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森科事件

鎖定
李森科事件(Lysenko affair) [1]  20世紀30—60年代,拉馬克和米丘林的獲得性遺傳觀念在蘇聯成為正統,地位顯赫的蘇聯農學家、生物學家李森科( Lysenko,Trofim Denisovich,1898-1976)出於政治與其他方面的考慮,拒絕接受受到實驗支持的孟德爾和摩爾根遺傳學,把西方遺傳學家稱為蘇維埃人民的敵人,宣稱“孟德爾摩爾根遺傳學是“反動的”“唯心主義的”“形而上學的”“資產階級的”。 [2]  蘇聯的遺傳學遭到浩劫,並波及眾多社會主義陣營國家。這就是科學史上著名的“李森科事件”。李森科事件是政治權威取代科學權威裁決科學論爭的典型案例。 [3] 
中文名
李森科事件
發生時間
1930-1960年
發生地點
前蘇聯
人    物
李森科

李森科事件李森科生平

                         李森科 李森科 [4]
李森科(1898年9月29日—1976年11月20日)生於烏克蘭卡爾洛夫卡,卒於莫斯科(一説基輔)。農家子弟。1921年畢業於烏曼園藝學校,1925年畢業於基輔農學院,獲博士學位。1934年前在選種站、實驗站和敖德薩植物遺傳育種研究所工作。以後長期擔任蘇聯科學院遺傳學研究所所長(1940~1965)、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院長(1938~1956、1961~1962)等職。曾先後提出植物階段發育、冬小麥與春小麥相互轉化的獲得性狀遺傳、一個物種能飛躍變為另一個物種等觀點,並將這些觀點標榜為米丘林遺傳學;誣説摩爾根等的基因説是“反動的”“唯心的”,還依仗政治權勢壓制、排斥乃至迫害持不同學術觀點的學者,如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原院長N.I.瓦維洛夫,被捕並判處死刑,1943年逝於獄中。上述觀點和做法被統稱為李森科主義。該主義在1948~1953年達到頂峯。斯大林去世後,李森科的許多觀點暴露出缺乏實踐依據,也不能提高農業產量,其權力開始衰退,20世紀60年代被解除行政職務。1976年11月20日去世。 [4] 

李森科事件事件背景

20世紀30年代初,由李森科、威廉斯、普雷森特等人發動的農藝學遺傳學、動植物育種和普通生物學等問題的論戰,對蘇聯許多門科學的發展,對農藝學、醫學和工業的某些學科的發展,產生了強烈的影響。國際反響巨大。 [5] 

李森科事件事件經過

前蘇聯發生的震動世界遺傳學界的李森科事件,起源於李森科學派同以瓦維洛夫為代表的遺傳學家之間不同學術觀點的爭論。這個爭論涉及遺傳的物質基礎、獲得性遺傳等基本問題,以及一些遺傳學的基本概念等等,這場學術爭論歷時三十多年。早在1930年前後,摩爾根學派就曾被戴上“孟什維克化的唯心主義”的帽子。儘管如此,摩爾根學派遺傳學的教學和研究工作,仍舊能在李森科控制的農業系統以外的單位,如某些大學和科學院所屬單位等內進行。1948年8月召開的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會議是李森科學派發展的“頂峯”。由於得到了蘇共中央的大力支持和斯大林的直接干預,在這次大會上和大會後,李森科學派取得了“全面的勝利”。李森科本人也青雲直上,在蘇聯生物科學界形成了李森科一派獨霸的局面。蘇聯1948年8月會議以後,在大力貫徹會議精神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動向。1950年6月20日,蘇聯《真理報》發表了斯大林的《馬克思主義和語言學問題》,批評了蘇聯著名語言學家馬爾認為語言有階級性的錯誤及其在蘇聯語言學界形成的“軍閥式的統治制度”,並明確指出:“沒有不同意見的爭論,沒有批評的自由,任何科學都不可能發展,不可能有成就。”1952年底,蘇聯《植物學雜誌》開始刊登文章批評李森科1950年發表的《科學中關於生物種的新見解》,由此而開展了一場持續三年多時間的有關物種與物種形成問題的學術討論,涉及到許多有關的理論問題和材料的科學性問題。開始,寫文章的多是李森科學派內持有某些不同見解的學者。1954年以後,摩爾根學派的科學家也開始發表文章參加討論,同時闡述摩爾根理論的科學性和在實踐上的重要性。李森科則堅持他在1948年會議上所做報告的調子,繼續壓制批評者。但是,李森科這種壓制批評的學閥作風,開始受到了蘇共黨刊的批評。蘇共二十大後,蘇聯生物學界、農學界等對1948年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會議以後的種種做法提出了尖鋭的批評,直到1955年底許多著名學者聯名上書要求撤銷李森科從1938年就接替瓦維洛夫而就任的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院長的職務。1956年4月,李森科被迫提出的辭呈得到批准。與此同時,蘇聯科學院宣佈恢復瓦維洛夫的名譽,並籌備出版瓦維洛夫過去未能出版的大量著作。1958年底,蘇聯《真理報》發表了《論農業生物學並批判<植物學雜誌>的錯誤立場》的社論,指責《植物學雜誌》否定李森科的功績卻讚揚摩爾根學派的成就。1961年,李森科重新擔任了全蘇列寧農業科學院院長的職務,接着又重演了1948年那一套“撤職”、“批判”、“封閉實驗室”等做法。直到1964年10月赫魯曉夫下台以後,蘇聯遺傳學界才恢復了科學工作的正常秩序。 [6] 

