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娥瑛

鎖定
李娥瑛(1926.年11月—2018年9月5日),女,漢族,蘇州木瀆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1]  刺繡藝術家,擅長傳統刺繡針法研究。從小喜愛刺繡,十歲隨母學繡。她按照蘇繡針法特點,進行了系統地整理分成八大類四十二種。主持了蘇繡針法彙編工作,著有《蘇繡技法》 [6] 
中文名
李娥瑛
外文名
li eying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籍    貫
蘇州木瀆
出生日期
1926年11月
逝世日期
2018年9月5日
職    業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5] 
主要成就
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5] 
代表作品
《雙鯉魚圖》《普賢菩薩》《和平鴿》《翠鳥》《松齡鶴壽》,雙面三異繡《松鼠葡萄》等 [5] 
性    別

李娥瑛人物簡介

李娥瑛大師 李娥瑛大師 [6]
李娥瑛(1926年10月—2018年9月), 女,漢族,江蘇省蘇州市木瀆鎮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蘇繡代表性傳承人。
7歲隨母學藝,1954年參加蘇州市文聯剌繡小組後,受教於刺繡大師金靜芬。1955年開始從事雙面繡研究。技藝全面,熟練掌握各種傳統針法,且富於開拓創新精神,是研究型技藝人才。1965年打破了以往用絲綢作底料的慣例,首創用透明尼龍綃作底料繡制雙面繡。首創用泥金底,繡《梅花幽禽》。主編了《蘇繡技法》《蘇繡針法彙編》等書。在培養蘇繡人才方面卓有成效,多次在蘇繡培訓班上教授學員,直至晚年仍堅持帶徒弟授藝。代表作品有雙面繡《普賢菩薩》《和平鴿》《翠鳥》《松齡鶴壽》,雙面三異繡《松鼠葡萄》等。 [5]  其中《和平鴿》圖案最早被繡為雙面繡手帕,作為國家禮品贈送給外國友人。 [1] 

李娥瑛人物生平

1954年3月參加蘇州市文聯刺繡小組。
《五彩牡丹》 《五彩牡丹》 [8]
1955年合作繡制第一幅雙面《五彩牡丹》屏,該藝術品使用創新的散套針技法繡制的雙面繡的首創。 [8] 
1956年,首創雙面繡套針法,繡成第一幅單面《雙鯉魚圖》(由故宮博物院收藏)。
1958年,被評為全國婦女建設社會主義積極分子,參加全國婦女代表大會列為主席團成員。
1959年,指導繡成大型第一幅雙面繡《十鶴圖》、《春江水暖》、《玉蘭鯉魚》作品,均陳列於北京人民大會堂江蘇廳。
李娥瑛 李娥瑛 [2]
1961年,被評為江蘇省勞動模範。開始主編蘇繡針法彙編,把蘇繡針法系統地歸結為9大類42種,結合繡品繡法運用,彙集成《蘇繡針法過程圖》、《草蟲彙編》、《果瓜彙編》、《花卉彙編》、《平金繡法範本》、《蝴蝶彙編》實用品繡法等。
1965年,首創尼龍綃作繡地、繡成雙面繡《蘑菇雲》,並研究成功綃地的裝裱方法,此後綃底推廣到全國、提高了雙面繡藝術效果。主編的《蘇繡技法》一書,由輕工業出版社出版。採用分繃合繡方法繡制《開國大典》,解決了刺繡大型作品不能合繃的難題。
1972年,在尼龍綃底上繡成雙面繡《小蒼蘭》,首次採用絲線與電化鋁線合在一起繡制《大孔雀牡丹、玉蘭》繡屏,獲得羽毛閃光效果。
1978年,在江蘇省工藝系統“工業學大慶”會議上被任命為蘇州刺繡研究工作所副總工程師。
1979年,當選為1979年全國工藝美術創作設計藝人代表大會代表。被授予“工藝美術家”稱號。隨中央工藝美術展覽團赴日本考察。
1982年,隨江蘇省工藝美術展覽團赴澳大利亞考察。
1983年,當選為中國婦女第五次代表大會代表,併為主席團成員。
1988年,出席全國工藝美術藝人創作設計代表大會,被授予“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光榮稱號。
1997年,李娥瑛將匯聚了自己和學生10多年心血的124幅蘇繡精品捐獻給蘇州市人民政府,這些作品全部珍藏於蘇州博物館
2007年6月,蘇州刺繡研究所的李娥英被國家確定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 [7] 
2014年,李娥瑛將反映自己一生創作歷程和藝術成就的109件檔案資料,包括刺繡作品46件、各類證書和獎牌17件、書籍9件、照片32件等,無償捐獻給蘇州市檔案館,成為蘇州第一位向國家綜合檔案館捐贈檔案的中國工藝美術大師
2018年9月5日,蘇繡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娥瑛在蘇州去世,享年92歲。 [2-4] 
擅長雙面繡等技藝和戳紗繡等針法。 [3] 

李娥瑛個人成就

1977年,研究成功用一隻色線,以三種角度的絲理能產生不同的明暗反光得戳紗繡法,出席江蘇省科技大會並獲革新優秀獎狀。
1980年,設計指導繡制《雙湘圖》,獲1981年江蘇省工藝美術百花獎,並獲1982年全國工藝美術百花將金盃獎。
1984年,《戳紗針法研究》獲江蘇省輕工業科技成果三等獎,被編入《中國藝術新辭典》現代第四分冊。 [4]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