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玲璞

鎖定
李玲璞(1934.01~2012.11.17),男,筆名李圃,山東省文登市人,中國共產黨黨員,著名語言文字學家,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原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原名譽主任,上海市古籍整理與規劃重大項目《古文字詁林》主編。
2012年11月17日22時39分,李玲璞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中文名
李玲璞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4年01月
逝世日期
2012年11月17日
職    業
語言文字學家
性    別
教學職稱
教授

李玲璞人物生平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辦公室留影 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辦公室留影
李玲璞教授自幼生活在膠東解放區,自1944年小學四年級至1946年小學六年級被遴選為“小先生”,課餘時間負責教婦女掃盲識字班,並承擔虎山區區委上呈下達文件報告的繕寫工作、虎山區區報的繕寫出版工作和宣傳標語的書寫工作等。小學畢業後,於1947年初擔任澤頭集小學代課教師,同年5月,黨組織調他赴米山(當時昆嵛縣人民政府所在地)縣人民武裝部負責機關報《戰報》的編輯、刻寫和印刷工作。同年10月,由於戰爭形勢的需要,部隊穿插西行,黨組織考慮到他年齡較小,隨軍行動不便,指示他轉移到虎山區繼續從事宣傳工作,如書寫華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和副司令員粟裕的《告蔣軍官兵書》,慰問北撤的新四軍傷病員,參加土改複查運動等,同年12月加入新民主主義青年團(全國解放後改名為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底,整個膠東解放區教育停辦,幹部和教師全部務農,生產自救。翌年秋末,黨組織推薦他進東海區舉辦的第一所中學師範部二級深造。1950年參加東海區結束土改工作隊。1951年至1956年,先後任昆嵛縣劉家上口初小校長,縣點校汪疃完全小學教師,文登專區第六速成師範語文教師,文登專署幹部文化學校及其分校語法修辭課教師,從此走上了中國語言文字學的教學和研究道路。1956年秋考入華東師範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1958年起,作為大學高年級優秀生提前登上大學講台為低年級大學生授課,並在體育方面獲國家一級運動員稱號。與此同時,他從事《中學語文教師手冊》的編寫工作,為語言學、漢語文字學學科召集人。1960年大學畢業留校任教,1981年始先後晉升副教授、教授,並先後擔任中國古代史專業和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82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李玲璞教授的從教經歷極為特殊,從“小先生”到小學代課教師,從初級小學教師到高級小學教師,從中等學校教師到職工大學教師,從全日制大學本專科教師到夜大學、函授大學、自學考試本專科教師,從碩士研究生導師到博士研究生導師,幾乎遍及各種層次規格的教學工作,這在我國教育界是十分罕見的。
2012年11月17日22時39分,李玲璞同志因病醫治無效在上海逝世,享年78歲。

