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金順

(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

鎖定
朱金順 1936年8月生,河北樂亭人。現任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碩士、博士生導師。1959年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主要致力於中國現代文學的研究,兼及寫作理論研究。
中文名
朱金順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出生日期
1936年8月
畢業院校
北京師範大學
職    業
教師
主要成就
現代文學史專家,寫作學教研專家
出生地
河北樂亭
代表作品
《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名著辭典》
性    別
職    稱
教授

朱金順個人簡介

朱金順 朱金順
朱金順,男,漢族,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我國知名的現代文學史專家,寫作學教研專家。1936年8月1日生,出版了《寫作基礎知識》(合著)、《範文讀本》、《寫作通論》、《散文寫作常識》《範文講析》等。 1979至1997年為本科生講課,併為碩士、博士研究生導師。開課有:“五四散文研究”、“中國現代文學史”、“新文學史料學”、“現代文學專題”等。出版著作有:《五四散文十家》、《新文學資料引論》、《新文學考據舉隅》。編過《魯迅講演資料鈎沉》、《朱自清研究資料》。主編了《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國現代文學名著辭典》。

朱金順朱金順治學背景

寫作課各種教材的編撰,則是我寫作學研究的成果。50年代末,是講究服從分配的年代,個人興趣要絕對服從於工作需要。1960年初,我走上講台的時候,全國高校都沒有寫作課教材,我們這些年輕的助教們,是各自找理論、找方法的。當時我是參考葉聖陶的《作文論》、夏丏尊的《文章作法》和他們的《文心》的,講過些什麼,如今早已忘記了。大約到了1964年,教研室的同志們,都認為該有份教材吧,我們曾鉛印過部分講義,記得“議論文寫作”是我寫的。1965年,寫作教研室曾編過一本教材,當時我是教研室秘書,是這本教材編寫的組織者之一,所以記得此事。書名為《寫作知識講義》,全書共九章,按主題、材料、結構、語言、修改、文風及記敍文、議論文等題撰寫。我執筆的是《修改文章》《批改作文》《議論文的寫作》三個題目。講義全部寫好,由學校印刷廠已排好清樣,等待付印。可惜因“*”開始而沒有印成,如今有一份改好的清樣留在我手中,扉頁上有“內部使用、注意保存”、“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寫作指導教研組編寫,一九六六年三月”等字樣。這本供本系、外系一年級使用的寫作教材,終於沒能印出。認真説,這是北師大中文系寫作教研室建教研室以來,集體撰寫的第一本教材,可惜沒有印出,在執筆者中,如今有兩位已經故去了。70年代初,隨着校內外教學活動的需要,教研室編印過一套寫作教學參考資料,按文體成冊,先後出過六七本。我負責編撰的《散文》《雜文》《修改文章》三本,均已內部印行。這套書在校內和北京一些學校、工廠、單位發行過,影響較大。此書的體例是:第一部分為寫作知識,編寫人撰稿,講述這種文章的寫法。第二部分是範文選,選“五四”以來這類文體的名篇。第三部分是參考資料,選名家談這類文章寫法的文字,以為參考。這套書雖為內部交流教材,但印得很考究,統一封面,均32開本,每本200至300頁。可惜全套書,沒有印完,因為有些計劃中的題目沒有編出,教研室的人員就有了變動。