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日星

鎖定
 李日星 [1]  ,瀟湘籍學者,男,湖南嘉禾人,1947年生,文學碩士,五邑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散曲研究會理事、中國國學研究會研究員;中國武術協會會員、中國武術六段、五邑大學傳統太極拳協會會長。
中文名
李日星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南嘉禾

目錄

李日星人物簡介

1969年2月應徵入伍,為川藏部隊戰士。1973年5月退伍。同年9月,進入湖南師範學院(現湖南師大)中文系學習,1976年7月畢業分配到湘潭大學文學系新聞專業任教。1978至1979年於武漢大學中文系進修結業;1985至1988年在湘潭大學中文系攻讀古代文學碩士學位研究生,獲文學碩士學位;2000至2001年北京師範大學高級訪問學者。
先後執教於湘潭大學中文系、長沙鐵道學院外語系、五邑大學中文系。主持廣東省社科“十五”規劃“建設文化大省與粵劇改革和粵劇文化建設研究”、江門市社科“十五”規劃“粵劇文化史研究”和五邑大學“中國古代文學史”精品課程等項目的研究。
著有《中國戲曲文化史論》、《中國優伶文化史述》、《中國曆代藝術大師》、《蓬江民俗文化述略》、《江門五邑風俗敍錄》(專著);《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中國韻文大辭典》、《中國古代愛情詩歌鑑賞辭典》、《中國近代詩歌鑑賞辭典》、《中國楹聯鑑賞辭典》、《增訂註釋全唐詩》(合著)等,在《文獻》、《文史知識》、《求索》、《學術研究》、《中國文學研究》、《中國韻文學刊》、《中華武術》等刊物發表學術研究論文50多篇。

李日星著述

李日星專著

① 《中國曆代藝術大師》,中國人事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
② 《中國戲曲文化史論》,嶽麓書社2003年5月出版
③ 《中國優伶文化史述》,珠海出版社2003年10月出版。
④ 《蓬江民俗文化述略》,廣東美術出版社2012年3月出版
⑤ 《江門五邑風俗敍錄》,中國書籍出版社2012年8月出版

李日星合著

① 《歷代名篇賞析集成》,中國文聯出版社1988年12月出版;
②《中國古代愛情詩歌鑑賞辭典》,黃山出版社1990年11月出版;
③《中國楹聯鑑賞辭典》,湖南文藝出版社1991年2月出版、
④《中國近代詩歌鑑賞辭典》,安徽教育出版社1997年10月出版;
⑤ 《增訂註釋全唐詩》,文化藝術出版社2001年5月出版;

李日星論文

[1]《散曲“高祖還鄉”的諷刺藝術》,《美育》雜誌1982年第1期;
[2]《陽柔之音與陰剛之美》,《美育》雜誌1984年第2期;、
[3]《明代前期戲曲的消沉及其原因》,中山大學《古代戲曲論叢》1985年第2輯;
[4]《從李漁非奇不傳的戲劇觀看〈望江亭〉的審美特徵》,《湘潭大學學報》1985 年第4期;
[5]《湯顯祖與〈牡丹亭〉》,《知識分子與中國歷史的發展》,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7月出版;
[6]《〈伍倫記〉〈香囊記〉與明清文人傳奇》,《語言文學論集》,湘潭大學1985年12月出版;
[7]《論道教與戲曲》,《中國古典文學論集》,湘潭大學1986年9月出版;
[8]《金元戲曲與道教》,《文史知識》1987年第12期;
[9]《元人散曲的“道情”與“唱理”》,《湘潭大學學報》1988年第4期;
[10]《竟陵派主“真”求“厚”的詩論淺議》,《古典文學專輯》,湘潭大學1988年4月出版。
[11]《愁心苦志的悲劇詩人李羣玉》,《中國韻文學刊》1990年12月(總第5期);
[12]《古詩今譯,韻悠味長——讀<新編唐詩三百首>》,《中國韻文學刊》1992 年5月(總第6期);
[13]《承平之歌,黍離之詩》,《文史知識》1993年第4期;
[14]《論諸葛亮人身價值的實現及其人格》,《<三國演義>與荊洲》,中洲古籍出版社1993年9月出版;
[15]《晚唐宮廷名伶李可及》,《文史知識》1994年第8期;
[16]《散曲諧趣論》,《中國韻文學刊》1997年第2期;
[17]《人文學科課堂講授法改革嘗試》,《五邑大學學報》1998年第1期;
[18]《重塑大學人文精神的認識與思考》,五邑大學《高教研究》1998年第2期;
[19]《論古代小説研究的分歧》,《學術研究》1998年第6期;
[20]《中國古代小説概念範圍及其研究分歧》,《中國文學研究》1998年第3期;
[21]《論元代文人的異端性格及其文化意藴》,《湘潭大學學報》1999年第5期;
[22]《陳白沙研究新成果》,《中國韻文學刊》1999年第2期;
[23]《人文學科的歷史使命與大學人文教育的模式》,《二十一世紀中國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文集》上卷,長征出版社出版,1999年11月;
[24]《李漁戲劇結構論的美學真諦》,《求索》2000年第2期;
[25]《李漁對戲劇結構的系統診斷》,《湘潭大學學報》2000年第4期;
[26]《人文學科的教育使命與教育模式》,《五邑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27]《陳白沙“道學詩”的文化品質》,《陳白沙研究論文集》,湖南大學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28]《中國分體文學史》,中華書局《書品》, 2002年第2期
[29]《元雜劇代言體敍事結構的形成》,《佛山科技學院學報》2003年第2期;
[30]《元雜劇“折”的本義與起始》,《文獻》2003年第2期
[31]《元雜劇“折”的結構功能及其藝術淵源》《中國文學研究》2003年第2期
[32] 《<中國戲曲文化史論>書後絮語》,《中國學術研究》2003年第4期;
[33] 《“南國紅豆”譜新篇》,《江門日報》“蓬江文學”版2004年2月15日
[34]《發揮學科優勢,提高選修課教學質量》,《中國學術研究》2004年第1 期
[35] 《新編粵劇<再打金枝>對粵劇改革的啓示》,《廣東藝術》2004年第3期
[36] 《粵曲文化危機、現狀與建設思路》,《中國學術研究》2004年第4期
[37] 《粵曲歷史及其文化品格》,《五邑大學學報》2004年第4期
[38] 《從<再打金枝>看粵劇改革》,《中國文化報》2004年12月6日第四版
[39]《粵劇改革的現代選擇與粵劇化發展》,《南國紅豆》2005年第3期
[40] 《傳統曲藝面臨的挑戰與機遇》,《廣東藝術》2006年第2期
[41]《散曲俗趣論》,《中國韻文學刊》2006年第4期
[42]《論雷州石狗的文化價值》,《五邑大學學報》2007年第2期。
[43]《粵劇概念與粵劇史關係辨析》,《學術研究》2007年第9期
[44] 《繼承傳統風格,凸顯劇種本色》,《廣東藝術》2007年第6期
[45]《珠三角文化語境下的<粵劇電影史>》,《南國紅豆》2008年第2期
[46] 《五邑僑鄉的婚俗演變》,《五邑大學學報》2008年第1期
[47]《粵劇的劇種要素,識別標誌與粵劇史的甄別斷制》《南國紅豆》2008年第5期
[48]《瓊花會館的建立不足以成為粵劇形成的標誌》,《南國紅豆》2011年第1期
[49]《用粵語演唱是粵劇形成的主要標誌》,《南國紅豆》,2011年第2期
[50]《三圓律太極推手探秘》,《中華武術》,2011年第3期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