李玲璞主要成就

李玲璞教學工作

《古文字詁林》編纂期間,玲璞在查閲資料 《古文字詁林》編纂期間,玲璞在查閲資料 [1]
半個世紀以來,李玲璞教授始終堅持把教書育人放在首位,突出理論思辨和思路方法的教學,以身作則,倡導求實創新,受到歷屆學生的高度評價。他招收並培養了碩士生、博士生和國內訪問學者30餘人,其中已有七人成為博士生導師,一位博士生的學位論文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除北京大學以外,這在全國各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點中尚屬首例。
李玲璞教授早在上世紀四十年代就獻身教育戰線,還在就讀小學四年級的10歲起,李先生就因成績優異被家鄉(膠東老解放區)的教育主管部門遴選為“小先生”,課餘時間任教於婦女掃盲識字班。在1956年考入華東師大前,在家鄉歷任小學代課教師(13歲),初級小學校長,縣完全小學教師,專區師範學校語文教師,專署幹部文化學校語法修辭課教師。1960年留校任華東師大中文系教職後直至生命終點,沒有一天離開過教書育人的第一線,積累起來,已是整整68載。他對黨的教育事業無比忠誠,數十年如一日,以高度的責任感、使命感和非凡的愛心,兢兢業業,精益求精。在教書育人方面做出了傑出的成績。
李玲璞教授自六十年代起就開始承擔函授面授、夜大學教學管理和授課等工作。粉碎“四人幫”以後的十年間,他更是全身心地投入成人教育工作。當時正是教育事業百廢待興,社會人才大量匱乏之際,為了幫助已被耽誤十年青春的廣大中小學教師儘快充實知識,提升能力,李玲璞教授隻身承擔了上海市內十個區二十個函授點和郊縣十個函授點的古代漢語課程的函授任務,從此不管嚴寒酷暑,還是下雨下雪,李玲璞教授都充滿激情,在三十個函授點之間來回奔波,每到一處就從早到晚忙個不停,白天是一整天的面授講課,夜晚則是輔導答疑。期末臨考前,他還每天下到一個函授點,為學生當面輔導迎考。1982年夏,李玲璞教授在接連完成上海郊區七個縣的複習迎考指導後,因勞累過度、導致支氣管破裂而大量吐血。但他躺在病榻上,還念念不忘崇明地區的考生正在等待他當面去輔導之事。當時,經他親自面授的學生人數達五千餘名。他也因忘我的工作態度和傑出的教學成果在廣大學員中享有盛名。在為三千名首屆函授生舉行的畢業典禮大會上,李玲璞教授作為教師代表上台發言,短短的僅四百字的發言,竟被學員的掌聲打斷了八次。
李玲璞教授還經常到華東師大在外省市的函授點面授講課,並曾親自率領研究生在畢業先後到滁州、青州、煙台等地函授點進行教學實習指導。他所教授的學生遍佈十幾個省市,可謂“桃李滿天下”。為配合社會助學需要,李玲璞教授撰寫了《文言文閲讀初階》,主編了《古代漢語精解》等著作,這些著作,對社會助學起到了積極促進作用。
八十年代初,自學考試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考試製度誕生以後,李玲璞教授又為自學考試工作做出了大量貢獻。他參與制定的《中文專業自學考試計劃》,是全國首創的第一份自學考試計劃。為其他各專業提供了專業考試計劃的模式。他還主持制定了《中文專業自學考試大綱》以及《古代漢語課程自學考試大綱》等自學考試的綱領性文件,主持和參與了古代漢語課程全國統考題庫的制定工作,主編了古代漢語全國統考使用的統編教材《古代漢語》。全國自學考試中文專業委員會成立後,李玲璞教授任委員和首屆秘書長,在中文專業各課程考試大綱的制定,教材的編纂和命題工作方面,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表現了非凡的組織才能和奉獻精神。
