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朋朋

(河北工程大學教師)

鎖定
李朋朋,女,博士,2009年獲得河北農業大學動植物檢疫專業理學學士學位,2012年獲得河北農業大學植物學專業理學碩士學位,2016年6月獲得河北農業大學果樹學專業農學博士學位,2018年在河北工程大學園林與生態工程學院工作。 [1] 
中文名
李朋朋
畢業院校
河北農業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專業方向
微生物遺傳與代謝

李朋朋研究方向

微生物遺傳與代謝、植物與病原物互作、植物分子生物學 [1] 

李朋朋學術成果

李朋朋代表性論文

P. P. Li, Z. Y. Cao, J. G. Dong, L. H. Zhang, H. Jia, N. Liu, S. H. Li, Z. M. Hao, S. Q. Gu, X. Y. Wang. First Report of Bipolaris papendorfii Causing Corn Leaf Spot in China. PlantDisease, 2013, 97(11): 1506.
P.P. Li, Z. Y. Cao, K. Wang, H. Zhai, H. Jia, N. Liu, S.H. Li, Z.M. Hao, S.Q. Gu, J.G. Dong. First Report of Fusarium equiseti Causing a Sheath Rot of Corn in China, Plant Disease, 2014,98(7) : 998.
P. P. Li, Z. Y. Cao, N. Liu, S. X. Ma, D. Q. Dai, J. G. Dong, J. Ye. First Report of Diaporthephaseolorum causing stem canker of Euphorbia neriifolia var. cristata in China. PlantDisease, 2017, 101(6):1044.
李朋朋,劉寧,張玉星,彭建營,董金皋.鴨梨幾丁質PbChiIV的克隆與表達.中國農業科學,2015,48(11):2279-2286.
李朋朋,許建鋒,張玉星,彭建營,董金皋.鴨梨幾丁質酶Ⅲ基因(PbChiⅢ)的克隆及原核表達.農業生物技術學報,2015,23(10):1301-1309.
李朋朋,曹志豔,翟暉,李浩然,張利輝,張金林,董金皋.防控玉米鞘腐病藥劑的篩選及田間防效.中國植保導刊,2013,33 (11):63-65.
李朋朋,吳運東,葉嘉,李丹花,喬莉娟,張玉星,董金皋.鴨梨 PbChiII 的克隆與表達分析,華北農學報,2017, 32(5) :45-51.
李朋朋,葉嘉,付偉,喬莉娟,李丹花. 梨 PbChiII 基因的克隆及熒光定量表達分析,北方園藝,2017(17) :52-60.
李朋朋,楊陽,曹志豔,董金皋.玉米彎曲平臍蠕孢初步研究.第三屆全國玉米病蟲害防治關鍵技術專家論壇論文摘要集.江蘇南京,2013年11月8-11日,P13.
李浩然,曹志豔,李朋朋,翟暉,孔令曉,董金皋.玉米生產品種和部分自交系對鞘腐病的抗性篩選初報.中國植保導刊,2012,32(7)40-42.
徐鵬,李浩然,曹志豔,李朋朋,張利輝,董金皋.玉米抵禦鞘腐病菌侵染的生理機制.植物保護學報,2013,40(3):261-265.
王寬,曹志豔,李朋朋,尹海峯,劉俊,董金皋.鞘腐病發生程度與玉米倒伏及產量損失間的相關性分析.植物保護學報,2015,42(6):949-956.
Z.Y. Cao, P. P. Li, K. Wang, K. K. Cao, L. H. Zhang, J. L. Zhang, J. G. Dong. Diagnostic andpathogenecity assay for the corn sheath rot in China. 10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PlantPathology, ICPP 2013 August 25-30, Bejing, China. Acta Phytopathologica Sinica, 2013, 43(Suppl.):132.
尹海峯,曹志豔,王寬,李朋朋,賈慧,董金皋.蚜蟲危害對玉米鞘腐病發生的影響. 河北農業大學學報,2015,38(4):86-91.

李朋朋科研項目

1. 基於蚓糞利用的“四優蔬菜標準化種植模式”推廣應用,邯鄲市科技局項目(編號:1627201054-2)(主持)2. 河北省玉米鞘腐病菌的致病性及遺傳多樣性分析,河北省教育廳(主持)3. 玉米大斑病菌水甘油通道蛋白StFps1基因的克隆及功能研究(編號:C14010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參與)4. 漆酶基因StLAC與玉米大斑病菌黑色素合成及致病性的關係研究(編號:20111302120004),教育部新教師基金(參與)5. 木質纖維素乙醇生產中玉米大斑病菌漆酶脱毒作用研究,河北省教育廳(參與)6. 東華北玉米病蟲害防控技術,國家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參與)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