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朱建士

鎖定
朱建士(1936年3月28日—2011年12月18日),湖南長沙人,流體力學、爆炸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1] 
1958年朱建士從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員等職;198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90年擔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02年至2004年擔任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2004年被任命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2011年12月18日因病去世,享年75歲 [2] 
朱建士長期從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及檢驗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試驗結果分析工作 [3] 
中文名
朱建士
國    籍
中國
出生地
湖南長沙
出生日期
1936年3月28日
逝世日期
2011年12月18日
職    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北京大學
主要成就
1995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代表作品
《理論爆轟物理》《爆轟波理論》

朱建士人物生平

朱建士 早年
朱建士 早年(5張)
1936年3月28日,朱建士出生於湖南省長沙市 [3] 
1942年,應中國戰時兒童保育會湖南分會第二保育院院長齊新之邀,朱建士的母親章荃在茶陵就職,朱建士隨之進入湖南第二保育院,成了一名保育生。
1946年,朱建士以第三名的成績從育幼院畢業,隨即考入長沙的長郡中學 [4]  。高中階段,朱建士擔任了班主席(即班長),期間獲得了優秀學生的稱號,還加入了共青團組織。
1954年,朱建士被保送到北京大學,錄取專業為數學力學系。
1958年,朱建士畢業於北京大學數學力學系,同年9月分配到第二機械工業部第九研究院,歷任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總工程師等職位。
朱建士
朱建士(2張)
1962年初,第九研究院成立一個專門小組到221廠(位於青海省海晏縣),朱建士作為該小組第一批成員之一,於1963年3月趕赴青海金銀灘草原221廠 [5] 
1964年7月,朱建士入選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試驗作業隊,在所有隊員中,他是唯一一個從原子彈研製最初的理論探索,到把原子彈試驗裝置最終送上試驗鐵塔的理論設計工作者 [5] 
1981年6月,朱建士加入中國共產黨。
1990年,朱建士擔任北京應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副總工程師、博士生導師。
1995年,朱建士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6] 
2002年,朱建士擔任中國工程院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主任。
2004年11月,朱建士卸任中國工程院能源學部主任後,被任命為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部主任。
2011年12月18日,朱建士因病搶救無效去世,享年75歲 [2] 

朱建士主要成就

朱建士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朱建士長期從事核武器的理論研究、設計及檢驗核武器爆炸性能的試驗結果分析工作。為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突破作出了重要貢獻。參加了第一代核武器的改進和小型化工作,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完成了研製任務;完成一系列有關理論研究,為以後小型初級中子點火的理論工作奠定基礎。在第二代核武器的研製中,參與的核武器初級研製取得突破性進展,使中國核武器的物理設計接近國際先進水平。作為技術負責人之一,從目標規劃的制定,技術路線的選取,組織實施到具體技術工作都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各次核試驗的成功和中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6-7] 
  • 學術論著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出版了《理論爆轟物理》等專著,撰寫了《定常爆轟數值模擬中人為粘性與人為反應的選取》、《爆轟中側向膨脹和人為粘性反應》等研究論文和報告 [3] 
  • 科研成果獎勵
截至2011年12月,朱建士先後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1項,國家發明三等獎1項,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國防重大科技成果獎二等獎1項 [2] 
時間項目名稱獎勵名稱
1985年核武器的一種新原理突破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1986年核武器新構形的理論設計國防科工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人工核熱微聚變增強裝置國家發明三等獎

朱建士人才培養

2005年1月,朱建士在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會上,作了題為《抓住機遇 鋭意進取 突出特色 科學發展》的工作報告,全面闡述了他對研究生教育工作的認識和思考。同年7月,在以“解放思想 與時俱進 深化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與發展”為主題的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研討會上,朱建士和與會者們進一步統一了思想,探討了發展思路。隨後,課程建設、能力培養、學生管理等方面的各項舉措相繼出台實施 [5] 
2011年10月25日,朱建士應北京理工大學機電學院和爆炸科學與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的邀請,以錢學森先生《工程和工程科學》一文為提綱,做了一場學術報告,朱建士在報告中詳細論述了錢學森先生的工程科學思想,並結合自己五十多年來的科研工作,用參與兩彈研製的經驗佐證了錢學森先生文中的觀點:一個合格的工程科學家要知道所建議的工程方案的可行性到底怎麼樣;如果該建議可行,要知道實現這個建議最好的途徑是什麼;如果失敗了,要知道失敗的原因是什麼,怎麼改正。為此要求工程科學家掌握:工程設計和實施的原理、工程問題的科學基礎、工程問題的數學方法,而具有良好的數學、物理、化學、數值計算等方面的基礎,對工程科學家來説是必不可少的 [8] 

朱建士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1994年光華科技基金一等獎
1995年中國工程院院士(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 [1] 
2002年第四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2] 

朱建士社會任職

朱建士擔任北京理工大學力學工程系兼職教授、博士生導師 [9]  ;第六屆四川省科學技術顧問團顧問 [10] 

朱建士個人生活

  • 家世背景
朱建士是母親章荃的第四個孩子,為寓意他出生時母親正值30歲,是而立之年,便將他的小名取作“立四”,他的父母都受過高等教育,但及至成家,卻家道中落,父親朱幹患腦病留下嚴重後遺症而無法自理,常年寄居在親戚家養病,一家人的生計全靠母親一人教書勉強維持 [5] 
  • 健康狀況
2011年12月10日至11日,朱建士參加在重慶市召開的全國危險物質與安全應急技術研討會,這是他最後一次參加學術會議。會議期間,他感覺不適,經第三軍醫大檢查,疑似肺炎,經過治療好轉。醫生建議他住院靜養。但他記掛着工作,提出要回綿陽一邊工作一邊治療。在病房裏,他依然密切關注着國家核武器安全性重大課題的進展,深入思考着下一步的工作,提出指導意見;與探望他的同事探討十年工作規劃的完成情況,梳理出工作重點,明確技術路線和下一步工作安排;與研究生部的職工談未來的工作設想和實施方案。12月18日,朱建士病情意外惡化不治逝世 [5] 

朱建士人物評價

朱建士的工作經歷伴隨着中國核武器事業走過了從無到有,從落後向具有較高水平發展的全過程,也使他從一個年輕的普通科技人員,成長為一名具有較高理論造詣的核武器理論研究設計專家和擔任起核武器理論設計領導工作的管理者。他一生幾十年如一日,孜孜探索,默默奉獻。他為原子彈、氫彈原理突破和中國核武器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3] (科普中國評)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