當年我以教研室秘書的身份,參與了這項工作,不僅自己編寫了幾個題目,還負責了其他題目的組織和編印事務。當時年輕,精力充沛,寫作教材的編印,成為潛心治學的中心;同時,還有時間弄自己有興趣的新文學版本。1974年至1975年,學校要求各系開門辦學,中文系到郊區辦師訓班,校內則開始招收工農兵學員。當時認為寫作課是有用的,而正好我們寫作教研室在北京也小有名氣。這樣,北京人民出版社便來約稿,請教研室撰寫“寫作輔導讀物”,這些工作我都參加了,這就是我當時的治學內容。但公開出版時不許個人署名,只能用一個“寫作輔導讀物編寫組”的名字出版,頭一本連這都不行,在中文系前邊還要加上北京某工廠的名字。當年的編教材出版,就是如此艱辛呢!翻翻當年出版物,有這樣兩本書:第一本是《寫作常識》,北京人民出版社1976年8月第1版;第二本是《常用文體的寫作》,北京出版社1978年8月第1版。兩書版權頁上均無印數,但我知道印數是不少的,如今卻都各只剩一本樣書了,想再多找一本也不能了。當時沒署名,也沒報酬,叫你寫,給你出版已經不錯了。想想這三十年的往事,我們這一代知識分子就是如此治學的。《寫作常識》一書,是寫作的總論部分。全書共八題,約14萬字,有《表現的方法及應用》《文章的改動與潤色》兩題是我執筆的。但書中沒有署名,也不留作者的痕跡,勞動成果全變成集體的了。《常用文體的寫作》一書,則是文體寫作部分。全書共九題,約有17萬字,其中《村史、家史、廠史》《政治評論》《雜文》三題是我撰寫的。出版雖則到了1978年,但依然不能署名發表,書還是用“寫作輔導讀物編寫組”的署名出版的。實則這兩本書的作者共有四人,已時過境遷,我就不提那三位合作者的名字了;這種合作並非自願結合,乃是領導上指定的。這兩本書是如此出版的,如今要翻翻,其幼稚和錯誤,是顯而易見的。但在寫作課教材方面,這卻是草創階段的成果,其中也留着我三十年前治寫作學的印痕。兩書的出版,特別是《寫作常識》一書,在同行中產生了很大影響。1977年,全國高校恢復招生,這可是中國教育史的一件大事。為此,隨後在武漢開了全國高校文科教材會議,會上確定了多種“高校文科教材”,較為成熟的專業,定出的教材還不止一種。寫作課各校都開設,但向來無教材,會上決定,教育部認定北師大中文系的《寫作常識》修改後為寫作課教材,而且是全國唯一的寫作課“文科教材”。也許這就是我多年研究寫作學,長期開設寫作課的一種酬勞吧,我們的治學、研究得到了肯定。《寫作常識》經過討論、修改後,改名為《寫作基礎知識》,由北京出版社1979年11月初版,封面上有“高等學校文科教材”字樣。全書仍由撰寫《寫作常識》的四人執筆,署名改為: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寫作基礎知識》編寫組。但畢竟有了一點進步,在《出版説明》中,説明了各題的執筆人。全書共十題,我撰了四題:《敍述和抒情》《描寫和對話》《議論和説明》《修改文章》。十多年來,我寫過多本內部和公開出版的寫作課教材,還是第一次在出版説明裏公開了作者名字,也許這就是我十八年研究寫作學的一種肯定了,儘管我的興趣在新文學研究,寫作學只是我治學的一部分。《寫作基礎知識》印數甚多,我保存了它的第1版,版權頁上標明印數為33萬冊,恐怕80年代初期的文科大學生,許多都用過這本寫作課教材吧!
1979年我調入現代文學教研室,1980年就為中文系一年級新生講授中國現代文學這門基礎課了,按説該與寫作課告別了,寫作學方面的研究也該停止了。但是沒有,命運是不隨人的意志決定的。好像是1980年,中央決定成立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語文類1982年向全國招生,用廣播的形式授課。教育部召集部分高校領導開會,確定開設九門課,北師大中文系分得兩門課,其中之一就是寫作課。任務領回,好像也沒法拒絕,這門課確定的教材是《寫作基礎知識》,講課人自然是劉錫慶先生和我,因為我們二人是該教材的主要執筆人。1981年至1982年,許多時間又花在了研究寫作課上了,雖然這時我的專業是現代文學,寫作課已經變為副業,那治學的功夫可沒少用。先是寫講稿和去中央廣播電台錄音,後是編教材和改講稿,再後是開播後為若干電大系統的雜誌寫輔導文章。語文類1982年招生,經濟類1983年招生,再後還有政治類招生,前前後後到1985年才算結束。這裏該感謝中央廣播電視大學,這門寫作課在不通知我的情況下,另請了主講教師,我也就不必再為它奔忙了,專心治我的新文學去了。
