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廣西地質礦產局

鎖定
廣西地質礦產局,1956年7月廣西地質礦產局成立後,於1958年組建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駐柳州市。
中文名
廣西地質礦產局
成立時間
1958年
1985年從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抽調人員在原廣西航空物探隊的基礎上成立廣西第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二個隊分別負責廣西北部和南部的水文地質工程地質的勘查工作。1987年底,兩隊職工數為1238人含工程技術人員370人)。1980年底從廣西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抽調人員於1981年組建廣西環境水文地質總站,站址設在桂林市,先後在南寧、桂林、柳州、北海、河池、黎塘等市(鎮)設站,開展城市地下水監測和環境水文地質勘察工作。1987年底職工數193人(含工程技術人員56人)。廣西地質礦產局系統各所屬單位,除進行了有關岩溶礦牀工作外,主要是由水文地質工程地質隊對廣西岩溶區的岩溶水文地質工程地質作全面區域普查和研究,所開展的工程地質勘察有很多也是在岩溶區。廣西環境水文地質總站在屬於岩溶區的桂林、柳州、南寧、河池、黎塘等地從1981年佈置了正規監測網,開展環境水文地貢監測和各種試驗,並進行環境水文地質調查、地下水開採現狀、環境污染現狀調查等工作。廣西地質礦產局所屬地質隊在岩溶礦牀的勘探、研究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如1982年,廣西第七地質隊在探明環江毛南族自治縣北山鉛鋅黃鐵礦大型礦牀後,隨即對這一大型岩溶充水礦牀進行水文地質勘探,與地質礦產部岩溶地質研究所一起,採用大型抽水試驗、地面調查、物探、長期觀察等綜合勘探方法,選用數理統計和數值模擬法預測礦坑湧水量。1993年完成了《廣西區域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志》的編寫,該志全面總結和記載了廣西解放後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和環境地質工作及研究程度,對廣西古岩溶的歷史及其演變進行了總結,系統闡述了廣西地下水賦存、運動、分佈規律以及水化學、水動態、地熱、礦泉的特徵,對廣西岩土體類型及特徵、區域穩定條件、地質問題和地質災害等進行了綜合分析和工程地質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