鑑於李玲璞教授在成人教育工作方面的突出成績,1986年他被授予“全國職工教育先進教師”稱號,1996年,又被評為“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先進工作者”。
李玲璞教授先後為本科學生開設“語言學概論”、“古代漢語”等基礎課和“甲骨文選讀”等選修課,為研究生開設了“甲骨文文字學”、“漢字發生學”等專業課。為了上好這些艱深的語言課程,他十分注重教學法的鑽研,使自己講授的課程既有學術深度,又能深入淺出,受到學生的一致歡迎。《甲骨文選讀》常常成為選讀人數最多的課程之一。
李玲璞教授在培養研究生工作上也傾注了大量心血。他對所帶的研究生從思想品格的成長,到業務水平的提高,乃至對學生的身體健康、生活困難諸方面都倍加關心。每年中秋,他都請家在外地的研究生到自己家中吃月餅,話團圓,同時又在師生團聚之融和氣氛中,對學生悉心指導。在李玲璞教授言傳身教辛勤培養下,所帶研究生政治思想,人品學風、業務能力等方面都迅速成長起來。這些研究生畢業走上工作崗位後,都承繼了兢兢業業、勤奮努力的作風。他們中的絕大多數人都已成為所在單位的業務骨幹,遍佈海內外數十家高校和研究單位,其中不乏學科帶頭人和院系領導。在學術研究上也取得突出成就,出版的專著,發表的論文,可以百、千計數,在科研評獎中也屢獲殊榮,還有不少人先後獲得省部級優秀教學類獎項。其中博士研究生華學誠的學位論文被評為2003年度全國優秀博士論文,除北京大學之外,這在全國各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字學專業博士點中尚屬首例。
李玲璞教授對於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發展建設富有遠大的學術目光和獨見卓識,並深深意識至自己作為學科帶頭人所肩負的培養造就學術梯隊的光榮使命。他注重通過經常性的傳、幫、帶,尤其是以科研項目的進行,來帶動和促進人才的成長。他主持進行的大型科研項目《古文字詁林》其編纂成員就彙集了二十餘名學有專長的中青年學者,除了中文系古漢語教研室的主體外,還吸收了華東師大對外漢語系、古籍研究所、史學研究所和圖書館古籍部以及四川大學、復旦大學、上海師範大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等學校和研究、出版單位的近十名中青年學者參加。編纂工作形成一支學術力量雄厚而又充滿朝氣之隊伍。這些中青年學者在幾年的鍛鍊磨難中,在學術追求和業務水平方面都獲得了長足的進步,並在學術界產生一定影響。為華東師範大漢語言文字學科學術梯隊的形成及學科跨上新台階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玲璞社會工作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李玲璞教授四度參加國家教育委員會專家調查組工作,並執筆為國家起草了四個全國性管理條例。第一個條例是《普通高等學校夜大學管理條例》,由國家教育委員會頒佈;第二個條例是《普通高等學校函授大學暫行條例》,由國家教育委員會頒佈;第三個條例是《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工作暫行條例》(二人合作執筆),由國務院頒佈;第四個條例是《社會力量辦學暫行條例》,由國務院頒佈。