1981年至1982年的那套寫作課的講稿,先是錄音廣播,後來中央電大還內部印過。我和劉錫慶先生是此課的主講教師,我們的課時一樣,每人一半教學任務。在講稿基礎上,修改成了一套寫作課的“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全套共四冊,依次是:1.《範文讀本》,朱金順、劉錫慶編,吳伯簫作序,北京出版社1982年7月第1版。我們講寫作知識,要配合講解範文,特別是講各種文體的寫作時,更要講解一些名家名篇。《範文讀本》就是把我們預備講解和供學生閲讀的,選了一本,供他們學習寫作課之用。選文有“五四”以來的名篇,也有一些時文。它雖是選本,也費了不少時光,其中表現的自然是選家的傾向了。2.《寫作通論》,劉錫慶、朱金順著,黃藥眠作序,北京出版社1983年6月第1版。這是我們講授《寫作基礎知識》廣播稿的修訂稿,全書共十題,後五題為我撰寫,它們是:《敍述和抒情》《描寫和對話》《議論和説明》《修改文章》《文風》。因為前四題在《寫作基礎知識》中,也是我寫的,如今再講,再寫,也並非易事,不僅要改換例子,講法也要有新內容。這本書印數甚多,流傳甚廣。它第1版印時,為語文類第一屆學生已講過,是為第二屆學生和經濟類學生預備的教材,所以第1版就印了110萬冊。後來,不僅電大用為教材,普通高校也多用它為教材,我手邊有一冊2002年1月第22次印刷的本子,其實那時電大寫作課早不用它了,印數累積已將近276萬冊,這第22次所印,還有8000冊呢!雖然我早已讓出寫作教學的陣地,多年已不再研究寫作教學問題,但是,我説一句不知天高地厚的話,我們的《寫作通論》在八九十年代的寫作教學領域,是有歷史功績的。
3.《諸體述要》,朱金順、劉錫慶著,鍾敬文作序,北京出版社1987年7月第1版。這是我們為1982年電大語文類學生講授常用文體寫作講稿的修訂稿。全書十題,每人五題,我撰寫的題目是:《散文》《雜文》《論文》《思想評論》《日記.書信.讀書筆記》。第一屆電大寫作課,上學期講總論,使用教材是《寫作基礎知識》,下學期講十種常用文體,同時講解一些範文。那些文體寫作知識,從交稿到出版,都遲了,雖然書上有“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字樣,實則電大教學已不用此教材,第1版印數僅23000冊,後來也沒再版過。4.《範文講析》,劉錫慶、朱金順等著,郭預衡作序,北京出版社1990年6月第1版。《範文讀本》一書,收此類文選41篇,其中約三分之一我們在廣播課中講解過,有講稿內部印過。為了與《範文讀本》一書配套,我們收集起來。那三分之二課堂上沒有講過的範文,我們請了十幾位同行,進行了分析講解,這樣合為《範文講析》一書,作為寫作課“中央廣播電視大學教材”的第4種,交北京出版社出版。由於我們交稿遲了些,中央電大寫作課教師換了人,此書沒能及時出版。到1990年出版,第1版僅印760冊,社方出版只是紀念性質,已沒有發行意義了。這41篇講析文章中,只有9篇是我寫的。講解範文,是寫作課教師的基本功,幾十年來,講過不少,卻大多沒有集印呢!80年代初,為中央電大寫作課編教材、出版教材,又用了不少時間和精力。最後,畫上句號,算是結束了我這個領域的學術生涯。雖然從學生時代起,我就喜歡新文學,也用過不少力氣,但工作需要佔去了我二十年時間,我們那一代知識分子,總是以服從需要為天職,興趣是第二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