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正海

(原廣西第二地質隊副總工程師)

鎖定
李正海,男,漢族,中共黨員,1937年出生,廣東化州人,1965年參加工作,1993年8月以身殉職,終年54歲。生前系原廣西第二地質隊副總工程師。為桂西地區礦產勘查與開發,為振興廣西民族經濟做出了貢獻,尤其是為桂西北超微細粒金礦的發現和重大突破作出了突出貢獻。 [1] 
中文名
李正海
國    籍
中國
出生日期
1937年10月
逝世日期
1993年8月 [2] 
籍    貫
廣東化州
人物經歷
李正海(1937.10—1993.8) 廣東化州人。1965年中南礦冶學院金屬、非金屬礦產地質與勘探專業畢業。曾任廣西地質局424地質隊技術員、普查組長、工程師等。197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85年後歷任廣西第二地質隊一分隊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副分隊長兼分隊技術負責、分隊長、地質隊副總工程師等職。1993年再兼任該地質隊技術開發部總工程師。長期工作在桂西山區,一心撲在地質找礦事業上,特別在喪妻及身患肺癌、5次胃大出血等痛苦折磨下,仍堅持在野外找礦第一線,親自主持和參與探明並提交地質勘查報告的礦區8處,科研報告1份,踏勘檢查礦點100多處,被譽為桂西找金第一人。1981年夏,與隊友對桂西產出於三疊紀地層中的30多個銻礦點的地質資料和以銻礦為對象採集的數千件樣品分析結果逐一檢查,首先在田林高龍銻礦區的資料中發現部分樣品含金達1克/噸~2克/噸,接着坡巖、馬蒿等礦區也發現類似現象,由此揭開廣西尋找超微細粒型金礦牀的序幕。1983年帶領組員在深山老林發現多處含金異常點,擴寬金礦找礦遠景。1985年帶組到鳳山縣金牙銻礦區檢查,通過老窿取樣,在樣品分析結果中發現含金高達4.46克/噸~11.38克/噸的超微細粒型金礦。1986年廣西地質礦產局在桂西組織黃金普查大會戰,他挑起找金主戰場金牙金礦區勘查工作分隊長和分隊技術負責之職,帶領職工奮戰5年,共施工鑽孔140個,其中見礦鑽孔116個,見礦率達83%,探明礦區黃金含量潛在經濟價值十幾億元。在幾年中,他所在的地質隊在桂西北地區探明的黃金儲量比過去30年全自治區探明的黃金儲量還多。1989年,李正海被評為自治區勞動模範,1992年經國務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貼,1993年被授予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93年8月1日在雲南西部進行地質考察時,由於過度勞累病倒,經搶救無效去世。同年12月,自治區黨委決定在全自治區開展向李正海學習活動。1994年初,自治區黨委追授他為自治區優秀共產黨員,地質礦產部追認他為“無私奉獻的探寶功臣”。 [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