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玉安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

鎖定
李玉安(1924~1997),河南台前人,中共黨員,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 [1] 
(概述圖來源 [3] 
出生日期
1924年
逝世日期
1997年
主要成就
中國人民志願軍戰鬥英雄
本    名
李玉安
籍    貫
河南台前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李玉安人物生平

李玉安生於極其貧苦的農民家庭,16歲去東北當苦工。1946年,李玉安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4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在四平會戰中榮立一等功,遼西會戰時立大功,平津戰役又立戰功,渡江作戰再立一等功,跟隨部隊一直打到廣西,先後榮立10次戰功。 [1] 
1950年10月,李玉安作為中國人民志願軍某部112師335團1營3連副班長,跨過鴨綠江參加抗美援朝。11月30日清晨,3連在松骨峯阻擊南逃的美軍2師第九團。李玉安並未犧牲,當晚甦醒後被朝鮮人民軍一個司號員背到附近一間民房裏,後被志願軍某部收容救治,輾轉送回祖國。 [1] 
1952年7月,組織上按普通復員殘疾軍人,安排他到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糧庫當了一名普通工人。1960年,他擔任糧庫檢斤組組長,在這個崗位上一直幹到1980年退休。李玉安對工作勤懇,任勞任怨,從復員到退休,16次被評為糧庫的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選為糧庫優秀黨員,還當過縣財貿系統的勞動模範。 [1] 
1990年2月,李玉安帶着殘疾證和一本編有《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的初中課本找到駐保定的原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十八軍,公開了他的身份。李玉安活着的消息傳開後,立即成為轟動全國的特大新聞。 [1] 
1990年8月9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委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解放軍總參謀長楊得志看望了李玉安。10月23日,李玉安應邀參加中國人民友好代表團出訪朝鮮,在朝鮮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40週年紀念活動。24日,朝鮮中央人民委員會授予李玉安“一級國旗勳章”。1994年10月,李玉安作為全國英模參加建國45週年國慶觀禮,受到國務院總理李鵬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隨後,李玉安回到闊別多年的河南故鄉台前縣,受到濮陽市委、市政府,台前縣委、縣政府及30萬父老鄉親的熱烈歡迎。 [1] 
1997年1月10日,李玉安逝世於黑龍江省巴彥縣。 [1] 

李玉安主要事蹟

李玉安保家衞國 英勇殺敵

從小吃苦耐勞、忠厚本分。1946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次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0年10月,隨所在部隊赴朝英勇作戰。1950年11月30日清晨,李玉安所在部隊接到緊急任務,向敵後猛插,阻擊南逃的美軍第二師第九團,以切斷敵軍後路。當他們趕到時,敵軍也剛好到達,眼看就要從汽車路上開過去。緊急時刻,李玉安和戰友們匆匆佔領路邊一個很低的光禿禿的小山崗,開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阻擊戰。100 多名只配備步槍、機槍、手榴彈的志願軍戰士,以血肉之軀對抗擁有十幾架飛機、幾十門大炮、幾十輛坦克的摩托化部隊,前赴後繼,英勇奮戰,不屈不撓,血戰8個小時,打退敵人 5 次兇惡反撲,斃敵 600 多人,敵我損失約6:1,最終在鐵與火的激流中成功堵住了美軍第二師的逃路,為志願軍“裝口袋”聚殲逃敵立下特等功。這就是著名的松骨峯戰役。在這場戰鬥中,李玉安作為副班長,表現十分英勇,炸坦克、救戰友、身帶烈火撲向敵人,和敵人拼刺刀,在傷亡很大的情況下,還代理排長指揮作戰。解放軍某部《軍史旁編——第七集》記載了這場戰鬥,“炮擊過後,一營敵人從三面平擁衝鋒……二排只剩下 6 個人,熊官全打完最後一梭機槍子彈,李玉安打完最後一排衝鋒槍子彈,兩個人端起沒有子彈的槍支,衝入敵人羣中。6 名同志和敵人一起摔跤、扭打,殺傷幾十個敵人,最後全部光榮犧牲。”作家魏巍在他那膾炙人口的長篇通訊《誰是最可愛的人》中,把李玉安作為松骨峯13烈士之一,載入史冊,傳遍全國。然而,李玉安卻在這場鏖戰中倖存下來。原來,當時子彈是從前胸打穿李玉安的胸膛,他身負重傷,陷入昏迷。當晚,李玉安從昏迷中甦醒過來,後被清理戰場的朝鮮人民軍一個司號員背到附近一間民房裏,被志願軍某部收容救治,半年後才清醒過來。隨即,李玉安被輾轉送回祖國。事實上,這樣壯烈的戰功已經不是他的第一次。他在四平會戰中榮立一等功,遼西會戰時立大功,平津戰役又立戰功,渡江作戰再立一等功,解放戰爭中跟隨部隊一直打到廣西,先後榮立 10 次戰功。 [2] 

