部長彭濤和李蘇又以個人名義,給國防科委秘書長安東寫信,對發展我國化工新材料提出了意見,其主要內容是:(一)現代武器比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所使用的武器,對材料的要求更高,因此單有鋼的數量還不行,必須同時有各種原材料的高級品種全面發展,才能滿足國防工業新技術的需要,也才能使國防工業新技術的發展立足於國內工業的基礎上。(二)在近代科學技術中,非金屬材料和金屬材料一樣,已經顯得極其重要,必須適當重視和發展非金屬材料的生產。
此信送達國防部後,聶榮臻元帥對彭濤、李蘇的意見很重視,在1959年12月向中共中央送呈的關於《1960年新型材料研究和生產建設具體安排的請示報告》中明確提出:“要下決心在1962年前用3年時間,依靠自己的力量,基本突破尖端技術和國民經濟所需的一切材料問題。在這些材料中,化工任務很重,如不能得到加快發展,可能要成為一個薄弱環節。”
1959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批准了聶榮臻同志的報告,並在批示中對化工新材料的發展給予了極大重視和支持。1960年化工部黨組在《關於加強化工尖端技術工作決定》中進一步明確,由化工部副部長李蘇同志具體主管化工尖端技術的領導工作。李蘇以極大的熱情,集中精力調查研究國外技術發展動態,結合中國化學工業現狀,組織擬定化工新型材料發展規劃。重大技術課題組織專家進行論證,並在重大決策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見解和意見,在整個過程中,李蘇嘔心瀝血,全神貫注,指揮重大舉措,推進化工新材料事業的發展。
李蘇作為化工部化工新型材料領導小組的組長,組織集結起了全國有關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設計部門幾十個單位,參加實際工作的工程技術人員2000多人,針對化工新材料開展科研攻關。經過全體科研人員8年的團結奮鬥,最終取得了大量化工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包括高能推進劑、重水、特種合成材料、特種橡膠製品、超純物質和特殊試劑、特種塗料、特種感光材料、稀有氣體和特種化工產品,共計13大類,3950個品種規格,佔原子能、導彈、新型飛機及無線電工業等當時需要的化工新材料品種的90%,為全面實現中國12年科技發展規劃、推進化工科技事業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得到了國家科委、國防科工委的表揚。李蘇領導組織的化工新材料聯合攻關也使得化工部及我國化工領域的科研力量大大增強,據統計,1966年時化學工業部的直屬科研院所已經增加至27個,職工1.4萬多人,科研人員4000多人,分別比1955年李蘇上任前增加了7倍和10倍。
1972年,周總理親自提名李蘇同志擔任燃料化學工業部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院長(副部級),管理全國煉油、化工的科研機構和石油煉製及化工科研工作。至1978年的6年間,該院對石油化工的重大科技項目組織攻關會戰,取得了不少成果,消化吸收了不少引進技術,推進了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
1978年以後,李蘇調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協助院長主管化學基礎研究和高技術跟蹤。李蘇認為,基礎研究是人們認識客觀世界,探索自然規律,為改造客觀世界提供科學依據、理論基礎和培養人才的必然途徑。加強中國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無論是從中國社會經濟情況,還是從中國科學發展現狀來説,都是十分必要的。李蘇在中國科學院工作會議上和全國政協會議上曾指出,一個不重視基礎理論研究的國家,其科學技術的發展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都將受到極大的限制。
李蘇高瞻遠矚,對中國科學院和國家科委組織編制長遠科技發展的高技術規劃積極提出建議。他竭力倡導開展催化新領域的基礎研究;化學反應工程的基礎研究;具有生理活性的自然生長有機化合物的研究;生物固定氮的模擬、光合成及其化學模擬研究;激光化學的應用和新有機反應與合成等的研究。
在促使這些重要的基礎研究課題列入科技規劃後,李蘇又為組織和實施獻計獻策,並積極組織中國科學院有關化學方面的專家學者開展化學基礎理論研究工作,為促進和加速中國化學化工領域高技術發展不遺餘力,多次參加國際學術會議交流。
1983年起,李蘇擔任中國石油化工總公司技術經濟顧問,負責石油化工的戰略規劃和大企業的技術諮詢工作。幾十年間,李蘇一直為發展中國化學工業科學技術事業默默奉獻,並且為促進高新技術的發展提出了不少好的意見和建議。李蘇始終心繫我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多次提出:化學工業是當代材料科學的核心,它吸收生物、新材料、信息及微電子這三大基礎技術的成就,不僅能提高其生產效率、市場機遇和產品的競爭性,而且能為迅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提供新產品和新技術。
1992年,化學工業部給李蘇頒發了在國防化工的創業和發展中作出了突出貢獻的獎勵證書。
2005年11月25日,李蘇病逝。 [1] 

李蘇主要論著

1 張寶慶.“蘇木”的研究.化學,1934.
2 張寶慶.白菜結構研究.金陵大學畢業論文,1936年.
3 張寶慶.玻璃電極在電化學的應用.金陵大學研究生論文,1937年.
4 李蘇.高技術發展趨勢及其對化學工業的影響.現代化工,1988(1).
5 李蘇.一個老化工看化學工業的新發展.現代化工,1987(1).
6 李蘇等.關於技術引進問題的幾點意見和建議.
7 李蘇等譯.《工藝過程分析器的取樣系統》 ,1989年9月.
8 李蘇.高技術對化工發展的影響.中國化工報,1988年4月15日.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