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名
- 朱祖祥
- 國 籍
- 中國
- 民 族
- 漢族
- 出生地
- 浙江寧波慈溪
- 出生日期
- 1916年10月5日
- 逝世日期
- 1996年11月18日
- 職 業
- 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
- 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
- 主要成就
-
“起爆效應”理論
1980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學部委員) - 代表作品
- 《土壤學》
朱祖祥人物生平
編輯
朱祖祥(4張)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朱祖祥畢業於效實中學。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畢業於浙江大學農學院,獲學士學位,留母校任農化系助教。
民國三十一年—民國三十四年(1942-1945年),任浙江大學農學院講師。
民國三十三年(1944年)冬,朱祖祥經浙江大學農學院推薦,參加中華農學會的選拔和教育部組織的考試,以優異成績被選送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研究生院深造。他主修土壤化學,副修先為植物生理學,後轉表面化學。
民國三十四年—民國三十七年(1945-1948年),朱祖祥在美國密執安州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
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朱祖祥獲碩士學位。
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朱祖祥獲博士學位,同年選擇回到中國。
1949年—1952年,朱祖祥任浙江大學農化系主任、校務委員。
1952年—1966年,朱祖祥歷任浙江農學院、浙江農業大學土化系主任、教務負責人。
1953年—1960年,朱祖祥在中國科學院林業土壤研究所兼任研究員、籌備委員。
1955年,朱祖祥又受命重建農化系,他仍以滿腔熱情開展工作,充實教師隊伍,廣開專業設置。
1960年,朱祖祥拖着腦膜炎初愈的病軀,夜以繼日地編撰出《土壤物理》、《土壤化學》、《土壤分析及研究法》等講義,親自講授並修訂文稿,對拓展土化系和招收研究生、留學生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專業課好教材。
1964年,農業部成立“土壤學教材編審委員會”,聘請朱祖祥為主任。
1977年,農業部在山西重新召開土化專業土壤學教材統編會議,在與會代表推舉下,再次擔任主編。
1978年1月初,在杭州朱祖祥主持召開第一次編寫工作會議。
1980年,先後當選為中國科協全國委員會委員、浙江省科協副主席、名譽主席。
1983年,任中國水稻研究所第一任所長。
朱祖祥主要成就
編輯朱祖祥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朱祖祥所研製的“土壤、作物營養速測診斷箱”在全省農村推廣應用;他所研製的土壤營養診斷比色卡,則被二十幾個省、市、自治區大量採用。
朱祖祥在密執安州立大學研究院從事碩士論文的研究工作時,發現在密執安沿湖區桃樹生長的優劣,同土壤中交換性鉀的含量水平之間的關係比較複雜。
朱祖祥根據土壤化學和物理化學過程的研究,通過植物(燕麥、桃樹)栽培試驗,結合粘粒礦物類型,進行了土壤膠體對離子吸附能和交換性陽離子種類及其相對含量、以及植物從土壤中吸取營養元素狀況等方面的測定,系統地證實了土壤膠體上的離子飽和度,以及膠體上與植物營養離子共存的其他吸附離子(特稱陪補離子)的狀況,同土壤養分有效度密切相關。這就是土壤中離子“飽和度效應”和“陪補離子效應”。這兩種概念可深刻闡明土壤有效養分的動態及其差異根源。
20世紀60年代以來,朱祖祥指導他的研究生從事土壤磷化學、土壤有效養分及土壤水分能量概念的研究,都取得新成果。朱祖祥關於土壤磷的吸持、解吸、固定的化學過程和物理化學過程的論述;關於養分位的表述;關於綠肥耕埋後激起土壤微生物強烈活動而耗失土壤有機質的“起爆效應”(現通稱激發效應)的論點以及綠肥肥效機制的探討等,對研究農田土壤肥力的動態監測,對研製測定養分有效度的方法等方面具有指導意義。
20世紀70年代中期,他主持“全國土壤普查·土壤診斷研究協作組”的工作,在湖南長沙同全國10多所高等農業院校及科研機構的土壤工作者一道,對土壤和作物營養診斷的化學速測,如氮、磷、鉀速測方法及土壤有機質速測法等,進行了系統的和大量的試驗,對所使用的每種方法進行反覆討論,選出最佳方案。
