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李光華

(原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總指揮)

鎖定
李光華,1896年生,梁平縣太平鄉人。1925年投筆從戎。1927年蔣介石背叛革命,共產黨正處於困難時期,他帶了一些武器回鄉鬧革命。1928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0年7月組建四川紅軍第三路游擊隊,他任總指揮。同年8月,率部與敵作戰中身負重傷被俘。9月21日被害於豐都,時年34 歲。 [1] 
中文名
李光華
出生日期
1896年
逝世日期
1930年9月21日
出生地
四川省梁山縣太平鄉
政治面貌
中共黨員

目錄

李光華人物生平

李光華,1896年出生於四川省梁山縣(今梁平縣)太平鄉。父親以種田兼做小生意來維持全家生活。李光華10歲開始唸書,並以優異成績考入梁山職業學校。畢業後,因家庭經濟困難,他無法繼續升學,以做小生意,種田和教書謀生。他從小就目睹了反動統治階級欺壓剝削人民的殘暴罪行,同情受苦人民,憎恨舊社會。29歲那年,他懷着追求光明的革命激情,辭去報酬優厚的蠶桑學校校長職務,到川軍當兵,先後擔任過排長、連長和團長。
1927年4月,風雲突變。國民黨反動派向革命者揮舞屠刀。重慶、武漢、上海、廣州等地的共產黨人、革命羣眾慘遭殺戮,革命處於低潮,共產黨處於最困難時期。
革命者的鮮血,擦亮了李光華的眼睛。他受弟弟李次華和好友李維兩名共產黨員的影響,決定脱離川軍。李光華激憤地對他倆説:“四川的軍閥,無論是劉湘、楊森,還是劉存厚,都和蔣介石穿連襠褲,我算是看透了。當初我投筆從戎,原想為革命出力,誰知事與願違。我必須掙脱枷鎖,重走一條路,這條路哪怕再苦再難,我也要探求。”他冒着危險,帶了一些武器回到家鄉。不久,他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中共梁山縣委直接領導下從事革命活動。
1928年,土地革命的浪潮洶湧澎湃,盪滌着舊社會的污泥濁水,衝擊着地主、軍閥的封建統治。四川軍閥楊森如坐針氈,惶惶不可終目,於是,下令轄區各縣以鄉為單位組織民團,縣成立團務委員會。藉此機會,李光華按黨組織的指示,以當過兵、打過仗為由,擔任了太平鄉民團團總的職務。他巧妙地利用這個合法身份,發動羣眾,組織農民武裝。
為解決武器缺乏的問題,他按田地多少向全鄉的富紳派款買裝備,同時收繳社會上散存的武器。有一次,當地土匪頭子熊幹青,帶着幾十名土匪路經土坂埡,李光華帶民團伏擊,繳獲他們全部槍支。但這些槍壞的較多,李光華招聘30多名修理工匠,辦起一個兵工廠,修造槍支。不到半年,太平鄉民團就發展到400多人,300多支槍。
李光華對這支隊伍進行了嚴格的政治教育和軍事訓練。梁山縣委還派來謝龍甲任軍事教官,組織軍事訓練和戰鬥演習,提高了隊員的軍事技術。
在組織農民武裝的同時,李光華殺富濟貧,解救窮人。當地一直流傳着他殺豬(朱)送糧救貧民的故事。
當地大豪紳朱澤山,人稱“地頭蛇”,剝削農民手段殘忍,生活極端奢淫。姓常的一户貧苦農民,有一女相貌豔麗。朱澤山強逼該女做了他的小老婆,百般蹂躪虐待。後來朱澤山竟唆使大老婆和兒子,用鐵釺將常女活活捅死。常家向李光華哭訴。李光華隨即帶人到朱家,嚴懲了朱澤山。以後,這個鄉的大小豪紳再也不敢任意欺侮貧民了。
他還以籌集民團用糧的名義,向富紳徵收“用升捐”(每擔租谷收三升)。富紳們不敢違抗,忍痛照辦。一兩年間太平鄉就籌集了1000多擔穀子。他把這些穀子發給揭不開鍋的貧苦農民,解除了他們在青黃不接時遭受高利盤剝的痛苦。
1930年7月29日拂曉,太平鄉處處寂靜無聲,東方天際朦朧地透出亮光。
突然,太平鄉的各個山頭上,20多支軍號發出緊急集合的號聲,打破了山鄉的寧靜。
山鄉沸騰了。不到一小時,方圓10多里的400多名民團壯丁,全部集合起來,李光華在隊前做了簡短有力的動員,便率領隊伍向東南方向進發。