李森科事件事件結局

赫魯曉夫下台後,李森科主義在蘇維埃科學院被投票否決。至此,李森科喪失了在蘇聯生物學界的壟斷地位。蘇聯遺傳學界恢復了科學工作的正常秩序。 [7] 

李森科事件事件影響

1. 蘇聯的遺傳學開始落後於西方。李森科的方法使蘇聯錯過了席捲全世界其他地區的、以現代遺傳學為基礎的農業革命。 [8]  20世紀30年代,李森科提出“春化理論”,認為小麥推遲播種並經過雪水浸泡可以增產。在當時的西方國家,孟德爾一摩爾根學派是主流觀點,主張遺傳物質基因是生物性狀的決定因素,並提出了基因分離、自由組合、連鎖和互換等一整套基因理論。本來兩派之間是學術之爭,但是李森科利用政治力量打壓異己學説,把孟德爾一摩爾根學説的影響從蘇聯徹底清除,信奉孟德爾一摩爾根學説的人被迫害,結果是蘇聯的遺傳學開始落後於西方。 [9] 
2. 這次論戰直接影響到許多蘇聯科學家的命運,影響到生物學、農藝學和醫學的中等和高等教育的性質。許多科學著作、教科書,大量的通俗讀物,哲學著作和百科全書、報紙、小説、甚至電影都反映了這次爭論。教師、哲學家、學生、集體農莊莊員、政治家、作家和記者也都捲入這一爭論之中。 [10] 

李森科事件 相關研究

1.聞一:《回眸蘇聯》,山東人民出版社,2003年。
2.邢如萍.“李森科”事件再思考[J].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9(02):23-26.
3.羅騫政.科技和政治的分裂與交融——從李森科事件和奧本海默案件看科技與政治的關係[J].忻州師範學院學報,2009,25(03):98-102.
4.孫慕天.“李森科事件”的啓示[J].民主與科學,2007(03):17-20.
參考資料
  • 1.    陸伊驪:《貝時璋與當代中國生物物理》,陸伊驪譯,商務印書館,2021年,第32頁。
  • 2.    毛道維:《科技金融的邏輯》,中國金融出版社,2015年,第139頁。
  • 3.    拉斯基:《我們時代的難題》,朱曾汶譯,商務印書館2001年版,第10頁。閻照祥:《英國政治思想史》,河南人民出版社,2022年,第494頁。
  • 4.    李森科,T.D. - 《中國大百科全書》第三版網絡版  .中國大百科全書.2022-12-23[引用日期2023-09-03]
  • 5.    (蘇)Z·А. 梅德維傑夫:《李森科沉浮記(節譯本)》,王濟培 譯,農業出版社,1981年,第1頁。
  • 6.    李佩珊等編:《百家爭鳴——發展科學的必由之路:1956年8月青島遺傳學座談會紀實》,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12頁。
  • 7.    李佩珊等編:《百家爭鳴——發展科學的必由之路:1956年8月青島遺傳學座談會紀實》,商務印書館,1985年,第12頁。
  • 8.    (英)格雷姆:《俄羅斯和蘇聯科學簡史》,黃一勤等譯,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第140頁。
  • 9.    劉永謀:《育種大師:袁隆平,李振聲》,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12年,第71頁。
  • 10.    (蘇)Z·А. 梅德維傑夫:《李森科沉浮記(節譯本)》,王濟培 譯,農業出版社,1981年,第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