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祖平

(原上海食品工業設計院院長)

鎖定
李祖平,1917年出生,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人,著名愛國實業家李善祥長子。1942年在西南聯大參加地下黨,食品工業專家。離休前曾任輕工業部上海食品工業設計院院長、上海輕工業設計院副院長及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上海市食品學會副理事。 [1-2] 
中文名
李祖平
出生日期
1917年
人物經歷
解放前
李祖平,1917年出生,浙江鎮海(今寧波市北侖區)人,著名愛國實業家李善祥長子。 [1] 
1938年初,剛剛高中畢業的李祖平經香港從越南到雲南。到昆明後,考入了剛遷移到昆明的西南聯合大學化學系。在學習之餘,李祖平積極參加社會科學研究會,一箇中共地下黨領導的進步團體。當時昆明是地方實力派龍雲當政,龍雲和蔣介石有矛盾,他對知識分子、對大學生的進步活動採取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方法,雲南的抗日救亡運動十分紅火,生活書店公開共產黨的《新華日報》和《羣眾》雜誌,還有毛澤東的著作。
皖南事變發生後,聯大的國民黨和三青團學生在壁報上大肆污衊新四軍是叛軍,袁永熙佈置黨員、積極分子在《羣聲》壁報上貼出《皖南事變剪報特輯》,李祖平內心義憤難平。這時雲南省工委緊急通知袁永熙等人:國民黨特務康澤帶着黑名單和舉辦集中營的計劃趕到昆明,準備大逮捕。省工委指示,要立即將部分面目較紅的黨員和進步骨幹撤離聯大,分散隱蔽。
就在這時候,李祖平卻毅然要求加入共產黨,這是1941年3月。同年9月,李祖平畢業到重慶一化工廠當技術員,繼續尋找黨組織,不幸的是接頭的關係人找不到了。
李祖平不甘心,他竟然冒着風險直接摸到了重慶紅巖。當時,在紅巖周圍都是國民黨的特務機構,萬一被特務發現,後果不堪設想。這個紅巖八路軍辦事處中共南方局的駐地房子,就是他的堂兄李祖賢無償送給共產黨的。李祖賢當時辦的六合建築設計公司也在重慶。李祖平想找到黨的念頭十分強烈,他按照堂兄的草圖,小心地找尋紅巖的大門,總算找到了那扇黨的大門。
八路軍辦事處的朱語今接待了他,耐心地聽了李祖平的陳述,叮囑李祖平,為了安全,以後可以到《新華日報》社找他,眼下先作為聯繫對象,等西南聯大正式關係轉來再接上關係。
1945年8月,抗戰勝利,李祖平回到上海,住在愚園路堂伯父李詠裳的家裏,碰到了輾轉來到上海,而且帶着四妹李採荷的父親。四妹剛從集中營放出來,20歲剛出頭的姑娘,在集中營裏經受了煉獄的考驗,面容憔悴,但堅持要找三五支隊,就是新四軍浙東縱隊,他們在1945年10月北撤了,現在淮北、蘇北。
1946年一個春天的下午,原西南聯大的同學王凝找上門來,王凝是當年李祖平的聯繫人,4年後終於又聯繫上了。王凝約李祖平一同去馬思南路“周公館”看望陳家康同志,陳和王兩人聽了李祖平詳細彙報找黨組織的經過,決定正式接上李祖平中共正式黨員的關係,由朱語今單線領導。 [2] 
解放後
上海解放後,李祖平奉命參加上海軍管會輕工業處接管工作,以後歷任上海益民製革工廠、上海益民食品廠廠長,輕工業部上海食品工業設計院院長、上海輕工業設計院副院長及中國食品科技學會理事、上海市食品學會副理事,1982年9月離休。
李祖平從事的食品工業生產、科研和工程設計工作,完成了不少食品罐頭、乳品、發酵食品、澱粉產品、速凍食品、芳香和煙草企業的工程設計和設備設計,使我國食品工業的生產技術水平大大提高,其中一些設計得到國家和受援國的好評、表彰和獎勵。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