李玉安隱功埋名 默默奉獻

李玉安和老伴在閲讀各地寄給他的信 李玉安和老伴在閲讀各地寄給他的信
1952年7月,李玉安帶着滿身傷殘,回到黑龍江省巴彥縣興隆鎮糧庫當了一名普通工人。從他口述填寫的履歷表上,人們只大概知道他討過飯,扛過 5年活,打過仗、跨過江、負過傷,“功”卻沒有一個字。他也從未向社會,包括他自己的兒女表白過自己的赫赫戰功。李玉安無論是當警衞班長、監裝員,還是加工員、保管員,他都能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自覺為黨為國分憂,不計較個人得失,不追求個人待遇。他在擔任糧庫檢斤組組長時,20 年始終兢兢業業,一絲不苟,年年從他手上經過 5000 萬公斤糧食,卻從未出過任何問題。由於李玉安表現優異,他16次被評為糧庫先進工作者,多次被評選為糧庫優秀黨員。此外,他還當過縣財貿系統的勞動模範。期間,他幾次把調工資、困難補助、調房指標讓給其他同志,寧願自己以 59.60 元的低薪毫無怨言地退休。30 年來,一家人一直居住在擁擠低矮的草坯房裏,卻從沒跟組織伸過手。別人曾數次勸他改善一下條件,他總是説,“想想犧牲的戰友,我知足!”直到李玉安的事蹟被披露出來,著名作家魏巍得知他的住房情況後,親自給李玉安所在的黑龍江省巴彥縣領導寫信,並一再叮囑他一定要親手交到負責人手中時,他仍覺得“這個手伸不出”,這封信始終在他手裏攥着。 [2] 

李玉安精神不朽 英名永存

1990年2月, 李玉安 66歲。為幫助小兒子參軍,代替自己報效國家, 他找到自己的老部隊,李玉安的身份這才得以公開。李玉安活着的消息傳開後,引發社會強烈反響,並立即成為轟動全國的特大新聞。李玉安的英雄事蹟、 模範行為、高尚情操,感人肺腑。1990年,李玉安應邀參加中國人民友好代表團出訪朝鮮。期間,他參加了中國人民志願軍赴朝參戰40週年紀念活動,並被朝鮮中央人民委員會授予“一級國旗勳章”。1994年10月,李玉安作為全國英模參加建國45週年國慶觀禮。李玉安成為全國矚目的新聞人物,廣大讀者紛紛寫信向這位無名英雄表示敬意,還有很多機關、團體、學校邀他去作報告。他很珍惜這樣的機會。在給作家魏巍的信中,他説,“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戰士的我,崗位就在戰場上。同時,文化底子薄,表達能力有限,真怕講不好。但是當我想到已犧牲的戰友時,我確實覺得自己有責任宣傳他們的英雄業績,讓人民,尤其是青少年一代,知道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來之不易,是幾代人流血犧牲換來的。我應當去作這個‘報告’,這也是一場新的戰鬥。雖然自己已離開了硝煙瀰漫的戰場,但對黨、對祖國、對人民,我仍然是一名戰士。”他還表示,願把自己有限的年華,奉獻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保持好晚節,教育好子女,尤其是參軍的幼子,決不能讓他給自己的英雄連隊臉上抹黑。他是這麼説的,也是這麼做的。 [2] 

李玉安軼事典故

李玉安回到祖國後,幾十年來一直隱功埋名,繼續為黨、為人民無私奉獻,始終保持着一位老戰士、老共產黨員的優良傳統和作風。由於《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通訊被選入中小學教材,影響極大,當有人問起“《誰是最可愛的人》課文裏的李玉安是你嗎”的時候,李玉安都以“那是重名重姓”搪塞過去。 [1] 

李玉安人物評價

1990年2月,《解放軍報》《中國青年報》《工人日報》《黑龍江日報》等各大報紙紛紛發表李玉安的事蹟,《人民日報》發表了“無名價更高”的評論文章。 [1] 
1990年7月,中共黑龍江省委、省政府、省軍區聯合發出通知,號召全省人民學習李玉安;中共黑龍江省委授予他“無私奉獻的好黨員”稱號;商業部、全國財貿工會授予他“特等勞動模範”稱號;民政部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民政部門開展向李玉安學習活動。中央電視台和黑龍江省委組織部拍攝了以李玉安為原型的電視劇《硝煙散後》在全國播映。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