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秉瑞

鎖定
李秉瑞(1856年-1917年),字福雲,號體幹,中國清朝政治人物,廣西桂林臨桂縣人,曾為台灣民主國軍務大臣。辦理對外交涉事務。清光緒十三年(1887年),清廷組織了首次公派官員出洋遊歷考察。經總理衙門府考試,擔任“遊歷使”。西洋遊歷歸來後,李秉瑞追隨唐景崧到了台灣,甲午兵敗後,清廷割讓台灣,唐景崧舉旗抗日,李秉瑞擔任過重要職務;清末的憲政運動中他曾當選諮議員;孫中山領導的護法運動中,他遊走於陳炯明、岑春煊、陸榮廷等人之間,縱橫捭闔。其女婿鄧仲元為辛亥革命烈士。 [1] 
中文名
李秉瑞
出生日期
1856年
逝世日期
1917年
性    別

李秉瑞人物簡介

李秉瑞為光緒五年(1879年)己卯科舉人,光緒九年中式(1883年)癸未科三甲進士,任禮部學習主事。光緒十三年(1887年),光緒帝親自任命李秉瑞等12人為“遊歷使”,與程紹祖前往德國考察。
光緒二十年(1894年),清日甲午戰爭爆發,台灣守備緊張。唐景嵩署任巡撫後,先後調刑部主事俞明震、副將陳季同至台,李秉瑞也主動請求效力。次年,清朝讓台灣予日本,台灣士民反對無效,遂議自立。巡撫唐景嵩改巡撫署為總統府。改布政使司為“台灣承宣佈政總理內務衙門”,以俞明震為督辦,李秉瑞及陳季同為會辦,掌管內政事務。改台灣營務處為“台灣軍務衙門”,以李秉瑞為督辦,俞明震為會辦,負責國防行政業務。另有“台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陳季同為督辦、李秉瑞為會辦,辦理對外交涉事務。