李玲璞學科建設

李玲璞教授始終堅持高等學校科研教學兩個中心的指導思想,積極響應國家教育部和上海市委市府領導關於“握緊一個拳頭,完成一個項目,培養一支隊伍”的號召,自1991年起,主持大型古文字科研工具書《古文字詁林》編纂工作,遴選了近二十名高等學校科研骨幹,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工作,完成了多卷本一千多萬字的《古文字詁林》編纂任務,培養了一支令人矚目的學術研究梯隊,並於世紀之交獲准建立國家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還帶動了博士點漢語言文字學學科的建設,被認定為上海市重點學科。在華東師範大學50週年校慶之際,李玲璞教授以“為我校學科建設和發展作出重大貢獻”而受到了表彰。李玲璞教授主編的《古文字詁林》(十二冊)先後獲上海和全國共四個大獎: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一等獎、上海市新聞出版特等獎、首屆中華優秀出版物(圖書)獎、第一屆中國出版政府獎圖書獎。

李玲璞發明創造

中國文字本體理論方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李玲璞教授創立了一整套中國文字學三維繫統理論,即取象發生系統、本體結構系統和心理認知系統,創立了一整套字素分析法,即靜態的字素本體系統和動態的字素功能系統;給中國文字以科學的定位,總結出中國文字的八種造字法。以上創新理論和方法已成功地運用於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戰國秦文字和秦漢篆書等各類出土古文字的分析以及魏晉以後的楷書分析。
中國文字發展理論方面:本世紀初在漢字學三維繫統理論和字素分析方法的指導下,李玲璞教授提出了中國文字發展的三條線索,即中國正統文字發展史、中國方域文字發展史和中國書體演變史。這一科學的論斷,改變了長期以來誤把中國文字的書體演變史當成中國文字發展史的錯誤認識。
出土古文字現代信息發展技術處理和字樣學創新方面:以李玲璞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古文字字形庫與電腦排版系統》已成功地運用於大型科研工具書《古文字詁林》的排版印刷,在中國印刷史上首次突破了甲骨文、金文、陶文、貨幣文、璽印文、簡牘文、帛書和石刻文八大類出土古文字的排版印刷問題。與此同時,李玲璞教授又根據秦漢篆書釐定了一萬多個篆書古楷定字,在隸書至後世通用楷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填補了中國正統文字發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在長達六十餘年的漢語言文字教學研究生涯中,李玲璞教授始終保持着不滿足於現狀,不輕信成説的科學精神,擔當起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學者天職,在漢語言文字教學、漢語史、古文字研究、文字學理論研究等諸多領域裏奉獻了豐碩研究成果,創立了獨樹一幟的品牌,在海內外產生巨大影響,給學界留下了彌足珍貴的學術遺產。
對於李玲璞教授豐碩的學術研究貢獻來説,任何歸納分類,要想做到全面完整反映,都會有些力不從心。這裏謹在前文《哀悼篇》“著名語言文字學家李玲璞教授簡介”的基礎上,再作簡要綜類。需要説明的是,李玲璞教授在六、七十年代,根據學校的工作安排,曾經從事過“文學評論”等方面的研究,同樣取得過令人矚目的成績,這方面的成果,因為不屬於“語言文字研究”範疇,就不包含在以下的歸納分類中了。大體來説,李玲璞教授漢語言文字教學研究的著述可析為如下幾個大的方面:
(一)漢語文字教學研究方面:半個世紀以來,李玲璞教授始終堅持把教書育人放在首位,突出理論思辨和思路方法的教學,倡導求實創新,注重科學研究和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從而創編了不少在社會上具有持久影響力的權威教材教輔,這方面的代表作有大學文科自學叢書《古代漢語精解》(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教材《古代漢語》(上下冊,語文出版社,1992)。特別是後者,不但自創編至今依然是全國自考指定教材,而且被很多高校採用為全日制本科的“古代漢語”基礎課教材。
(二)古文字釋讀和考釋研究集成方面:李玲璞教授的古文字研究,以服務社會、面向現實、貫通古今為特色。他的《甲骨文選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1982年台灣大通書局翻印)、《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都成為研習甲骨文的學者案頭常備書;他所主編的大型古文字考釋工具書《古文字詁林》(1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年)更堪稱一部劃時代的集大成之作。
(三)中國文字本體理論方面: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以來,李玲璞教授創立了一整套中國文字學三維繫統理論,即取象發生系統、本體結構系統和心理認知系統,創立了一整套字素分析法,即靜態的字素本體系統和動態的字素功能系統;給中國文字以科學的定位,總結出中國文字的八種造字法。這些創新理論和方法已成功地運用於殷商甲骨文、西周金文、戰國秦文字和秦漢篆書等各類出土古文字的分析以及魏晉以後的楷書分析。這方面的代表作有專著《甲骨文文字學》(學林出版社,1995),論文則有《説字素》(1993)、《語素物化與漢字分析問題》(1998)、《字素理論及其在漢字分析中的應用》(2000)等。
(四)中國文字發展理論方面:本世紀初在漢字學三維繫統理論和字素分析方法的指導下,李玲璞教授提出了中國文字發展的三條線索,即中國正統文字發展史、中國方域文字發展史和中國書體演變史。這一科學的論斷,改變了長期以來誤把中國文字的書體演變史當成中國文字發展史的錯誤認識。這方面的代表作有論文:《漢字學三維繫統與漢字文化學》(天津,2001)、《正統文字與方域文字及相關問題》(上海,2002)、《中國正統文字的發端——殷商甲骨文字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地位》(巴黎,2003)等。
(五)出土古文字現代信息發展技術處理和字樣學創新方面:以李玲璞教授為第一發明人的《古文字字形庫與電腦排版系統》已成功地運用於大型科研工具書《古文字詁林》的排版印刷,在中國印刷史上首次突破了甲骨文、金文、陶文、貨幣文、璽印文、簡牘文、帛書和石刻文八大類出土古文字的排版印刷問題。與此同時,李玲璞教授又根據秦漢篆書釐定了一萬多個篆書古楷定字,在隸書至後世通用楷書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填補了中國正統文字發展史上的一段空白。

