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玉仙

鎖定
朱玉仙(1796~1861),清代廣西著名女詩人。生於博白縣松山鄉茂山村, 朱玉仙祖父朱宗騰是乾隆舉人,官至安陸府同知;父朱德嶼曾任福建平潭同知。從嘉慶末至道光初,她一直隨同父親於任上,在官署閨閣生活中,經常同姐姐和弟弟允惇(後中進士)習文學藝,寫詩酬唱。26歲時嫁給北流縣陵城鎮拔貢黎玉章為妻,婚後即隨夫宦遊大江南北,得歷諸多名山大川,開闊了視野。 [1] 
中文名
朱玉仙
出生地
廣西博白縣
出生日期
1796年
逝世日期
1861年
職    業
清代廣西著名女詩人
性    別
丈    夫
黎玉章

朱玉仙人物經歷

朱玉仙的祖父朱宗騰是舉人,曾任湖北武昌府同知,她曾隨祖父於武昌任上。後父親朱德璵到福建平潭府任同知,授儒林郎,她又隨任上10餘年,並於官所習琴棋書畫,受到良好的文化藝術薰陶。她有6個叔叔,有進士、舉人,至少也是秀才書生。她在福建漳郡石碼廳的“畫詩樓”生活期間,創作了大量詩歌。 [1] 
朱玉仙26歲時嫁給北流的拔貢黎玉章為妻,婚後即隨夫宦遊大江南北,得歷諸多名山大川,客途風月,魂牽夢繞,盡收眼底,開闊了視野。不久黎玉章出任山西夏縣知縣,玉仙隨夫任上。
朱玉仙與夫君感情甚篤,夫唱婦隨,作詩繪畫以相娛樂。誰知天妒英才,她們結婚剛剛4年,玉章竟猝卒於夏縣任內,玉仙忍着悲痛,不遠萬里扶櫬歸葬,後定居北流陵城鎮黎家巷。
朱玉仙的家公黎世典,為北流富紳,樂而好施,曾捐出田租60石給銅陽書院,還資助學子伙食和應考的盤纏。在清嘉道鹹同這幾代,銅陽書院培養大批學子,中進士、舉人者甚眾。玉仙生活於這樣的家庭中,沒有再嫁。而是從容面對命運的打擊,挑起生活的重擔,精心培育兒子。兒子黎學箕後來得拔貢,又中順天府鄉試副榜,功成名就,官至廣東同知
朱玉仙在晚年,除每天賦詩作畫,撫風弄月外。還精選自己的詩作130多首編為《畫詩樓稿》。在她去世22年後,光緒九年(1883年)由翰林院士編纂出版了這部詩集。
民國年間,著名詩人、國學大師陳柱編集《粵西十四家詩鈔》,亦將朱玉仙的詩附於十四家之後。此外,諸多評論家還把朱玉仙喻為“廣西的李清照”。 [1] 

朱玉仙人物生平

生於1796年,在父親的教育和影響下,耳濡目染,表現出無憂無慮、天真爛漫的意態,寫的詩作活潑明敏,玉潤珠圓,清新可愛。出嫁後,隨夫到夏縣、天鎮、長子等縣,歷長江、黃河遊黃鶴樓、雁門關等名勝,面對絢麗多姿的世界,祖國壯麗河山,隨興賦詩,其詩作漸趨成熟。如五律《度雁門關》二首:“宦秋臨三晉,輕軺度雁關。舉鞭揮煙露,緩轡認江山。育家明妃去,黃金漢使還。英霧千古憾,空見亂峯還”。“傍曉疏星沒,千山望野通。車輪連地震,關塞接夭雄。邊鎮臨荒微,嵐煙鎮遠空。雁聲催客淚,飛篩入雲中”。清代文人張正椿評價她的兩首詩,説是“詩心雄過雁門關”。後人稱朱玉仙為“北流女使”。 朱玉仙結婚後4年,丈夫淬然逝於任上。她悲痛萬分,強撐弱體,代丈夫辦好了移交,然後攜着獨生幼子,跋涉萬里,扶樞還鄉。她寫的一首七絕《望夫山》表達了對丈夫的沉痛哀思:“春回山上草萋萋,雨灑雲鬟淚欲啼。千古傷心何獨爾?淒涼還有杞梁妻!”她孀居幾十年,教子讀書,其子黎學箕亦中拔貢,於順天府鄉試中副榜,官至廣東同知。卒於1861年.

朱玉仙主要著作

朱玉仙的主要著作有《畫詩樓稿》,載其詩歌100餘首。光緒九年(1883年),《畫詩樓稿》刊行問世,有十多個文人名士為這部詩集題詞題詩。書名《畫詩樓稿》四字是周德潤所題(周是中法戰爭後,中國與法國舉行中越邊界條約談判的全權欽差大臣)。其詩作獲得很高讚譽。湘湖女士韻琴陸翰緣的題詩説:“驚才初讀白篇詩,萬朵花圍筆一枝,足與江山增秀麗,真從巾幗見鬚眉。節傳茹檗丸熊苦,體異吟椒誦柏詞。韻語分明閨訓在,夫人原是女中師”。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