李秉瑞主要事蹟

桂林神童
咸豐六年(丙辰)即1856年4月15日生於臨桂縣城(今桂林市區)十字街一帶。順治年間,他所屬的李氏家族由廣東肇慶府陽江縣遷居桂林府西鄉車埠村(今臨桂區四塘鎮),到李秉瑞是第五代。其父李振懋,號春麓,國學生(太學生: 是指在太學讀書的生員,亦是最高級的生員)即選布政司經歷,例受承德郎(文散官名。清正六品概授承德郎),誥封中憲大夫,禮部主事加四級。母親丁氏,國學生丁近禮的第三個女兒。例封安人,誥封太恭人。
從光緒《臨桂縣誌》上可查到李秉瑞參加科舉的資料:光緒五年(1879年)他19歲進入貢院,考中己卯科舉人。光緒九年(1883年)22歲,進北京參加會試,以《知其説者之於天下也,其如示諸斯乎》為題作論,文章中發出“獨奈何文體遷流而遂以史盡之乎,揚歷而欲繼共和之績究無殊”的感慨,批卷老師批讚道:“上下古今情來興,想見得以疾書之樂”、“精思健筆相輔而行斯謂愜心貴當”、“理足詞明志和音雅”,考中癸未科三甲進士。光緒帝欽點李秉瑞以“學習主事”進入禮部實習工作。
依據清代考試製度的年份規制推斷可知,李秉瑞16歲考取秀才,13歲便考取童生,堪稱神童。 [1] 
走出國門
清光緒十三年閏四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1887年6月12日至13日),北京總理衙門所屬的同文館(近代中國最早的外國語學院),舉行了一次嚴苛的考試。參加考試者主要是中央機關“六部”的青年官員。參加考試共54人,考試結果,初步錄取28人,最後由皇帝欽點12人,其中有兩名來自廣西桂林府的進士——禮部學習主事李秉瑞,户部學習主事金鵬,當年兩人均剛滿32歲。
考試的目的是選拔優秀人員,走出國門,考察世界,稱“遊歷使”。
此後兩年中,遊歷使們走過亞洲、歐洲和南北美洲20多個國家,留下了幾十種考察資料,是有史以來中國官方第一次大規模派出官員,走向世界的盛舉。然而,參加瞭如此盛大活動的兩位桂林前輩,李秉瑞與金鵬幾乎被歷史湮沒,各種近代史、中外交流史上對他們提及甚少,就連他們的家鄉,廣西地方史上也沒有他們的史蹟。不僅是地方史研究領域的缺憾,也是中國近代對外交流史上一個令人遺憾的盲點。
古代禮部具有現代教育部的功能,是管理全國學校事務及科舉考試的部門,還兼有外交部的職能,負責藩屬和外國往來之事。可以説是一份很開眼界的工作,對李秉瑞後來能考上“遊歷使”是大有裨益的。
在禮部實習工作四年後,李秉瑞便趕上了光緒十三年(1887年)那一次遊歷使選拔考核。
那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考試。與傳統的科舉考試科目不同,這次既不考《四書》《五經》,也不試八股詩文,而只做關於邊防、史地、外交、洋務的策論。由總理衙門大臣曾紀澤等親自出題、閲卷。第一天的試題是“海防邊防論”與“通商口岸記”。第二天的試題則是“鐵道論”和“記明代以來與西洋各國交涉大略”。李秉瑞以第六名的優秀成績入選。
12名“遊歷使”,按兩人一組,分6組往全球21個國家,開始了為期兩年的考察活動。李秉瑞與江西人程紹祖搭班,負責考察德國、奧地利、荷蘭、比利時、丹麥等國。金鵬則與江蘇常州人繆祐孫前往俄國。 [1] 
遭遇冷遇
在依靠遠洋客輪的年代,出國遊歷,路途漫長艱辛,在海上常常遇到狂風駭浪,往往暈船不能進食。有的遊歷使在途中勞累致病,甚至在海外病故身亡。如出使梅州的顧厚焜在海外遊歷時“抱病多日”,最後不得不提前回國。另外兩位遊歷英、法的孔昭干與李瀛瑞更是不幸病故他鄉。
李秉瑞在海外,則是遭到了“自己人”的刁難。
根據清廷頒佈的《出洋遊歷章程》規定遊歷期限,“以二年為限,往來路程均在限內”。逾期停發薪水,改作自費遊歷。薪水待遇,“每月銀200兩,伙食僕役一概在內”。另外,“每員準僱請翻譯生一名,月薪50兩”,各遊歷使可以預支六個月薪水和公費銀一千兩,其餘則清廷駐外使館支取。遊歷使在確定各國“可遊之處”時,預先詢問大清駐外使領館,“以免虛糜”。
當時擔任清廷駐俄、德、奧、荷蘭四國大臣的是江蘇吳縣(今蘇州)人洪鈞(1839年-1893年),洪鈞“之為人,驕貪忌刻”,就連他的隨從們都對他充滿怨言。李秉瑞等人到達德國後,洪鈞處處刁難。要求支取薪水,他説你先用自己的私房錢吧,選擇遊覽之處,他則處處設卡,這也不準去,那也不準去。更有甚者,還禁止使館的工作人員與遊歷使溝通交流。李秉瑞與程紹祖到德國不久,洪便催促他們趕緊離開,二人氣呼呼前往比利時,發誓再不回德國了。
這位洪鈞大人是典型的傳統官員,即便身處歐洲,對中國對外交流史也沒有做出多大成就,倒是伴隨他身邊有個所謂的“大使夫人”名叫傅彩雲,即是庚子事變中名聲大噪的一代名妓——賽金花。 [1] 
成果湮沒
兩年多後,遊歷使們紛紛完成使命回到祖國。各組旅程幾乎均在十萬裏以上,遊歷的國家超過預定計劃的國家數。遊歷使們在各國除了開展外交與文化交流活動外,着重進行調查研究,編寫了幾十種外國調查研究著述和資料。按《出洋遊歷章程》規定,遊歷使的調查任務和考察內容必須形成文字,向總理衙門呈報,並陸續刊印發行。
