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國紅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鎖定
李國紅,1972年出生於湖北大冶 [5]  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中組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入選者,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入選者,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中科院“百人計劃”獲得者,現任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曾任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2010年3月至2022年11月)。 [3] 
李國紅主要從事染色質結構和表觀遺傳調控研究,重點研究發育與疾病發生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動態變化及其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機理,闡明染色質高級結構動態調控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的生物學功能和分子機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30nm染色質纖維的結構與功能研究、染色質結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理研究、染色質結構失調與人類疾病、着絲粒染色質與人工染色體構建等。 [3] 
中文名
李國紅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地
湖北大冶 [5] 
出生日期
1972年 [5] 
畢業院校
武漢大學 [3] 
北京大學醫學部
德國海德堡大學
主要成就
中組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入選者 [3] 
2015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
2015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7年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2020年獲科技部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展開
主要成就
中組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入選者 [3] 
2015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
2015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7年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2020年獲科技部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 收起
職    務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 [3] 
職    稱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

李國紅人物經歷

1991-1995  武漢大學病毒系,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5-1998  北京醫科大學生物物理系,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8-2003  德國馬普細胞生物學研究所/海德堡大學生物系,獲博士學位
2003-2009  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院 (HHMI),博士後。
2010-2022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百人計劃”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22年12月- 武漢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院長 [3] 

李國紅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染色質結構和表觀遺傳調控研究,重點研究發育與疾病發生過程中染色質高級結構動態變化及其表觀遺傳調控的分子機理,闡明染色質高級結構動態調控在細胞命運決定中的生物學功能和分子機理。研究工作主要包括:30nm染色質纖維的結構與功能研究;染色質結構和細胞命運決定的分子機理研究;染色質結構失調與人類疾病;着絲粒染色質與人工染色體構建等。 [3] 

李國紅主要成就

李國紅主持項目

1、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30-nm染色質纖維結構失調與人類疾病的病理學機制”(2023-2027),項目負責人
2、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染色質可塑性的調控機制及其生物學功能”(2020-2025),項目負責人
3、北京市科技重大專項生命科學前沿培育項目“高精度30-nm染色質結構解析及其病理學意義”(2020-2024),項目負責人
4、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染色質可塑性動態調控的蛋白質機器及其作用機理”(2017-2022),首席科學家
5、美國霍華德·休斯醫學研究所(HHMI)國際研究學者項目(2017-2022),項目負責人
6、中國科學院前沿項目“30-nm染色質纖維結構及其表觀遺傳調控機制”(2017-2022),項目負責人
7、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羣體科學基金項目“染色質結構及其調控”(2016-2021),項目骨幹
8、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着絲粒染色質建立和維持的表觀遺傳調控”(2017-2021),項目負責人
9、中國科學院先導B項目“人工染色體穩定遺傳方法”(2017-2021),項目負責人
10、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基金“染色質結構與真核基因轉錄調控”(2016-2020),項目負責人 [3] 

李國紅代表性論文

1. Hu H., Liu Y., Wang M.Z., Fang J.N., Huang H.D., Yang N., Li Y.B., Wang J.Y., Yao X.B., Shi Y.Y., Li G.H. and Xu R.M.. (2011) Structure of a CENP-A-Histone H4 Heterodimer in Complex with Chaperone HJURP. Genes Develop
2. Li G.H. and Reinberg D. (2011) Chromatin higher-order structures and gene regulation. Curr Opin Genet Dev
3. Li G.H., Margueron R., Hu G., Stokes D., Wang Y.H., Reinberg D.. (2010) Highly Compacted Chromatin Formed in vitro Reflect the Dynamics of Transcription Activation in vivo. Mol. Cell
4. Margueron R., Li G.H., Sarma K., Blais A., Zivadil J., Dynlacht B., Reinberg D.. (2008) Ezh1 and Ezh2 maintain repressive chromatin through different mechanisms. Mol Cell.
5. Trojer P.*, Li G.H.*, Sims R.J. III *, Vaquero A., Kalakonda N., Boccuni P., Lee D.H., Erdjument-Bromage H., Tempst P., Nimer S.D., Wang Y.H., Reinberg D. (2007) L3MBTL1, a histone-methylation-dependent chromatin lock. Cell. [1] 

李國紅所獲榮譽

2015年度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
2014年度中科院百人計劃終期評估優秀
2015年入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計劃”
2017年入選HHMI國際研究學者
2017年獲得“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2017年入選中組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萬人計劃”
2018年獲北京市科學技術獎二等獎
2020年獲科技部中國科學十大進展
2020年入選國家“十三五”科技創新成果展 [3] 
2023年10月,第二期新基石研究員 [4] 

李國紅社會任職

J Biol Chem、 BBA-gene regulatory mechanism、JGG、 Genome Biol、Nucleus、《中國科學·生命科學》等雜誌編委
中國生物物理學會理事
中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遺傳學會常務理事
中國遺傳學會表觀遺傳分會主任 [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