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木蘭鄉

(江西省石城縣下轄鄉)

鎖定
木蘭鄉,隸屬江西省贛州市石城縣,位於石城縣最北端,東與高田鎮接壤,西北與廣昌縣驛前鎮楊溪鄉塘坊鎮相鄰,南與小松鎮豐山鄉交界。全鄉總面積93平方千米,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85個村民小組。 [2]  2020年末,木蘭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2454人。 [8] 
木蘭鄉盛產糧食、白蓮、烤煙、西瓜、澤瀉藥材,是豬、牛交易主要集市,物資集散中心。 [2]  境內有東坑至桐江公路(X489)穿境而過。 [4] 
2020年末,木蘭鄉有工業企業4個,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2個。 [8] 
中文名
木蘭鄉
外文名
Mulan Township
行政區劃代碼
360735200
行政區類別
所屬地區
中國華東
地理位置
石城縣最北端
面    積
93 km²
下轄地區
1個社區、7個行政村
電話區號
0797
郵政編碼
342705
氣候條件
中亞熱帶季風温潤氣候
人口數量
12454 人(2020年末户籍人口) [8] 
車牌代碼
贛B

木蘭鄉建置沿革

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池家坳 太平天國古戰場遺址:池家坳
中華民國時期,木蘭隸屬石城縣小松區木蘭保聯。 [1] 
1949年9月30日,木蘭、田江、小琴3村屬小松區木蘭鄉,楊坊、新河、陳聯、東坑4村屬高田區何家灣鄉。1958年,木蘭、小琴、楊坊屬木蘭公社,東坑、陳聯、新河屬新河公社。1959年,木蘭、新河2公社合併稱河蘭公社。1961年,分為木蘭、新河2公社。1966年,合併稱木蘭公社。1984年,木蘭公社改為木蘭鄉。 [1] 

木蘭鄉行政區劃

截至2021年10月,木蘭鄉下轄1個社區、7個行政村:木蘭社區、木蘭村小琴村田江村楊坊村陳聯村新河村東坑村 [3] 

木蘭鄉地理環境

木蘭鄉位置境域

木蘭鄉地處石城縣最北端,東毗高田鎮,南接豐山鄉,西靠小松鎮,北鄰廣昌縣。轄區東西最大距離9千米,南北最大距離28千米,總面積93平方千米。 [1] 

木蘭鄉地形地貌

木蘭鄉地形圖 木蘭鄉地形圖
木蘭鄉地處武夷山西麓,地勢由北向南傾斜,北高南低。四周羣山環繞,山巒起伏,為山地丘陵地形。 [1]  境內最高山峯王貫頭,位於木蘭東北部50千米,主峯海拔940.2米;最低點為小琴村的白土水口外,海拔260米。 [2] 

木蘭鄉氣候

木蘭鄉為石城北部低丘温熱區,屬中亞熱帶季風温潤氣候區。四季分明,春早夏長,秋短冬遲。常年日照為1942.1小時,日平均5.3小時。境內全年平均温度18.3℃,最高為7月份,平均氣温為28.4℃,最低為1月份,平均氣温為7.1℃。極端最低温度是7.2—5.4℃之間。歷年平均有霜期82.2天,最長為128天,最短為38天。風力一般為二、三級左右,風向夏天多偏南,冬季多偏北,春季偏東北,秋季偏西南風。 [2] 

木蘭鄉水文

木蘭鄉境內河道屬琴江流域。境內最大河流為大琴河,從東坑至小琴流經境內新河、陳聯、小琴,主要支流有新河、木蘭河、田江河。 [1] 

木蘭鄉自然資源

2014年,木蘭鄉耕地面積為861.13公頃,佔總面積的10.3%;有山地面積8400公頃,人均山地0.8公頃。境內地下礦產資源主要有石英石、雲母、青石材、粉紅花崗岩石、砂石場、鐵礦、金礦。 [2] 

木蘭鄉自然災害

木蘭鄉主要自然災害有旱澇、低温、風雹、低温等。 [1] 

木蘭鄉人口

木蘭鄉新河村 木蘭鄉新河村
2011年末,木蘭鄉轄區總人口12032人,城鎮化率3.1%。14歲以下2552人,佔21.2%;15—64歲8646人,佔71.86%;65歲以上834人,佔6.9%。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11630人,佔96.7%;有少數民族畲族402人。2011年,木蘭鄉人口出生率13.39‰,人口死亡率5.17‰,人口自然增長率8.22‰。 [1] 
2014年末,木蘭鄉總人口為12253人,其中漢族人口為12159人,畲族人口為94人。主要姓氏有:温、廖、陳、王、鄧、李、何、謝等。 [2] 
2017年末,木蘭鄉轄區有常住人口10768人。 [5] 
2018年末,木蘭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2465人。 [6] 
2019年末,木蘭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2502人。 [7] 
2020年末,木蘭鄉轄區有户籍人口12454人。 [8] 

