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紀珍

鎖定
李紀珍,博士,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副院長,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清華大學技術創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副主任,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動態競爭與創新戰略研究中心主任,中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1] 
1997年,在清華經管學院及汽車系獲得雙學士學位,2002年,獲得清華經管學院工商管理學碩士和博士學位。 [2] 
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創新創業與戰略系教授 [4] 
中文名
李紀珍
民    族
畢業院校
清華大學(本科
碩士
博士)
學位/學歷
博士
職    業
教師
職    務
經濟管理學院副院長
性    別
研究方向
技術創新、科技政策、項目管理
任職院校
清華大學
教學職稱
教授

李紀珍基本情況

任教專業 : 管理學-工商管理類
在職情況 : 在職
所在院系 : 技術經濟及管理系
所教課程 : 技術創新管理、技術創新經濟學、工程經濟學、項目管理
研究方向 : 技術創新、科技政策、項目管理
主要講授課程:技術創新管理、項目管理、工程經濟學、創新研究,技術創業。

李紀珍研究領域

技術創新管理、科技政策、項目管理以及中小企業創新創業管理。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了30多個項目的研究,包括國家自然基金項目6項,國家科技部項目6項,企業諮詢項目5項。參加過40多個項目的研究。
正式發表學術期刊雜誌論文100餘篇,出版著作3部,翻譯著作3部,參編著作8部(包括3本英文著作),獲得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一等獎1次,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2次,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一等獎1次,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1次,清華大學教學成果一等獎2次,二等獎2次。
2006年春季,李紀珍老師在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擔任國際教員職務。
現李紀珍老師兼任的學術兼職有:中國管理研究國際協會會員、中華項目管理促進會會員、美國項目管理學會會員、美國管理學會會員。李紀珍還積極參與企業相關活動,為多家企業提供管理培訓和管理諮詢顧問服務。 [2] 

李紀珍教育經歷

清華大學汽車系學士(1997年),清華經管學院學士(1997年),清華經管學院管理學碩士(2002年),清華經管學院管理學博士(2002年)。

李紀珍發表著作

代表性著作 : 《產業共性技術供給體系

李紀珍發表論文

產業共性技術供給體系研究產業共性技術供給體系研究.清華大學博士論文.北京: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2002關於產業技術創新的思考.科技日報,1999-11-27;新華文摘,2000從技術的發展特性看產業集羣的產生機理.產業集羣與中國區域創新發展研討會,浙江:寧波,中國軟科學研究會,2002產業共性技術的組織與開發(1章).見:柳卸林.21世紀的中國技術創新系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0

