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瑞平

(山東省特級教師)

鎖定
李瑞平,男,中學正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現任山東省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員。 [1]  20年的教學生涯,他始終本着“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原則,把三尺講台作為他奮鬥的陣地、人生的舞台。他先後被評為滕州市十佳明星教師、滕州市十佳師德標兵,棗莊市骨幹教師、棗莊市十佳創新班主任、棗莊首批名師、棗莊首批特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等,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滕州市和棗莊市先進班集體,個人事蹟曾被《棗莊日報》、《中國教育報》和《語言文字報》報導。 [1] 
中文名
李瑞平
專業方向
中學正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
職    務
山東省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員

李瑞平人物介紹

李瑞平,男,中學正高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現任山東省教育學會物理教學研究專業委員會會員 [1] 
20年的教學生涯,他始終本着“幹一行、愛一行、精一行”的原則,把三尺講台作為他奮鬥的陣地、人生的舞台。

李瑞平獲得榮譽

他先後被評為滕州市十佳明星教師、滕州市十佳師德標兵,棗莊市骨幹教師、棗莊市十佳創新班主任、棗莊首批名師、棗莊首批特級教師,山東省特級教師等,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滕州市和棗莊市先進班集體,個人事蹟曾被《棗莊日報》、《中國教育報》和《語言文字報》報導。

李瑞平教學成果

教學工作中,他認真鑽研教材教法,虛心聽取經驗豐富教師的教誨,儘量把每堂課都上得生動活潑。教學中把“隨時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思路”作為工作的理念,幾年來他不斷進行了教學改革,逐步形成課堂學生自主探究、分組合作、展開交流、當堂達標的“小組競學”高效課堂模式,現已在全校及全市推廣。
2007年滕州市優質課評比執教的《自感現象》一課獲一等獎,2009年執教了滕州市高三複習模式課《帶電粒子在磁場中的運動》,2011年執教了滕州市學科品牌創建示範觀摩課《平拋運動》,並作了《滕州五中“小組競學”高效課堂模式》的彙報,2011年執教了棗莊市公開課《牛頓第二定律》。2009年“小組競學”高效課堂模式榮獲滕州市教學成果獎,2010年被滕州市評選為素質教育特色創建優秀項目,同時被素質教育新探索叢書《追求新境界2010》、《鑄就新特色2012》中收編。
教科研工作中,他不斷撰寫自己的教學體會,50餘篇論文被國家級、省級報刊雜誌發表,輔導10餘名學生參加奧林匹克物理競賽獲獎,並積極主持和參與課題的研究工作,所主持的全國十五規劃課題《中學物理教師素質和學生綜合能力培養的相關研究》與2006結題,並獲優秀成果二等獎;2007年所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十一五”規劃國家級課題《基於素質教育的勞動技術教育實踐深化研究》與2011年結題;2010年參與研究的十一五規劃課題《“小組競學”高效課堂模式》於2013年結題。2011年,他主編的校本教材《走進官橋看歷史文化》在山東省優秀課程資源評選中榮獲二等獎。 [1] 

李瑞平工作表現

班級管理中,他所帶的班級多次被評為市級優秀班集體,2006年榮獲棗莊市十佳創新班主任。他一直認為,作為教師不做班主任是教師的缺陷,只有做班主任,自己的教學思想和管理觀念才能得以充分體現並在實踐中不斷提高。一位優秀的班主任對班級管理要有清晰的思路,得力的措施,十足的幹勁和科學的方法。如何實現班級管理中的“活而不亂,靜而不死”的理想狀態,他一直在思考。
從2006年起,他對擔任的班級進行探討,把“有效班級管理”作為課題去研究。他在全面掌握每個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定,把全班學生平均分成若干小組。每組設1—2名組長,負責協調本小組的各項工作,組長由小組民主推薦產生。其餘成員都有具體分工,讓每個學生都有施展才華的機會。師生共同制訂工作措施及捆綁獎勵機制。小組成員互相支持和配合,不僅為自己的學習、生活負責,而且為所在的小組其他同學負責,形成組內相互信任,彼此接納的良好氛圍,讓每一個學生樹立“為小組榮譽而戰”的意識。逐步探索形成了“小組競學”班級管理模式,並取得了良好效果。
隨後,該模式在全校班級管理中的各個環節全面展開。2009年,該成果榮獲山東省優秀成果二等獎,棗莊教育網和《德育報》對該模式進行了報導。
他説:“做一名教師容易,要想成為名師或專家型教師則要付出百倍於別人的精力和辛勞,需要我們積極進行反思和創新,在反思中不斷成長,在創新中闊步前行。”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