木蘭鄉經濟

木蘭鄉綜述

2011年,木蘭鄉完成財政總收入260萬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10萬元。 [1] 
2014年,木蘭鄉完成工農業總產值2301萬元,其中農業總產值1600萬元、工業總產值701萬元,實現財政收入235.2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600元。 [2] 
2017年末,木蘭鄉有企業33個,企業從業人員281人。 [5] 

木蘭鄉第一產業

木蘭鄉糧食作物以水稻為主,主要經濟作物有烤煙、白蓮等。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為主。 [1] 
2011年,木蘭鄉生產糧食4330噸,人均367千克,其中水稻4219噸。油料作物種植面積0.08萬畝,產量62噸。生豬年末存欄0.18萬頭;牛年末存欄0.1萬頭;家禽飼養量6萬羽,上市家禽5.5萬羽。魚塘養殖面積505畝,產量247噸,捕撈水產1噸,水產品總產量416噸。 [1] 
2011年,木蘭鄉生產肉類50噸,其中豬肉40噸,牛肉5噸;禽蛋5噸。 [1] 

木蘭鄉第二產業

2017年末,木蘭鄉有工業企業4個。 [5] 
2018年末,木蘭鄉有工業企業4個。 [6] 
2019年末,木蘭鄉有工業企業4個。 [7] 
2020年末,木蘭鄉有工業企業4個。 [8] 

木蘭鄉第三產業

2018年,木蘭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個。 [6] 
2019年,木蘭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個。 [7] 
2020年,木蘭鄉營業面積50平方米以上的綜合商店或超市有2個。 [8] 

木蘭鄉社會事業

木蘭鄉教育事業

2011年末,木蘭鄉有幼兒園3所,在園幼兒98人,專任教師8人;小學3所,在校學生777人,專任教師39人;初中1所,在校學生320人,專任教師18人。 [1] 
2014年末,木蘭鄉有初中1所,在校初中生共215人,5個教學班,共有教職工19人。小學完小2所,為木蘭中心小學和新河小學;教學點2個,為東坑教學點和楊坊教學點;在校小學生共800餘人。共有小學教師39人,適齡入學兒童率為100%,在校學生鞏固率為100%,畢業率為100%,普及率為100%。 [2] 

木蘭鄉醫療衞生

2011年末,木蘭鄉有衞生院1個,衞生所1個;病牀29張,醫生16人,護士8人,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1.07萬人,參合率92%。 [1] 
2014年末,木蘭鄉有醫療站2個,設有病牀30張,有醫務人員22人。全鄉有村級衞生所7個,村級衞生員15名,個體醫療門診所2個。 [2] 

木蘭鄉社會保障

木蘭鄉陳聯村 木蘭鄉陳聯村
2011年,木蘭鄉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户數11户,人數12人,支出2.88萬元,月人均200元;城市醫療救助1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12人次,共支出6.12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數211户,人數492人,支出52.52萬元,月人均89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43人,支出10.32萬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19人,支出2.96萬元,農村醫療救助17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492人次,共支出2.4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4人次,支出0.6萬元。自然災害受災人口2100人,緊急轉移安置345人,農作物受災面積2100畝,倒塌房屋54間,直接經濟損失60萬元,救災支出19.5萬元。國家撫卹、補助各類優撫對象22人。經常性社會補助對象113人,臨時性救助對象265人。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1個。 [1] 

木蘭鄉圩鎮建設

2005—2015年,木蘭圩新開發土地35000多平方米,新增建築佔地14000多平方米,新河圩新開發土地15000平方米,建築佔地7500平方米,建店房80間,新建街道2條,總長450米。 [2] 

木蘭鄉交通運輸

木蘭鄉境內有東坑至桐江公路(X489)穿境而過。 [4] 
2013年,修通木蘭田江至廣昌驛前邊際公路長3.7千米;修通通組公路5.6千米。 [2] 
2014年,修通通組公路3.9千米;開啓桐木公路升級改造,共計4.2千米。 [2] 

木蘭鄉歷史文化

木蘭鄉文物古蹟

陳聯圍屋 陳聯圍屋
木蘭鄉列為縣級文物保護的主要有:陳聯圍屋、下聯坊温氏牌坊、田江土樓、楊坑玉皇壇革命舊址、新河村古嶺腦太平開國古戰場等。 [1] 

木蘭鄉非遺項目

木蘭鄉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木蘭板橋燈、盾牌舞等,木蘭橋板燈遠近聞名。 [1] 
參考資料
  •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政部.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區大典·江西省卷.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5.03:1160-1161.
  • 2.    木蘭鄉簡介  .石城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24]
  • 3.    2021年統計用區劃代碼和城鄉劃分代碼  .國家統計局[引用日期2022-05-24]
  • 4.    石城縣X489東坑至桐江公路改造工程  .石城縣人民政府[引用日期2022-05-25]
  • 5.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8(鄉鎮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9.05:252.
  • 6.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19(鄉鎮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0.05:258.
  • 7.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0(鄉鎮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1.03:257.
  • 8.    國家統計局農村社會經濟調查司.中國縣域統計年鑑·2021(鄉鎮卷).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22.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