李紀珍學術成果

  • 期刊論文(國內,近年)
  1. 王悦亨,王毅,李紀珍(2013). 高等學校在創新搜索中重要程度的影響因素——研發強度、創新開放程度與自主創新意願. 技術經濟,第32卷,2013年第11期,第21-28頁
  2. 陳聰,李紀珍(2013). 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基金效果評估——以中關村地區為例. 技術經濟,第32卷,2013年第10期,第8-16頁
  3. 蔣玉濤,李紀珍,曾路(2013). 創新型企業成長政策研究. 科技管理研究,2013年第13期, 29-37.61頁
  4. 鄧衢文,李紀珍,招富剛(2012).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的政策路線圖:以廣東省LED產業為例. 科技管理研究. 2012年第24期,51-56
  5. 王俊娜,李紀珍,禇文博(2012).顛覆性創新的價值系統分析——以廣東省LED照明行業為例. 科學學研究,2012年第30卷第4期,第614-621頁
  6. 周江華,仝允桓,李紀珍(2012).基於金字塔底層(BoP)市場的破壞性創新—針對山寨手機行業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第112-130頁
  7. 李紀珍,鄧衢文,禇文博(2012). 資源開放共享的“北京模式”.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2年第44卷第1期, 第17-23頁
  8. 王夢昀,李紀珍等(2012). 項目管理辦公室:概念、發展歷程與職能. 技術經濟,第31卷,2012年第4期,第21-25頁
  9. 李紀珍(2011). 共性技術供給與擴散的模式選擇.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年第32卷第10期,第5-12頁
  10. 李紀珍,鄧衢文(2011). 產業共性技術供給和擴散的多重失靈.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1年第32卷第7期,第5-10頁
  11. 李紀珍,鄧衢文(2011). 促進科技資源開放共享的“北京模式”. 中國科技資源導刊,2011年第43卷第2期,第1-10頁
  12. 王毅,李紀珍(2010).企業創新服務平台組織管理體系研究. 管理工程學報,2010年增刊,第38-46頁
  13. 李紀珍,鄧衢文,高旭東,赫運濤(2010). 系統失靈視角下的技術創新服務平台功能設計. 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0年第31卷第9期,第77-83頁
  14. 鄧衢文,李紀珍,禇文博(2009). 荷蘭和英國的創新平台及其對我國的啓示. 技術經濟,第28卷,2009年第8期,第11-16,103頁
  15. 李建玲,李紀珍(2009). 產業共性技術與關鍵技術的比較研究. 技術經濟,第28卷,2009年第6期,第11-17,66頁
  16. 蒲欣,李紀珍(2008).中國彩電企業跨技術範式的技術發展過程,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年第3期,第1-11頁
  17. 李紀珍(2008). GeoEast軟件項目管理,管理案例研究與評論,2008年第2期,35-46頁
  18. 蒲欣,李紀珍(2008). 西方公司研發項目管理流程在中國的適應性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第29卷,第8期,第29-35頁
  19. 李紀珍,張春霞(2008).項目管理的新方法:從設計結構矩陣到領域配置矩陣,技術經濟第27卷,2008年第7期,第59-65頁
  20. 李紀珍,楊志剛(2008).中國鋼鐵業技術創新機制的演變與產業共性技術的創新,技術經濟第27卷,2008年第6期,第15-20,31頁
  21. 王彥,李紀珍,吳貴生(2007).中國光纖光纜產業技術能力提高:逆向技術學習,科研管理第28卷,第4期,第1-8頁
  22. 毛凱軍,李紀珍,吳貴生(2007).我國產業集羣對外技術學習現狀分析及政策研究,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第28卷,第7期,第50-53,58頁
  23. 毛凱軍,李紀珍,吳貴生(2007).我國產業集羣“外向型”技術學習模式研究,中國軟科學,第7期,第128-135
  24. 李紀珍(2006).產業共性技術:概念、分類與制度供給,中國科技論壇,2006年第3期,第45-47, 55頁
  25. 王程韡,李紀珍(2006).數字電視領域中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優勢分析,科研管理,2006年第2期,第30-35頁
  26. 李紀珍,閆立罡(2006).歐盟創新驛站對中國科技中介機構發展的啓示,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06年第5期,第36-40頁
  27. 鄭大勇,李紀珍(2006).研發項目的集成風險管理,研究與發展管理,2006年第6期,第18卷,72-76頁。
  28. 孫福全,李紀珍等(2006).如何促進我國產業共性技術的研發.中國科技論壇,2006年9月,第5期,第3-7頁
  29. 塗俊,李紀珍(2006).從三重螺旋模型看美國的小企業創新政策,科學學研究,2006年第3期,第411-416頁
  • 案例
  1. 李紀珍,劉麗娟(2009).開心網的開心之道,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9年9月21日
  2. 李紀珍,虞立琪,劉麗娟(2009).李寧牌的中國元素國際化,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9年9月21日
  3. 李紀珍,高旭東(2008).大慶石化總廠的ABS新工藝創新,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8年12月11日
  4. 李紀珍(2008).受傷的項目經理,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8年12月11日
  5. 李紀珍(2008).比亞迪:從電池到汽車,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8年12月11日
  6. 李紀珍,高旭東(2008).吉化集團的科技人員激勵,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中國工商管理案例中心,2008年12月11日 [3] 

李紀珍人事任免

2019年1月2日,經中共清華大學第十四屆黨委第五十九次常委會議討論通過,同意清華經管學院黨委換屆選舉結果:曲慶、朱玉傑、李紀珍、肖星、何平、陳劍、陳煜波、趙冬青、鍾笑寒、郭朝暉、瞿衞菁為中共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第十二屆委員會委員。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