在梁山與忠縣交界的大梁子,李光華率領的太平鄉民團,與共產黨員王一貫、李維率領的龍沙鄉民團300多人,共產黨員石懷寶、蔡奎率領的虎南地區游擊隊600多人,勝利會師了。
三支農民武裝的1300多人,為什麼會這麼巧地會合在一起呢?原來在頭天晚上,三支隊伍的負責人在李光華家開了一個緊急會議,四川省委秘書長牛大鳴、川東黨組織領導人王維舟也參加了會議。會上傳達了省委關於“立即組織農民武裝力量,配合全國總暴動”的指示,討論了縣委關於“虎南、太平、龍沙三支農民武裝立即會合在一起,舉行武裝起義,組建游擊隊”的部署。李光華提出:龍沙、太平的農民武裝是在辦民團的名義下組織起來的,沒有經過戰鬥的鍛鍊,也從未遠離過家鄉。如果立即公開宣佈武裝起義,要去行軍打仗,他們缺乏思想準備。他建議採用緊急集合的方式,以打土匪的名義,把隊伍拉到路上,再進行動員,宣佈武裝起義。大家一致同意他的意見。
三支農民武裝,行軍一天,到達忠縣黃欽壩。李光華集合隊伍,莊嚴宣佈:“從7月29日起,我們這支隊伍,正式組成游擊隊,叫做‘四川工農紅軍第三路游擊隊’。我們將舉起革命大旗,與軍閥、土豪真刀真槍地幹一場,打出我們自己的天下!”
接着,他宣佈了游擊隊的領導人:李光華任總指揮,王維舟任副總指揮,覃文任政治部主任。
就在李光華宣佈武裝起義後,他接到家鄉族長李應軒阻止他舉行武裝起義的信。李光華看後,立即口授李次華,給族長回信,義正辭嚴地説:
“晚輩等倡舉義旗,實乃逼上梁山。觀我中華,列強虎視眈眈於外,軍閥混戰洶洶於內,百業凋敝,民不聊生,吾等以救國救民為己任,敢不奮身苦戰為前驅乎?今大事已起,猶如弓開弦響,無有回頭之箭,大江東去何來倒流之水......”
為了對部隊進行思想教育,他將族長的來信及自己的回信,在游擊隊員中公佈,並進一步宣傳了武裝起義的重要意義,激勵了部隊鬥志,穩定了軍心。
游擊隊在紅旗引導下,高喊“打倒軍閥”、“打倒帝國主義”“打倒土豪劣紳”的口號,浩浩蕩蕩地向西南方進軍。
游擊隊在忠縣花橋寺休整了三天,向羣眾廣泛進行革命宣傳,鎮壓了欺壓百姓、作惡多端的土豪劣紳。游擊隊總部在這裏召開了一次重要會議,討論了東征和打不打忠縣城的問題。
省委秘書長牛大鳴提出,游擊隊應攻打忠縣城。他説:“縣城的軍閥兵力只有幾百人,游擊隊有1000多人,拿下縣城沒得問題。”
王維舟、李光華極力反對這個意見,説:我們的力量看起來雖佔優勢,但部隊初建起來,戰鬥力還不強。況且離縣城不遠的高家鎮還駐有敵軍一個團。如果城內敵軍頑抗,我們不能速勝,高家鎮敵人乘船東下,只要一兩個小時就到達縣城,這樣一來,我們會十分被動。
牛大鳴又提出要東征,他説:“這是奉中央之命,紅軍游擊隊即速東征,執行會師武漢,飲馬長江的計劃。”
李光華等領導人聽説要讓這支隊伍離開家鄉,勞師遠涉,會師武漢,覺得這不切實際,便建議再向省委請示一下。但牛大鳴一再堅持:“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省委的命令,全體出征。”
下級服從上級,局部服從全局,這是黨的紀律。在這一點上,李光華從未含糊過。自己的意見被否定,必須執行上級的決議。他向游擊隊下達了“東征”的命令,並在行動上嚴密組織,使游擊隊儘可能少受損失。會後,王維舟赴川北開展武裝鬥爭。
8月3日,當游擊隊抵近忠縣黃泥埡時,遭到900名反動民團的阻擊。李光華立即命令二大隊一中隊正面迎敵,同時,挑選20多名精壯隊員從側翼出擊,十幾個號兵利用地形儘量接近敵人。一聲令下,衝鋒號四起,槍聲、衝殺聲響成一片,真好似千軍萬馬。反動民團從未見過這種陣勢,一個個心驚膽顫,丟槍棄彈,狼狽逃竄。游擊隊乘勝晝夜兼程,於8月5日傍晚趕到長江邊的石寶寨。
在游擊隊從花橋寺出發前,李光華就派人同忠縣縣委取得了聯繫,組織了五六十條船,等候游擊隊過江。8月6日這天,1000多名游擊隊員,只用半天時間,就順利渡過長江天險,到達石柱縣的西界沱。在這裏,共產黨員秦伯卿率領平民革命軍接應並加入了游擊隊,秦伯卿被增補為副總指揮。