[1]
- 學術論著
書籍著作
1.Peng C,Chu TS,Development and Use of a Powdery Iidicator forRapid and Accurate Estimation of Soil Reaction,(美)Soil Science,1945,57:367~369
2.Chu TS,Some Chemical Studies of Soil in Relation to Satisfactory andUnsatisfactory Growth of Peach Trees,(美)Quarterly Journal of Michigan Agri,1946
3.Chu TS,Turk LM Growth and Nutrition of Plants as Affected by Degreeof Base Satu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lay Minerals,(美)Mishigan State Univ,Tech Bull,No 214,1948
4.Zhu Zu-xiang,Growth and Nutrition of Plants as affected byDegree of Base Saturation of Different Types of Clay Minerals,Michigan State Univ,Tech Bull,1949,214:1~47
5.朱祖祥、俞震稼、周鳴錚,土壤學,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
期刊論文
6.朱祖祥,袁可能.我國目前常用的幾種土壤反應混合指示劑在使用上的探討[J].土壤學報,1956,4(1)。
7.朱祖祥.合成土壤改良劑的效果試驗初報[J].浙江農業科學,1961(1)。
8.朱祖祥.影響磷礦粉肥效的土壤化學因素[J].浙江農業科學,1962(12)。
9.朱祖祥.從綠肥的起爆效應探討它的肥效機制及其在施用上的若干問題[J].浙江農業科學,1963(3)。
- 科研獲獎
朱祖祥人才培養
朱祖祥自從1938年於浙江大學農學院畢業留任助教到1996年11月逝世,50多年一直從事農學教育工作,為中國農業戰線培養了大批骨幹人才。
20世紀60年代開始,朱祖祥招收培養了研究生和外國留學生18名,博士8名,指導博士後1名。1978年起招收碩士、博士研究生,是中國高等農業院校中第一位培養土壤化學和土壤物理學方向研究生的導師。朱祖祥在40多年教授生涯中接受過由國家教委下達的外籍研究生(包括美國、聯邦德國博士研究生)來華進修的指導任務。
朱祖祥榮譽表彰
朱祖祥社會任職
編輯朱祖祥兼任中國科學院瀋陽林業土壤研究所、中國農業科學院第二屆學術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土壤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土壤肥料研究會副理事長,第八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屆全國政協委員,第五、六、七屆浙江省人大常委副主任,九三學社中央參議委員會常務委員及浙江省委員會名譽主委,浙江省科協名譽主席等。
[3]
朱祖祥人物評價
編輯朱祖祥是浙大求是學人的傑出典範,他對母校懷有深厚的感情,當年從美國學成歸國,他毅然選擇回到母校浙江大學任教。朱祖祥多次建議恢復建立文理交融的綜合性大學,不遺餘力地推動同根同源的原浙江大學、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和浙江醫科大學的合併,是成立新的浙江大學的主要倡導人之一。(浙江大學校長吳朝暉評)
[4]
朱祖祥後世紀念
編輯- 紀念朱祖祥院士誕辰90週年
- 朱祖祥院士誕辰100週年
2016年10月11日,浙江大學數百位師生、校友舉行集會,紀念土壤學家、農業教育家朱祖祥院士誕辰100週年。浙大校長吳朝暉致辭,並與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姒健敏、江蘇省政協副主席周健民及朱祖祥先生的女兒朱蔭湄共同為朱祖祥銅像揭幕。
[4]
- 參考資料
-
- 1. 朱祖祥 .九三學社[引用日期2016-01-22]
- 2. 朱祖祥 .中國科學院[引用日期2019-11-15]
- 3. 朱祖祥 .浙江新聞[引用日期2016-03-21]
- 4. 浙大紀念朱祖祥誕辰100週年 .浙大校友網[引用日期2018-08-09]
- 5. 一場遲到10年的追念 紀念朱祖祥院士誕辰90週年 .浙江新聞網[引用日期2018-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