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義盛

鎖定
朱義盛,男,廣州哩語,意為鍍金(銀)的首飾
中文名
朱義盛
國    籍
中國
民    族
漢族
性    別

朱義盛來源

朱義盛輝煌一時

一百多年前,在廣州狀元坊,有間首飾鋪名叫“朱義盛”。店裏出品的鍍金首飾,雖然是鍍金,但是同真金一樣不會變色,幾乎可以亂真,而價錢又不貴,所以深得大眾歡迎。
珠江三角洲地區有句歇後語:“朱義盛——不變色”。這便是它受到人們歡迎的原因。它之所以不變色,依靠的是一種乾式鍍金法,把極薄的一層黃金,鍍在飾物銅胚的表面上,使之久久地保持金黃的色澤,熠熠生輝,與真金無異。為了和真金器加以區別,人們就管它為“朱義盛首飾”,或乾脆稱之為“朱義盛”。這麼一來,它就名正言順,誰還敢説它是贗品?然而,對於它的含金量,人們好比“雞吃放光蟲——心知肚明”,不過他們還是知假買假,趨之若鶩。“朱義盛”由此而引領了一時的風尚,風靡南粵大地。“朱義盛”的生意越做越火旺,在狀元坊,在這條小巷子裏,居然同時有六間分店,都掛着相同的招牌,都自稱是“金牌祖店”,爭得不可開交,甚至打上了公堂。
“朱義盛”首飾,工藝精湛,雖“仿”而逼真,可謂價廉物美。它更是迎合了當時的人們,尤其是中下層的婦女,在社交中支撐門面的需要。當一個社會處於貧富極度懸殊的狀態之下,就勢必會盛行“先敬羅衣後敬人”的風氣,於是“朱義盛”就應運而生了。可以想象,在當時的茶樓裏、戲院裏、以及其它的公共場合裏,定是金燦燦的一片,叫人眼花繚亂。金戒指、金項鍊、金耳墜、金胸飾……都在人們的身上爭奇鬥豔,盡領風騷!然而,其中有多少是真的?有多少是假的?聽説,只要把首飾往牆壁上輕輕一刷,朱義盛首飾馬上就會露出其銅器的本相。但是,説實話,誰有這份閒心去管它真與假?反正真金白銀,未必人人有,而朱義盛首飾,卻是你有我也有!誰都不傻,推己及人,只好心照不宣,於是乎,真亦假來假亦真,結果造就了一個“朱義盛”的世界。

朱義盛實質

縱使“朱義盛”以假亂真的功夫,達到了天衣無縫的地步,但是,“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仍然逃脱不了被曝光被甄別的時候。相信當時人們以金器作聘禮定親時,非得這般莊嚴聲明不可:“我的是九九足金,絕非朱義盛也!”
引申為假冒的、假的首飾。

朱義盛歷史演變

朱義盛過去的狀元坊

在廣州人民南路與天成路之間,有一條街叫“狀元坊”,“狀元坊”在宋朝時叫泰通裏,因住在這裏的張鎮孫在宋朝鹹淳年間中了狀元,街名便改為“狀元坊”。張鎮孫12歲便有“神童”之稱15歲在鄉試中名列前茅。鹹淳7年(1271年)上京赴試,殿試洋洋7000言的《殿試筆》,得到了宋度宗的讚賞,欽定其為新科狀元並賜詞誇獎。那時在“狀元坊”還立了狀元牌坊和詞字,可惜在明代中期已廢棄。到了明代明弘治 12年(1499年),倫文敍又在這裏一舉中了狀元,以後倫文敍的兒子也分別中了榜眼、進士,有人稱讚他父子為“父子四元雙進士”,由此“狀元坊”便聞名羊城及南粵了。
“狀元坊”到了清末、民初更是廣州民間百藝街發源地。19世紀初葉,南海人朱義盛首先在佛山筷子路開設朱義盛首飾店,後因工藝單調生意低迷。由鄧相承購承該店,遷至廣州天成路狀元坊繼續開業,仍沿用舊招牌“朱義盛”鋪號,一改其鍍金首飾工藝,標新立異,偽金與真金可以亂真。四鄉初稼女,五阜村姑,各江商賈盈門滿客,生意興旺起來。於是在“狀元坊”內先後開設五家分鋪,鋪匾招牌奇特引人注目,朱義盛金漆三大楷書字,一狀元郎抱笏立在鰲背上渡遊,牌匾周邊腐朽殘舊,人視之有歷經悠久之感,因而一時名噪省、港、澳。晚清時京官來粵大批訂造這類假金飾鈕釦,乃至西藏僧侶,也購進朱義盛鍍金飾釦作飾件。“朱義盛”百年來一度成狀元坊代名詞。