遊歷使們共撰寫了幾十種對外國調查研究的著作、考察報告及海外遊記、日記和詩集共110卷之多。日本和歐美各資本主義國家的憲政制度、經濟管理、工礦企業、鐵路航運、財政貿易、海陸軍制、學校教育、文化藝術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考察和介紹。對近代中國人認識世界、瞭解外國、學習西方、推動改革產生了空前的影響。
史料表明,李秉瑞、程紹祖二人組也分別完成過他們的考察報告、雜記以及文獻翻譯。遺憾的是,李秉瑞與程紹祖的考察報告似乎未獲準出版,或許是刊印數量太少,已經遺失殆盡。
遊歷俄羅斯的金鵬,也遭到同樣厄運。不但考察報告沒能傳世,甚至連他的生平史蹟都難尋其蹤了。目前只知道金鵬與李秉瑞同歲,同是臨桂縣城(今桂林市區)出生,光緒八年(1883年)壬午科舉人,光緒十二年(1886年),參加光緒丙戌科殿試,登進士三甲69名。同年五月,進入户部學習主事。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曾在北京廣西會館中刊印《宣南留別詩》,今美國加州大學有孤本存世。除此之外,這位前輩的名字似乎已經徹底被塵封於歷史塵埃了。 [1] 
台島遺恨
光緒十六年(1890年)前後,李秉瑞等人回到國內,出人意料的,清廷派遣遊歷使似乎僅以考察外情為主,並無藉機養人才的打算。故十名遊歷使回國後,基本沒得到重用(僅傅雲龍、劉啓彤二人獲加賞二品銜到北洋工作)。李秉瑞回到禮部,由學習主事升為禮部主事,勉強算是一份有外交性質的工作,實則是很清閒的職位。
光緒二十年(1894年)10月31日。台灣布政使唐景崧(廣西灌陽人)署理台灣巡撫(掌管一省行政、軍事、監察等大權的省級最高官員),正值中日甲午海戰爆發,台灣地位岌岌可危,就在這個關頭,台灣守備緊張。唐景崧署任巡撫後,先後調刑部主事俞明震、副將陳季同至台助力。光緒二十年(1895年)二月,李秉瑞主動放棄了禮部舒適的閒官,南下渡海,投奔到唐景崧身邊報效。三月二十三日,清廷與日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割讓給日本。朝廷下旨,命唐景崧快速與日本人辦理交割事宜。唐景崧抗旨不尊,台灣士民反對無效,遂議自立。在台灣民眾支持下,組織抗日,成立了“台灣民主國”。史稱“乙未抗日”。唐景崧改巡撫署為總統府。改布政使司為“台灣承宣佈政總理內務衙門”,以俞明震為督辦,李秉瑞及陳季同為會辦,掌管內政事務。改台灣營務處為“台灣軍務衙門”,以李秉瑞為督辦,俞明震為會辦,負責國防行政業務。另有“台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以李秉瑞為會辦,負責辦理對外交涉事務。負責督辦這個外交部門的陳季同,亦是風雲一時的人物。
陳季同(1851年-1907年)清末外交官,福建侯官(今屬福州)人。早年入福州船政局,後去法國學習法學、政治學,歷任中國駐法、德、意公使館參贊,李秉瑞赴德國考察時,陳季同正在歐洲任職。
歷史在這裏給後人留下了一系列謎團——以唐景崧這樣一名舊式傳官僚,何以會提出“民主國”這一西方政體的概念?從“民主國”宣言提出“國中一切新政,應即先立議院,公舉議員,詳定律例章程,務歸簡易”。完全是按現代共和國政體設置機構,唐景崧能有這樣的思想,除了早年曾在越南與法國人作戰之外,當與李秉瑞、陳季同有直接關係。
在“民主國”這個戰時臨時組合的政府中,李秉瑞擔當的角色非同小可,他出任的職務包括軍事、外交的的最高長官,充分表達了他個人在政治、軍事、外交上實現抱負的願望。
那麼,李秉瑞在德奧等國考察,究竟看到了什麼?他的考察報告怎樣寫的?為何清庭不準公開發行?“意味抗日”失敗後,李秉瑞與其子弟等着有《蓬萊小語》一書,是一部記述台灣(雅稱蓬萊)風土民情的筆記,現已亡佚,文字散見於各地方誌,據説內中有批評丘逢甲與其他台灣民主國人物的文句,而遭到敵對派蒐購毀禁。 [1] 
護法運動 粵桂大戰
乙未台灣抗日失敗後,唐景崧逃回桂林,李秉瑞卻不知所蹤。
辛亥革命前後,李秉瑞出現在汕頭,是省諮議員及潮循道署顧問[12]。廣東諮議局成立於1906年,潮循道署亦成立於“光緒末年,國人倡議行君主立憲政治,故於宣統初年,汕頭司法即已獨立,並在招商草地設立審核廳,以辦理市民之訴訟,是時潮梅最高軍政機關為軍務督辦署,嗣復改為潮梅鎮守使,並設潮循道尹,駐汕監督各縣行政事務。”由此推斷,李秉瑞在50歲之後定居廣東潮汕地區。[13]依然活躍於政壇,證明他仍存政治抱負。
