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繼良

(京劇早期科班的創辦人)

鎖定
李繼良,權監李連英之侄,京劇早期科班的創辦人。
中文名
李繼良
成    就
京劇早期科班的創辦人
李繼良於清末民初,在北京辦京劇河北梆子兩下鍋科班, 即“ 三樂社” 與“ 正樂社” 。
“三樂社”是與薛固久、孫佩亭三人聯合辦的,建於宣統元年(1909年),社址設在北京宣外,大石橋趕驢市一個倒閉的染坊內。七年滿科制,首屆生徒,以三字排名,如尚三霞 (小生)、韋三奎(老生)、王三華(武生)、沈三玉(武花)、王三祿(武丑)、尚三錫(尚小云)等。民國元年(1912年),首演於“廣和樓”。劇目:尚小云的《蘆花河》、苟慧生的《闖山》等。
後來,薛,孫二人退出,由李繼良一人繼續承辦,於民國二年(1913年)更名“正樂社”。社址遷到外茶食衚衕內,王老胡同北口路西的一所大房子裏。這時芙蓉草(趙桐珊)加入科班,演梆子青衣、花衫,偏重唱工戲;白牡丹(苟慧生)善演玩笑旦;尚小云唱二簧,正工青衣。常演於五廣福斜街汾陽會演,有“正樂三傑”的稱號。當時,較有名氣的青年藝員李洪春、李洪福、王幼卿、方德奎等,也來搭班。與田際雲辦的“玉成班”;俞振庭辦的“雙慶社”;楊小樓王瑤卿主演的“喜慶和”爭衡。“正樂社”於民國四年(1915年)秋滿科散班。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