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立遵

鎖定
李立遵,北宋時期吐蕃宗哥城(今青海平安縣)僧人,亦作“李遵”、“立遵”、“裏遵”、“李埒克遵”、“甄城藺逋叱”、“郢城藺逋叱”(li-btsun-rin-po-che,其中“藺逋叱”現在一般譯作“仁波切”,系對上師的尊稱)等。漢文史籍稱其為“西域胡僧”。藏文史料稱西域于闐為“李域”、“李國”。“遵”,藏語為尊者之義,故“李遵”或可理解為西域李國(于闐)之高僧。11世紀初,李立遵利用在羣眾中有影響的佛教,號召、招附眾人,參與河湟地區吐蕃諸部間的政治鬥爭,爭奪河湟地區的領導權。 [1] 
本    名
李立遵
別    名
李遵、立遵、裏遵、李埒克遵、甄城藺逋叱、郢城藺逋叱
所處時代
李立遵雖然出家為僧,但有妻室。他曾與邈川(今青海樂都)首領温逋奇合力將唃廝囉從河州 (今甘肅臨夏)劫持到廓州 (今青海化隆)“立文法”,尊唃廝囉為贊普,從而這一帶吐蕃部落多歸附李立遵。不久將王城遷至宗哥,自封為唃廝囉的“論逋”(丞相),掌握了實權,並將女兒嫁給唃廝囉為妻,進一步鞏固其權勢。宋大中祥符九年(1016年)三月,李立遵策動秦渭地區吐蕃叛宋未果,失敗後上言秦州宋將曹瑋,要宋朝封他為贊普,但遭到曹瑋拒絕,並將此事上報朝廷,認為,“ ‘贊普’,可汗號也。立遵一言得之,何以處唃廝囉邪? 旦復有求,漸不可制”。宋真宗與朝臣共議李立遵要求討封的事,遂從曹瑋之請,“授立遵保順軍節度使,賜襲衣、金帶、器幣、鞍馬和鎧甲等”。李立遵求“贊普”號未遂,對宋懷有敵意,曾聯絡部族3萬餘人攻打秦、渭一帶城寨,在三都谷(今甘肅省甘谷縣境內)交戰,被擊敗。但李立遵不甘心三都谷之戰受挫,又轉兵西涼府,也被擊敗,率殘部返回湟水流域。李立遵由於驕橫好殺而怨聲載道,引起宗哥吐蕃部族人的憤恨,加之他的實力消耗,其地位一落千丈,更因他恣意專權,又向宋廷求封王,而與唃廝囉的矛盾已深不可解。天禧三年(1019年),李立遵向宋王朝通貢修好,派僧人景遵去宋朝進貢,宋廷經多方瞭解,得知唃廝囉、李立遵實力已損,不會成為邊患,遂於宋天聖元年(1023年)允許每年入貢一次。天聖三年 (1025年)正月,自行向涇原路管司乞領俸祿,宋朝令渭州月給衣着50匹、茶25公斤。此後,李立遵的事和名在史籍中再未出現。 [2] 
參考資料
  • 1.    任繼愈主編.《佛教大辭典》:江蘇古籍出版社,2002年:第609頁
  • 2.    丹珠昂奔、周潤年、莫福山等主編.《藏族大辭典》:甘肅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452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