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志

(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

鎖定
李志,,漢族, 1985年2月出生,江西廬山人,2013年9月參加工作,2009年7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地理學(土地規劃與利用)博士研究生學歷,理學博士學位 [1]  ,副教授。 [2-3] 
現任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 [7-8] 
中文名
李志
性    別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江西廬山
出生日期
1985年2月
畢業院校
南京大學地理學(土地利用與規劃)專業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學    位
博士研究生/理學博士學位
職    稱
副教授,城鄉規劃師

李志人物履歷

2006.07-2007.09 江西經濟管理幹部學院代課教師
2007.09-2013.09 南京大學地理與海洋科學學院地理學(土地利用與規劃)專業學習,碩博連讀,理學博士畢業
2013.09-2016.12 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城鄉規劃系講師
2016.12-2018.10 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城鄉規劃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
2018.10-2020.07 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城鄉規劃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國家註冊城鄉規劃師
2020.07-2020.09 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一年)提名人選 [1] 
2020年09月,任江西省南昌市南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一年) [4] 
曾任南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黨組成員。 [3]  現任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黨委副書記、執行院長。 [7-8] 

李志工作分工

協助負責城鄉規劃方面工作、負責物資、供銷方面工作。協助分管縣自然資源局(城鄉規劃方面)、分管縣供銷社、縣物資集團公司。 [3] 

李志社會任職

江西省高層次人才服務團擬入選人員 [5] 

李志職務任免

南昌縣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七次會議,於2020年9月1日決定任命:李志為南昌縣人民政府副縣長(掛職一年)。 [4] 

李志研究成果

李志期刊論文

[1]李志,楊駿等.基於樣地基準化不透水率的格局變化監測技術[J].遙感信息,2016,31(5):85-89.(CSCD核心期刊,師大B類)
[2]李志,劉雅靜等.1995年以來中國中部城市不透水面增長變化監測及其增長模式研究 — —以南昌市為例[J].地理科學,2015,35(11):1444-1451.(CSCD核心期刊,師大A類)
[3]李志,周生路等. 南京地鐵對城市公共交通網絡通達性的影響及地價增值響應[J].地理學報,2014,69(2) :255-267. (CSCD核心期刊,師大A類)
[4]李志,周生路等. 村改居土地整治空間決策及其支持系統開發與應用[J].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13,29(6) :35-39. (CSCD核心期刊,師大B類)
[5]李志,周生路等.基於GWR模型的南京市住宅地價影響因素及其邊際價格作用研究[J].中國土地科學,2009(10):20-25.(CSSCI收錄,師大B類)
[6]李志,周生路等.基於系統動力學城市邊緣區土地利用變化模擬與預測——以南京市江寧區為例[J].土壤,2010,42(2):314-318.(CSCD核心期刊,師大B類) [2] 

李志成果獲獎

[1]江西省新型城鎮化發展質量評價報告(2014、2015年)
[2]2015年江西省教學成果三等獎(第十四屆全國大學生挑戰杯省哲科組一等獎) [2] 

李志科研課題

[1]主持2015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地鐵對城市通達性的影響及其空間溢出效應--基於南京、杭州、南昌的對比研究(項目編號41501167),直接經費20萬元。
[2]主持2014年度江西省社會科學規劃項目: 新型城鎮化背景下中部地區“城市病”的防範與治理研究(14YJ40),直接經費0.5萬元。
[3]參與2015年度江西省建設廳科技合作項目:江西省新型城鎮化質量評價體系,經費3萬元。 [2] 

李志橫向項目

[1]2015.6-2016.1 《于都縣村莊布點規劃》
[2]2016.7-至 《贛州市城市總體規劃》兩專題
[3]2017.1-至 《共青城市**村新農村建設規劃》 [2] 

李志教學課程

[1]《城市規劃GIS應用最新進展》 碩士
[2]《城市經濟學》 本科《工程測量》 本科 [2] 

李志人物事件

江西師範大學6位高層次人才將分赴各地服務鍛鍊
從今起,省委組織部面向省內縣(市、區)和開發區(園區、景區)選派高層次人才服務團。經過認真選拔,江西師範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吳巍、李志,化學化工學院張振明、曾承輝、傅楊,生命科學學院張帆濤等6位青年高層次人才成功入選服務團,並將分赴南昌、贛州、宜春、吉安等地區的縣(市、區)和開發區(園區、景區)開展為期一年的掛職服務鍛鍊。 [6]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