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紅梅

(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鐵四院電化處副總工程師)

鎖定
李紅梅,鐵四院電化處副總工程師、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1-2] 
2023年6月,中央廣播電視總枱“人物·故事”欄目,《踐行初心使命·李紅梅》上下集播出 [3-4] 
中文名
李紅梅 [1-2] 
就職企業
中國鐵道建築有限公司鐵四院 [1] 

目錄

李紅梅人物經歷

2005年,李紅梅作為技術人員被派往德國學習考察高鐵技術。短短20天的考察期,幾乎每天通宵達旦的學習模式成為李紅梅職業生涯中不可磨滅的記憶。她和團隊體會到了行業技術發展的脈搏,也帶回了先進的系統思維和技術工作模式。 [5] 
作為主要技術攻關人員,歷經10年艱苦攻關,李紅梅與團隊成員共同創立了350km/h超高速、大功率、雙弓運行的高速鐵路電氣化接觸網SiFCAT350工程技術體系,打破了發達國家長期的高速鐵路技術封鎖,奠定了中國高速鐵路電氣化技術平台的國際領先地位。 [5] 
2005年到2010年間,李紅梅帶領團隊研發的國際先進水平的《鐵路電氣化接觸網工程智能設計集成系統》,集成了當今最先進的工程技術和計算機信息化技術,大幅提高了生產效率,確保了大規模快速建設的高速鐵路工程技術質量。該軟件是接觸網工程專業設計和標準化管理軟件,5年來已在多條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軌交通設計中全面使用,全面提高專業設計產能和質量,提高效率5倍以上,在4年內圓滿完成了近6000公里高速鐵路和近4000公里複線電氣化的設計任務。 [6] 
為了用科學的技術方法,確保高速接觸網優良的弓網受流系統性能的有效實施,在10年技術積累基礎上,李紅梅深入工程現場攻關,帶領團隊研發了《高速接觸網腕臂懸掛系統智能模擬計算軟件》和國際先進的《高速接觸網腕臂及懸掛精確安裝一體化工藝》,在鄭西、廣深港和鄭武客專工程中實踐應用,通過現場技術服務的嚴格管理,做到了比國際引進的施工誤差更小、硬點更少、系統性能更優的佳績,再一次打破了德國在高速接觸網彈性鏈型懸掛安裝精調的技術壟斷。 [6] 
近年來,由李紅梅牽頭創新的高速接觸網智能建造技術,開創了我國高鐵智能建造的新格局。 [6] 
高鐵運輸要求接觸網需保持其相對軌道平面的高精度平順關係,並且需要常年具備良好的技術性能和安全穩定性,而這直接取決於高速接觸網系統研發、工程設計、施工安裝和裝備製造等重要環節的工程質量。早在武廣、鄭西、廣深港高鐵建設時,李紅梅團隊創新了接觸網精確一體化的工程實踐,追求的是毫米級的精密平順度。過去高鐵接觸網施工工序大多采用人工為主、機械為輔的作業模式,人工勞動強度大、安裝一致性差、放樣偏差等問題始終存在,也直接影響着整個高鐵建設的進度和質量控制難度。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