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成

(《三國志》的人物)

鎖定
李成,《三國志》中的人物,軍中小吏,苦於咳嗽,早晚不能入睡,經常吐帶膿的血,因此詢問華佗。華佗説:“您的病是腸道癰疽濃腫,咳嗽所吐出來的,並非從肺裏來。
中文名
李成
登場作品
《三國志》
給您藥末兩錢,應當吐出二升餘濃血,終了,能自己保養,一月可以小起,好好自己把握珍愛,一年便能健康。十八年當有一次小的發作,服用這個藥末,也將再痊癒;若無如果不得此藥,仍舊要死。”再給兩錢藥末。李成得到藥,走了五六年,親戚中有跟李成之病相似的人,對李成説:“您如今強健,我卻要死了,怎麼你卻隱藏藥物,以等待我不幸?先拿來借給我,我痊癒,為您向華佗再索要。”李成給了他。由於(這個)緣故到了譙地,正好趕上華佗驗明收下,不願意再向華佗求藥。十八年後,李成病終於復發,無藥可服,以至於死去。 [1] 
參考資料
  • 1.    初,軍吏李成苦咳嗽,晝夜不寤,時吐膿血,以問佗。佗言:"君病腸臃,咳之所吐,非從肺來也。與君散兩錢,當吐二升餘膿血訖,快自養,一月可小起,好自將愛,一年便健。十八歲當一小發,服此散,亦行復差。若不得此藥,故當死。"復與兩錢散。成得藥,去五六歲,親中人有病如成者。謂成曰:"卿今強健,我欲死,何忍無急去藥,以待不樣?先持貸我,我差,為卿從華佗更索。"成與之。已故到譙,適值佗見收,匆匆不忍從求。後十八歲,成病竟發,無藥可服,以至於死。——《三國志·方技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