1917年7月17日,孫中山抵達廣州,掀起以擁護國會和《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為標幟的護法運動。李秉瑞再一次出現在歷史的風口浪尖上。身為粵軍中的廣西人,李扮演的角色極其微妙,他擔任了粵軍首領陳炯明的參謀。
先是民國五年(1916)10月,廣西陸榮廷因護國討袁有功,調任廣東督軍,但云南龍濟光盤據廣州不動,陸氏只得率大批桂軍入粵,才將龍逼走,然後上任。“粵軍”是孫中山護法運動時在廣東的軍事基礎之一。1918年,孫中山命陳炯明將親軍改為“援閩粵軍”,赴閩南、粵東潮汕一帶,建立閩南護法基地。民國七年(1918)在孫中山要求下,“援閩粵軍”成立,陳炯明任總司令,鄧仲元(鄧鏗)任參謀長。
民國九年(1920年),直皖大戰爆發,閩北由皖系李厚基控制,陸榮廷與段祺瑞計劃聯合“徵閩”,調集了大量桂軍部隊抵達閩粵邊境,並促使駐紮閩南的陳炯明加入“徵閩”行列。陳亦調遣部隊以自衞,一時閩粵邊境,大軍雲集,謠言蜂起,大戰一觸即發。 [1] 
特殊身份
民國九年(1920年)年5月31日,《申報》記者從香港發出電訊:“陳炯明派李秉瑞代表回粵(三十一日下午八鍾)”“謁軍政府各總裁……以探明軍政府真正態度。陳表示願以粵軍攻前敵。”
民國七年(1918年),廣州非常國會第十七次會議通過了《中華民國軍政府組織大綱》修正案後,改組的軍政府,該政府取消大元帥制,改為總裁合議制。迫使獨攬大權的孫中山被迫辭去“大元帥”職。孫辭職後,廣東護法軍政府改行7總裁合議制,由非常國會推舉岑春煊、孫中山、唐繼堯、陸榮廷、伍廷芳、唐紹儀、林葆懌7人為總裁,以岑春煊為主席總裁。孫中山正式宣佈與軍政府決裂,並開始綢繆武力討桂計劃。
李秉瑞與岑春煊斡旋,自當有其優勢。岑春煊為清末重臣,原籍廣西西林,自小成長於桂林。不過,李秉瑞在這個歷史關頭中身份之特殊,還不僅於此。
李秉瑞與軍政府會談,探明虛實後第三天,回到廣西南寧。6月3日。《申報》記者再次從香港發出電訊:“陳炯明代表李秉瑞赴桂謁陸(二日下午七鍾)”
此時,廣西軍情已十分緊急。從當時《申報》發表的一則時局評介《戰事緊急中之桂省觀》中可見一斑,同時,這篇文章吐露了李秉瑞另一個特別而微妙的關係——李秉瑞是“陳軍參謀長鄧鏗之岳丈,桂林人。”[16]
鄧鏗,即鄧仲元(1886年-1922年),廣東惠陽淡水人,早年參加辛亥革命,曾任廣東軍政府陸軍司司長、粵軍總部參謀長兼粵軍主力陸軍第一師師長。是孫中山的堅定擁護者。 [1] 
緩兵之計
李秉瑞抵達廣州,赴粵謁軍政府各總裁,以探明軍政府真正態度,並代表陳炯明表態:願以粵軍進攻李厚基前敵,但提出條件如下:
(一)請協助軍餉二十萬元,(二)補充子彈,(三)粵軍出發後,閩南後方,桂軍不得進駐。(四)如上述三項不能實行,則閩南各屬,仍由粵軍維持秩序,徵閩軍隊自行進攻,彼此不相侵犯。
覲見廣州軍政府的總裁們之後,李秉瑞緊鑼密鼓趕回廣西,在南寧,主宰粵桂兩省軍事實權的桂軍二號人物譚浩明接見了他。他表明陳炯明的態度:陳現在已經得到福建,“並無回粵之志”陳也知道,“以譚陸出身綠林,平生磊落,昔年督粵時,對於兩粵軍隊,如出一體,未嘗有歧視之事發現……”只是因為國民黨想挑唆兩軍,製造矛盾而已。譚浩明表示贊同:“兩粵如同一家,餘亦粵籍,(譚督粵時自認為粵籍,曾於粵垣聯合譚家建設譚氏宗祠,)粵省亦為餘之故里……”派往閩粵邊境的部隊,都是粵軍,而不是桂軍,希望李秉瑞能馬上發電報回去,解釋一下。
李與譚會晤後,即致電陳炯明,報告一切。次日,李又緊鑼密鼓離開南寧,到上龍面見陸榮廷。“陸氏態度,一如譚氏。”[18]
當李秉瑞再次回到南寧,陳炯明已經給陸、譚二人發來電報,“聲明允受調停之意,並據邕垣近日消息,均謂潮汕戰禍,從此可望熄滅……”
也許李秉瑞奔波周旋的本意,確實是為了制止內戰,爭取和平。但其實,這個安排只是陳炯明緩兵之計。早在民國八年(1909年)年底,陳便與李厚基商定協作密約,承諾待粵軍回粵後,即將閩南政權移交還李厚基。
以岑春煊為首的軍政府總裁們,並不是那麼好騙的,錢糧子彈當然不會給,並開始積極備戰。不過,李秉瑞還是為粵軍贏得了兩個月時間。
直到8月11日,軍政府才發動戰令,以桂軍沈鴻英為攻閩總司令,分三路進攻福建陳炯明軍陣地,粵桂戰爭打響。這時的岑春煊,已是孤注一擲,桂軍兵敗如山倒,岑春煊甚至還收到過裝着炸彈的木匣。10月23日,陳炯明部兵分三路總攻廣州(鄧仲元為左路軍總指揮),桂系大勢已去,當天岑春煊通電辭職,聲稱他是受江蘇督軍李純自殺而感動,希望西南各省取消自主,北京速開國會,共圖善後。次日,軍政府被宣佈取消,當天岑春煊通電辭職,敦促北京速開國會,隨即離開廣東,將他在桂林的私人別墅“雁山園”捐獻給廣西省政府辦學校,自己則躲到上海租界養老。一代雄雄的政治生命就此終結。
粵軍攻佔廣州後。11月29日孫中山、伍廷芳、唐紹儀聯名通電,宣佈恢復軍政府,重開政務會議。第二年,國會非常會議選舉孫中山為中華民國大總統。年底粵軍擊敗舊桂系,孫中山抵達桂林,組建陸海軍大元帥大本營,整軍北伐。 [1] 

