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志輝

(中南大學基建處處長)

鎖定
朱志輝,男,漢族,河南潢川縣人,1979年2月生,中共黨員,工學博士,中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 。
現任中南大學基建處處長 [2] 
中文名
朱志輝
國    籍
中國
民    族
出生地
河南潢川
出生日期
1979年2月 [1] 
畢業院校
湖南大學
學位/學歷
博士 [1] 
職    業
博士研究生導師
專業方向
結構工程
職    務
中南大學基建處處長

朱志輝個人簡介

朱志輝,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中南大學基建處處長、高速鐵路建造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曾任土木院副院長。
長期從事軌道交通工程動力學與振動的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先後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省部級及橫向項目30餘項。共發表SCI/EI學術論文150餘篇;授權發明專利7件,授權軟件著作權20件。
傳承鐵路車-橋耦合振動理論,發展並創新了列車-軌道-橋樑系統剛柔耦合混合動力學模型,建立了多源激勵下耦合系統隨機振動理論及行車安全可靠度評估方法,實現了耦合系統隨機動力響應評估,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耦合系統高效隨機動力分析軟件,應用於全國主要鐵路設計院;提出了考慮行車安全和軌道-橋樑系統損傷的高鐵橋樑“兩狀態三水準”抗震設計方法;建立了納入規範的高鐵無砟軌道-大跨度橋樑協同設計方法與驗收指標體系,突破大跨度橋樑不能鋪設無砟軌道的工程禁區,指導建成世界首座跨度達到300m、鋪設無砟軌道、設計時速350km/h的昌贛高鐵贛州贛江斜拉橋。為我國高速鐵路橋樑設計及行車安全提供了重要理論和技術支撐。
高鐵橋樑動力設計參數和大跨度橋樑軌道平順性控制標準等成果被納入《高速鐵路設計規範》、《鐵路軌道設計規範》,參編《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大跨度斜拉橋技術規程》;以第4完成人獲2019 年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成果名稱:高速列車-軌道-橋樑系統隨機動力模擬技術及應用;餘志武、蔣麗忠、朱志輝等),以第7完成人獲2008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成果名稱:新型裝配整體式樓蓋體系的關鍵技術及其應用;周緒紅、吳方伯、朱志輝等),獲2020年湖南省創新團隊獎(排名第6),2019、2017、2007年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排名第8、7、5)等7項省部級科技獎勵 [2] 

朱志輝教育經歷

1996.09--2000.06 鄭州大學本科工民建 [2] 
2001.09--2006.09 湖南大學博士土木工程 [2] 
2007.09--2011.10 中南大學博士後土木工程 [1] 

朱志輝工作經歷

[1] 2010.12-2011.12
University of Kentucky,USA |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2] 2006.12-至今
中南大學 | 土木工程學院 | 教授 [2] 

朱志輝研究方向

[1] 車-線-橋耦合系統動力學理論
[2] 地震作用下列車行車安全性研究
[3] 土木工程數值方法高性能並行計算
[4] 鋼橋疲勞性能研究
[5] 城市軌道交通環境振動研究 [2] 
作為項目負責人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省部級科研項目6項;參與1項鐵道部重大項目、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和多項省部級基金項目。公開發表相關科研論文40餘篇,SCI/EI收錄30餘篇;獲批國家發明專利3項,實用新型專利10項;獲批軟件著作權8項。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鐵道學會科學技術特等獎1項、湖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和教育部高校科技發明獎二等獎1項 [1]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