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泗

鎖定
朱泗,(279—322)號新公。父朱煦,三國時朱然之弟,鳳陽泗州人,晉鎮國大將軍。
本    名
朱泗
新公
出生日期
279年
逝世日期
322年

朱泗人物簡介

朱泗,(279—322)號新公。父朱煦,三國時朱然之弟,鳳陽泗州人,晉鎮國大將軍。出生於今浙江省德清縣新市(從陳霆《仙潭志·卷二》記載:晉朝咸寧五年(279年),晉武帝司馬炎大舉伐吳,鳳陽泗州人、吳大司馬右軍帥朱然弟朱煦從軍司馬氏伐吳,轉戰至新市(今浙江省德清縣新市鎮),朱煦夫婦隨軍滯留新市,賃屋居施家巷(西廟弄),誕朱泗,名曰泗,本泗州人也)。 [1] 

朱泗戰功偉績

朱泗戰功

神生十歲,傳記書史比壯,勇力遏人。使弓馬。嘗因大旱,遠運洋漾之水,以紓民力。永嘉之亂,天子蒙廬江左立國,大募兵於天下。神出應募,與紀將軍(胡桑按:蓋為晉長史紀瞻,時為揚威將軍)敗右胡於葛陂。至永昌元年(322),王敦反據京邑,冒陣死王敦之難。神冒戰陣中,流矢而亡。(陳霆《仙潭志·卷二》記載)

朱泗永靈廟

陳籛《永靈神號加封記》:縣有鎮名新市,其土神朱泗,郡人也。墓去鎮東北三里,耆舊相侯,當晉懷帝朝為將,有功殉忠死敵,廟食此土。周廣順中,始封保寧將軍,紹興五年,賜永靈廟號。九年,改封顯佑侯。至慶元二年,又因縉紳士庶言侯自方臘金人之亂,屢顯威靈,耀兵卻敵,使寇不入境。且數十年,水旱疾厲之,祈應如響,蓋即其功惠法,當贈封。於是賜為顯佑通應侯,元配邱氏封協惠夫人。其年八月,綸誥初下,鎮人驩迎大合樂,具酌獻誦,祝冊以告神。已而,礲石於廟門,屬寓客陳籛為文,以記其事。
沈戩穀《重建永靈西廟碑記》:咸寧五年,故吳大司馬右軍帥朱然弟煦從軍司馬氏伐吳,轉戰至市,誕神於市之施家巷,命名曰泗。志本泗人也。復從軍敗石勒於葛陂。永昌元年,冒陣死王敦之難。泰寧二年,封鎮國大將軍。降夢立祠於所誕之地。即今廟也。宋元佑間,鎮東人,以走祀不便,請分建東廟,廟始專名為西。今祭亦專得秋祀雲。正徳六年,僉事陳水南先生與鄉貢童遷倡議重修,逾百四十餘年,為歲之丁酉,廟復圯。裏之好義者,捐資撤而新之。自十月十六日興工,戊戌某月日落成。
泰寧二年(324),封鎮國大將軍。降夢立祠於所誕之地。吳越錢氏封保寧將軍。宋紹興五年(1135),賜永靈廟號。九年(1139),改封顯佑侯。慶元二年,賜為顯佑通應侯,元配邱氏封協惠夫人。宋元佑(1086—1094)間,鎮東人,以走祀不便,請分建東廟(遺址今在新市油脂公司內,大殿尚存,惜為倉庫),廟始專名為永靈西廟(遺址在今新市鎮完全小學內)。墓在新市,今新市鎮有朱墓村。村西南為鍾家園,鍾家園北今存繼興橋,朱泗藏弓劍處,建於明前。(雍正《浙江通志·卷二百二十》記載)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