朱義盛“狀元坊”

“狀元坊”是廣州有名的購物街之一,聚集了上百家店鋪,經營內容多種多樣,如文具、飾物、化妝品、書籍雜誌等。想知道如今的年輕人最流行什麼樣的款式?到“狀元坊”逛一圈就知道了。“狀元坊”裏面有各種形形色色的特別小店,店面小小的,貨品擺得密集,惹得你眼花繚亂,能在其中找到一兩件特別的“心頭好”(喜歡之物),或者價格以比市面大多數同類實惠的,甚至認識一個特別的店主,也能讓自己另有一番成就感。基本上,只要在這裏逛一圈,全身上下從頭到腳的所有頭銜都能夠買齊,而且價錢還相當實惠。對於尚沒有什麼經濟能力的年輕人或者是追求實惠的人來説,這裏的商品確實很有吸引力。不過當然,俗語也有説“一分錢一分貨”,所以在這裏購物就要看你的眼光了準不準了。但是通常對於SHOPPING能手來説那都很EASY,而且説不定還能砍到一個更令人滿意的價錢咧。
在“狀元坊”購物還要有一個心理準備,那就是準備跟別人擠。“狀元坊”經常是人山從海的景觀,特別是週六日滿街都是人;所以“狀元坊”亦都被大家戲稱為“撞人坊”。一來因為在這裏很容易撞到熟人,二來人太擠大家很容易發生碰撞,所以大家就對這裏起了這麼一個稱號了。

朱義盛人物經歷

據説,“朱義盛”店鋪開張時,與廣東狀元倫文敍還有一段古:
話説店鋪落成之時,老闆朱義盛就請算命佬先知子為佢間店揀個好日開張嘞。這個先知子擇日非常犀利,佢算了算,就同朱義盛講:“正月十三日午時開張啦。”
但是正月十三恰好就是三煞日,有人就話嘞:“正月十三日是三煞日,午時又是三煞時,三煞撞三煞,一世無得發啊。”
朱義盛就非常擔心,以為先知子一時失手,就請佢再算一算。先知子告訴他並沒有錯,朱義盛還是還不放心。先知子無奈,只好説出因由:“到時有文曲星相助,衝散煞星,貴店生意興隆,千百年不衰。”先知子一語道破天機,但正所謂天機不可泄漏,據説先知子之後亦因此而遭天譴……
再説朱義盛,佢聽先生講得咁肯定,便唯有返歸準備開張。到了正月十三,午時將至,店鋪夥計準備掛招牌,但嗰塊招牌好似有千斤重,幾個人都抬不起來。突然強風大作,飛沙走石,周圍漆黑一片,伸手不見五指。舊時的犯人都是午時處決,午時的怨氣有幾重就可想而知了。
朱義盛正一邊埋怨個算命佬,一邊就閉翳唔知點算好。這時,一個十七八歲的後生進入店內,頓時風平浪靜,睛空萬里。啲夥計一下子就將個招牌托起掛好。
那個後生正是倫文敍,他在明代弘治十二年高中狀元。後來他的兒子也分別中了榜眼、進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