李玲璞主要作品

專著
《甲骨文選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1982年台灣大通書局翻印)、《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甲骨文文字學》(學林出版社,1995)、《文言文閲讀初階》(上下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主編有:大學文科自學叢書《古代漢語精解》(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教材《古代漢語》(上下冊,語文出版社,1992)、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輔導書《古代漢語自學輔導》(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工具書《異體字字典》(學林出版社,1997)、《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大型古文字科研工具書《古文字詁林》(12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古文字釋要》(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年);合著有:《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古文字字形庫及電腦排版系統》(合作開發,第一發明人,已通過上海市科委鑑定,1999);論文有:《造字法與表詞法》(1988)、《漢字的發生與漢字的文化藴含》(1990)、《説字素》(1993)、《語素物化與漢字分析問題》(1998)、《字素理論及其在漢字分析中的應用》(2000)、《正本清源説異體》(2003)、《漢字學元點理論及其相關問題——兼談漢字認知的若干誤區》(2004)等。
論文
《漢字美學散論》(上海,1978)、《略論同形字》(上海,1978)、《甲骨文造字八法論》(安陽,1989)、《關於漢字宏觀系統的思考》(上海,1993)、《漢字文化學闡釋論略》(北京,1999)、《漢字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香港,1999)、《漢字學三維繫統與漢字文化學》(天津,2001)、《加強漢字學理論建設,迎接本世紀漢字信息處理的突破性變革》(上海,2001)、《正統文字與方域文字及相關問題》(上海,2002)、《中國正統文字的發端——殷商甲骨文字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地位》(巴黎,2003)、《漢字學元點理論及相關問題——兼談漢字認知的若干誤區》(巴黎,2004)、《從漢字的正俗消長看漢字的本體功能》(北京,2007)、《漢字教學三題》(上海,2007)、《節律性、自足性與相似性——兼談漢語的特點和漢字的特點》(上海,2008)等。
此外,為一些專著所撰寫的序言以及在報刊上發表的文章數十篇。
附:李玲璞教授論著目錄
一、著作:
1、《甲骨文選讀》,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1。(1982年台灣大通書局翻印)
2、《文言文閲讀初階》(上下冊),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3(1991年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再版)。
3、《甲骨文選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
4、《甲骨文文字學》,學林出版社,1995(2002年學林出版社再版)。
5、大學文科自學叢書《古代漢語精解》(主編),上海文藝出版社,1990。
6、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教材《古代漢語》(上下冊),郭錫良、李玲璞主編,語文出版社,1992(2000年語文出版社再版)。
7、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統編輔導書《古代漢語自學輔導》(主編),遼寧大學出版社,2003。
8、《異體字字典》(主編),學林出版社,1997。
9、《中國文字研究(第一輯)》(主編),廣西教育出版社,1998。
10、《古文字詁林(12卷)》(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2004。
11、《古文字釋要》(主編),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12、《古漢字與中國文化源》,李玲璞、臧克和、劉志基著,貴州人民出版社,1997。
13、《古文字字形庫及電腦排版系統》,李玲璞、沈康年、鄭明合作開發,李玲璞為第一發明人,已通過上海市科委鑑定,1999。
二、論文:
14、《漢字美學散論》(上海,1978)。
15、《略論同形字》(上海,1978)。
16、《説“也”》,《電大語文》,1983年第11期。
17、《加強師資培訓 提高教學質量》,《上海教育(工農教育版)》,1986年第3期。
18、《甲骨文造字八法論》(安陽,1989)。
19、《殷墟卜辭與史前民族文化心態》,李玲璞、臧克和、劉志基,《中國文化源》(陳秋祥等主編),1991。
20、《説字素》,《語文研究》,1993年第1期。
21、《造字法與表詞法——兼談安子介先生的<解開漢字之謎>》,《安子介語文學術思想研討會文集》,山西教育出版社,1993。
