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時燦

鎖定
李時燦,字敏修,清同治四年(1866年)生於河南衞輝府城(今河南省衞輝市),1943年在河南禹縣(今河南省禹州市)沙坨里村逝世,享年78歲。
中文名
李時燦
外文名
Lee Shican
別    名
李敏修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衞輝府城(今衞輝市)
職    業
教育家、史學家
性    別
出生年月
1866年
去世年月
1943年

李時燦簡介

圖為衞濱九老合影,前排右二為李時燦 圖為衞濱九老合影,前排右二為李時燦
李時燦(1866—1943),字敏修,號闇齋,汲縣(今衞輝市)西街人。16歲考中秀才,20歲考取舉人,26歲中進士。入仕後,曾任刑部部曹、河南教育總會會長、學務公所議長、救災總會會長等職。民國時期,出任河南教育司司長,與當時天津的嚴修、江南的張?並稱“教育三傑”。

李時燦個人主張

清末民初,正值廢科舉、創新學之際,李敏修順應時代潮流,提出“學無新舊,唯其是耳”的正確主張,大力提倡新學。1898年,李敏修與同鄉王錫彤等人合力創辦經正書舍,廣收豫北三府各縣學子人舍學習。為了解決校舍問題,李敏修曾把三仙廟改為學堂,此舉遭到保守勢力的反對,被砸了家。李敏修不退縮,發表《告汲郡父老書》,向鄉親講明利害,繼續倡行新學。為了解決辦學資金,他獻出家產,貢獻了自己的薪水。
李敏修治教嚴謹,反對浮華,提倡“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名,行一句”;反對“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羣聚終日言不及義”;要求“敬以修己,樂於誨人,處世為公,視人如己,決不以身累天下。”他在各地設帳受課,育化桃李,除衞輝經正書舍外,還有淇泉書院、長垣寡過書院、武陟致用精舍、禹縣穎濱書舍、開封明道書院等,可謂桃李滿天下。

李時燦成就

李敏修在任河南學務公所議長和河南教育司長期間,主持制訂河南教育大計,提倡普及教育、義務教育,提倡新學,要求教育合乎社會之需要,號召創辦師範、法政、實業、工藝等各類專業學校等。在他創辦的學校裏,皆開設中、西課程。為推動河南教育事業的發展,他還主編《河南教育》雜誌,自任社長。
李敏修一生治學勤奮,著作甚豐,主要有《論語之政治學》、《中州人物稿》、《中州學系考》、《汲縣誌》稿等。
李敏修對家鄉有很深的感情,為收集整理河南文獻嘔心瀝血,成績卓著。民國以後,他被清史館館長趙爾巽聘為清史館名譽協修,並被委任為河南文獻總編輯,負責徵輯和整理中州文獻工作。1914年,他在北平創立中州文獻徵輯處,並在開封、洛陽設立分處,各縣設立分點。他組織人才將徵集到的大批文獻分門別類,編輯成冊,共得1500餘部,計有《中州藝文錄》42卷,《中州先賢傳》37卷,《中州文徵續編》28卷,《中州詩徵》30卷等。後來時局動盪,李敏為了保護這批珍貴文獻,冒生命危險,千方百計把它從北平運回衞輝。解放後,其子李季和將保存完好的700餘部、1700餘冊、3000萬字的這批中州文獻獻給平原省圖書館(現為新鄉市圖書館)。這批文獻中有許多價值很高的善本和珍本,據悉已有37種共計125冊,被編入《全國古籍善本書目》。

李時燦評價

舊中國國弱民窮,李敏修無時不懷憂國憂民之心。青年時期,他積極參加反對英國在焦作、安陽等地開採煤礦,對華進行經濟侵略的鬥爭,倡導實業救國,在禹縣開辦三峯礦業公司,以同英人抗衡。“七·七”事變後,他遷居禹縣,從事講學活動。他曾書寫出一幀條幅:“憂時如憂病,救國先救民”,時時警醒自己。他創辦“谷音”詩社和書畫社,團結流亡知識分子,進行抗日宣傳。李敏修同情民眾疾苦。早年,他目睹家鄉人民的苦難,曾找巡撫、知府等為民請命。1920年,汲縣大旱,他除募捐外,還興辦“鑿井社”、“振民社”等,組織災民生產自救。他還同慕名來訪的張學良將軍協商,遷豫北數千饑民赴東北謀生,為災民廣開生路。李敏修一生憂國憂民,自己卻過着十分簡樸的生活。他70歲時兒子要為他做壽,他説:“不要為我做壽。如果你們夫婦有錢,還是捐給老百姓吧,雖屬杯水車薪,也算有益。”
李敏修為人正直,主持正義而不避權貴,堅持真理而不懼危險。1901年,岑春榮主持豫北防務時,挪用賑災款。李敏修義憤填膺,多次向官府提出訴訟,終將賑災款如數追回。1923年,他旗幟鮮明地抵制軍閥曹錕的賄選活動。1941年,他的門生、著名教授、中共人士嵇文甫被國民黨當局抓捕入獄,他不避風險多方營救,使嵇文甫終於獲釋。
日寇佔領衞輝前,李敏修為了保持民族氣節,避居禹縣。在他的熱情幫助下,衞輝的省立汲縣中學、省立汲縣師範等先後遷到禹縣得以繼續辦學。

李時燦逝世

1943年,李敏修病逝禹縣。噩耗傳開,奔喪弔唁者絡繹不絕。當時的國民黨中央政府、河南省政府特地從重慶、洛陽派專使前來弔唁,以示“尊儒重賢”。軍政界要員、文教界名流及八方學子都送了花圈。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