李秉瑞親屬成員

二哥:李秉忠 [1] 
夫人:謝氏 [1] 
女兒:李順春 [1] 
小兒子:李天明 [1] 
侄子:李天佐 [1] 
女婿:鄧仲元,辛亥革命烈士。 [1] 
外孫:鄧偉東,鄧仲元與李順春之子。 [1] 
李秉瑞排行第四,在叔伯兄弟中又行十六。二哥李秉忠,號心懿,庠生,乙亥恩科薦。李秉忠之子李天佐。李秉瑞夫人,姓謝,兩江人,具體村落不詳。據説謝氏原來是李家的丫頭(大約50年代初去世),李夫人與李宗仁有聯繫,聽説,李宗仁發跡以前到桂林讀書,常去李老太婆家住宿,因此有一定的交情。李宗仁發跡後,逢年過節都去十字街給老太夫人拜年。李秉瑞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女兒李順春留在廣東嫁給了鄧仲元。” [1] 

李秉瑞人物評價

李秉瑞一生幾經沉浮,經歷了晚清洋務運動,台灣乙未抗日,護法運動三大歷史階段,並在風雲際會的關鍵節點中,參與其中,並充當了重要角色,甚至影響過事件的發生進程。然而,他個人卻未能因此而獲得顯赫名聲。由於史料匱乏,我們無法通過他個人的性格,他處理問題的手段,他與周邊人物的交流方式等等細節中分析他失敗的原因。但僅從現有史料,我們便可以還原他充滿遺憾的一生。李秉瑞少年得志,成為晚清中國最早睜眼看世界的先驅之一,但遊歷歸來,卻因清廷辦洋務的指導思想侷限,未能給予李秉瑞施展抱負的舞台;台灣淪陷之際,他主動請纓渡海,他早年“揚歷而欲繼共和之績”的思想及其遊歷西洋的見聞,勢必對唐景崧創建“民主國”產生了重大影響。奈何一場轟轟烈烈的抗日運動草草收場,李秉瑞也再次沉沒於史海;清末憲政運動中,他再次浮出,以諮議員身份參與了辛亥革命前後的種種變革。到了民初護法運動,他斡旋粵桂兩省軍人之間謀求和平,為粵軍驅逐舊桂系贏得時間,給孫中山重返廣東,就任“非常大總統”之路充當開路先鋒。遺憾的是,疑竇叢生的鄧仲元遇刺案,加上比鄧案更撲朔迷離李秉瑞之死,導致這個歷史人物的傳奇人生戛然而止,就此被歷史塵封。歷史不該遺忘他——廣西臨桂人李秉瑞,一位有抱負,有擔當的,有氣節的近代知識分子。(北京廣西文化藝術促進會副會長、廣西桂學研究會北京特約研究員林志捷評)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