22、《關於漢字宏觀系統的思考》(上海,1993)
23、《漢字的發生與漢字的藴含》,《語文學習》,1994年第4期。
24、《咬住語素細細嚼》,《咬文嚼字》,1995年第9期。
25、《學術書摘·甲骨文字字素》,《中文自學指導》,1997年第5期。
26、《語素物化與漢字分析問題》,《語言文字學刊》,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8。
27、《漢字文化學闡釋論略》(北京,1999)。
28、《漢字分析的理論與方法》(香港,1999)。
29、《字素理論及其在漢字分析中的應用》,《學術研究》,2000年第4期。
30、《字素理論與漢字分析問題》,《中國文字研究(第二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1。
31、《漢字學三維繫統與漢字文化學》,中國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天津,2001。
32、《加強漢字學理論建設,迎接本紀漢字信息處理的突破性變革》(上海,2001)。
33、《正統文字與方域文字及相關問題》,中國文字研究與應用中心年會報告,上海,2002。
34、《正本清源説異體》,《語言研究》,2003年第1期。
35、《中國正統文字的發端——殷商甲骨文字在中國文字發展史上的地位》,《中國文字研究(第四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3。
36、《漢字學元點理論及其相關問題——兼談漢字認知的若干誤區》,《中國文字研究(第五輯)》,廣西教育出版社,2004。
37、《從漢字的正俗消長看漢字的本體功能》,《民俗典籍文字研究(第四輯)》,北京師範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編,商務印書館,2007。
38、《漢字教學三題 》,《中國文字研究(第八輯)》,大象出版社,2007。
39、《節律性、自足性與相似性——兼談漢語的特點和漢字的特點》,《中國文字研究(第十輯)》,大象出版社,2008。
40、《漫談自修》,《人民教育》1977年03期。
三、序(部分):
41、王元鹿《漢古文字與納西東巴文字比較研究》李玲璞序,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88年。
42、臧克和《漢語文字與審美心理》李圃序,學林出版社,1990年。
43、李萬春《漢字與民俗》李圃序,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
44、王羣主編《常用字引申義辭典》李玲璞序,吉林人民出版社,1992年。
45、臧克和《漢字取象論》李圃序,聖環圖書有限公司,1995年。
46、闞景忠《漢文文言教學藝術論》李圃序,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
47、郝茂《秦簡文字系統之研究》李圃序,新疆大學出版社,2001年。
48、華學誠《漢語方言學史研究》李圃序,藝文印書館,2001年。
49、黃建榮《楚辭古代註釋論綱》李圃序,中國文聯出版社,2003年。
50、華學誠《周秦漢晉方言研究史》李圃序,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51、潘玉坤《西周金文語序研究》李圃序,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52、程邦雄《文字訓詁論集》李圃序,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年。
53、何崝《中國文字起源研究》李圃序,巴蜀書社,2011年。
[1] 

李玲璞學術兼職

南開大學中國文字學研究中心學術顧問;
美國密西根大學甲骨文教材編寫顧問;
上海師範大學語言研究所和福建師範大學等校兼職教授;
上海市第一屆學位評定委員會學科評議組成員;
上海市高等學校職務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評審委員會學科組成員;
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評定委員會學科組成員;
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文專業委員會第一任秘書長;
國家一級學會中國文字學會發起人之一併先後任學會常務理事、學術委員會委員等。

李玲璞所獲榮譽

1986年獲全國總工會與全國職工教育委員會聯合頒發的“全國職工教育先進教師”獎章和榮譽證書;
1996年獲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指導委員會頒發的“全國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先進工作者”榮譽證書;
1998年獲寶鋼教育發展委員會頒發的“全國高等學校優秀教師”獎章和榮譽證書;
2003年獲教育部、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聯合頒發的“2003年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稱號與獎盃。
李玲璞教授的個人傳記已收入《世界名人錄》《英國劍橋名人錄》美國《who’s who(1994)》,並受聘為英國劍橋名人傳記協會顧問委員。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