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日越

鎖定
李日越,唐朝,安史之亂時史思明手下猛將。
所處時代
唐朝
本    名
李日越

李日越歷史記載

李日越資治通鑑

天寶十三年(公元754年),夏,四月,癸巳,安祿山奏擊奚破之,虜其王李日越。 [1]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十月,思明見兵於河清,欲絕光弼糧道,光弼軍於野水渡以備之。既夕,還河陽,留兵千人,使部將雍希顥守其柵,曰:“賊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來劫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賊至,勿與之戰。降,則與之俱來。”諸將莫諭其意,皆竊笑之。既而思明果謂李日越曰:“李光弼長於憑城,今出在野,此成擒矣。汝以鐵騎宵濟,為我取之,不得,則勿返。”日越將五百騎晨至柵下,希顥阻壕休卒,吟嘯相視。日越怪之,問曰:“司空在乎?”曰:“夜去矣。”“兵幾何?”曰:“千人。”“將誰?”曰:“雍希顥。”日越默計久之,謂其下曰:“今失李光弼,得希顥而歸,吾死必矣,不如降也。”遂請降。希顥與之俱見光弼,光弼厚待之,任以心腹。高庭暉聞之,亦降。或問光弼:“降二將何易也?”光弼曰:“此人情耳。思明常恨不得野戰,聞我在外,以為必可取。日越不獲我,勢不敢歸。庭暉才勇過於日越,聞日越被寵任,必思奪之矣。”庭暉時為五台府果毅。己亥,以庭暉為右武衞大將軍。
丁巳,以李日越為右金吾大將軍。 [2] 
廣德元年(公元763年),吐蕃之初入寇也,邊將告急,程元振皆不以聞。冬,十月,吐蕃寇涇州,刺史高暉以城降之,遂為之鄉導,引吐蕃深入;過邠州,上始聞之。辛未,寇奉天、武功,京師震駭。詔以雍王適為關內元帥,郭子儀為副元帥,出鎮咸陽以御之。
戊寅,吐蕃入長安,高暉與吐蕃大將馬重英等立故邠王守禮之孫廣武王承宏為帝,改元,置百官,以前翰林學士於可封等為相。吐蕃剽掠府庫市裏,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苗晉卿病卧家,遣人輿入,迫脅之,晉卿閉口不言,虜不敢殺。於是六軍散者所在剽掠,士民避亂,皆入山谷。
吐蕃既立廣武王承宏,欲掠城中士、女、百工,整眾歸國。子儀使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將二百騎出藍田觀虜勢,令第五琦攝京兆尹,與之偕行,又令寶應軍使張知節將兵繼之。全緒至韓公堆,晝則擊鼓張旗幟,夜則多燃火,以疑吐蕃。前光祿卿殷仲卿聚眾近千人,保藍田,與全緒相表裏,帥二百餘騎直度滻水。吐蕃懼,百姓又紿之曰:“郭令公自商州將大軍不知其數至矣!”虜以為然,稍稍引軍去。全緒又使射生將王甫入城陰結少年數百,夜擊鼓大呼於硃雀街,吐蕃惶駭,庚寅,悉眾遁去。高暉聞之,帥麾下三百餘騎東走,至潼關,守將李日越擒而殺之。
永泰元年(公元765年),九月,吐蕃至邠州,白孝德嬰城自守。甲辰,上命宰相及諸司長官於西明寺行香設素饌,奏樂。是日,吐蕃十萬眾至奉天,京城震恐。朔方兵馬使渾瑊、討擊使白元光先戍奉天,虜始列營,瑊帥驍騎二百直衝之,身先士卒,虜眾披靡。瑊挾虜將一人躍馬而還,從騎無中鋒鏑者。城上士卒望之,勇氣始振。乙巳,吐蕃進攻之,虜死傷甚眾,數日,斂眾還營;瑊夜引兵襲之,殺千餘人,前後與虜戰二百餘合,斬首五千級。丙午,罷百高座講;召郭子儀於河中,使屯涇陽。己酉,命李忠臣屯東渭橋,李光進屯雲陽,馬璘、郝庭玉屯便橋,李抱玉屯鳳翔,內侍駱奉仙、將軍李日越屯盩厔,同華節度使周智光屯同州,鄜坊節度使杜冕屯坊州,上自將六軍屯苑中。 [3] 

李日越人物評價

李光弼:賊將高暉、李日越,萬人敵也,賊必使劫我。爾留此,賊至勿與戰,若降,與偕來。《新唐書》 [5] 
李光弼:賊將高庭暉、李日越、喻文景,皆萬人敵也。思明必使一人來劫我。我且去之,汝待於此。若賊至,勿與之戰。降,則與之俱來。《資治通鑑》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