游擊隊沒有在西界沱停留,翻越方斗山,登上月兒山,駐紮在西樂坪。這裏是山上的平台,有兩三千畝,地勢十分險要。李光華和秦伯卿商議決定,部隊在此整訓四五天,然後到湘鄂西,與賀龍的部隊會合,一同東征。
四川第三路紅軍游擊隊的建立,使反動軍閥驚恐萬狀。他們糾集力量,向游擊隊瘋狂撲來。在游擊隊向東挺進時,軍閥陳蘭亭派張曉平帶一團人馬尾追。游擊隊在石寶寨搶渡長江,張部也在上游搶渡長江,繞道抄到游擊隊前面,到了西樂坪西南的石家壩。張曉平在這裏召集兩個區六個鄉的反動民團頭目開會,策劃“圍剿”游擊隊。
游擊隊總部從內線得到敵人“圍剿”的情報後,李光華立即開會研究對策。決定在敵人進攻的半路上進行阻擊,特別加強了敵人進攻時首當其衝的坪南山坪埡口的防衞。同時決定,戰鬥不論勝敗,都要聽從號令,從東南方向退到黎家壩,到八德會去。
8月15日凌晨,張曉平的部隊在反動民團的配合下,向山坪埡口發起了猛烈進攻。由於游擊隊事先作了準備,防守嚴密,火力集中,又居高臨下,敵人幾次衝鋒都被打退,死傷頗多。敵軍因反動民團熟悉地形,改變進攻路線,分兵繞過山村小徑,從西面插入西東坪腹心地的回龍寺。陰險狡詐的張曉平先派一部分兵力在回龍寺附近的山樑、廟宇等地設下埋伏,爾後集中兵力向游擊隊總部發起攻擊。扼守西側的游擊隊對突如其來的敵人未加防備,被迫撤出陣地。東側雲集寺秦伯卿所帶的游擊隊,又被敵人封鎖在一條狹長的地帶,無法向總指揮部增援,總指揮部陷入極端艱險的境地。
李光華決定突圍。他率隊衝出回龍寺後,一面組織抵抗,一面帶人到山樑上觀察敵情。剛爬上廟後的崖頂,就發現敵人早已埋伏在這裏。他急忙招呼身後面的同志:“有敵人,莫上來!”説着,與撲上來的敵人搏鬥,但因寡不敵眾,身受重傷,同弟弟李次華一起被俘。
軍閥陳蘭亭聽説捉到了游擊隊的總指揮李光華,得意忘形,馬上派專人押李光華到他的駐地豐都縣城,當面勸降。
“李先生,你若能改轍易幟,願保你為官。”
李光華正氣凜然:“你也不打聽打聽,我早就當過川軍的團長了!想升官發財,我就不鬧革命了。”
“你不想當官,難道你想找死!”陳蘭亭露出了猙獰的嘴臉。
“共產黨員死有何懼!寧可玉碎,不可瓦全!”
李光華在豐都縣城被關押了一個多月。敵人對他軟硬兼施,用盡了各種酷刑,但得到的只是痛斥和嘲笑。
陳蘭亭惱羞成怒,決定在9月21日槍殺李光華。
這一天,李光華被反綁着雙臂走向刑場。他邊走邊向街道兩旁的羣眾點頭示意,高呼:“打倒軍閥!”“中國共產黨萬歲!”
刑場設在長江邊。李光華面對浩蕩奔流的長江,按捺不住起伏的心潮,深情地一鞠躬,高聲朗誦着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革命者的凜然正氣,感動了刑場外的千百羣眾。人們噙着淚水,深情地望着這位英勇的共產主義戰士。
李光華轉過身來,面對鄉親父老,又深深一鞠躬,發表了激動人心的演説:
“同胞們,父老鄉親們!我叫李光華,是共產黨員,梁山太平場人,我們那裏的百姓像你們一樣,缺吃少穿,鬧起革命,拉起隊伍,為窮人打天下……
“我個人,即將告別父老鄉親。大丈夫為勞苦大眾而死,死有何怨?我雖然看不到革命紅旗插遍全中國那一天,但毫無疑問,革命勝利的那一天必定會到來!
“後死的窮苦兄弟們!勇敢地站起來,向舊世界衝鋒吧!”
這位剛強威武的共產黨員英勇就義時,年34歲。
不久,他的弟弟李次華,也被軍閥陳蘭亭殺害於豐都。
滔滔長江,奔流不息。烈士光華,永留人間! [2] 
參考資料
  • 1.    龍建平主編,梁平縣志編纂委員會編纂.梁平縣志:方誌出版社,1995.12:693-694
  •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編.中華著名烈士 第9卷: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12:206-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