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製鏈接
請複製以下鏈接發送給好友

朝天子·秋夜吟

鎖定
《朝天子·秋夜吟》是元代詩人李致遠創作一首散曲小令。這首小令前兩句寫佛寺的晚鐘、秋蟬聲;三四句寫佛寺的月亮和涼風;五六句寫遠處樓台傳來了淒涼的悲笛之聲;七八句寫詩人的相思。全曲用語考究,押韻,抒發詩人秋夜中一段相思之情。含蓄雋永,餘味悠然。
作品名稱
朝天子·秋夜吟
作    者
李致遠
創作年代
出    處
全元散曲
作品體裁
散曲

朝天子·秋夜吟作品原文

朝天子1·秋夜吟
梵宮2,晚鐘。落日蟬聲送。半規涼月半簾風3,騷客情尤重4。何處樓台,笛聲悲動?二毛斑秋夜永5。楚峯6,幾重?遮不斷相思夢。 [1] 

朝天子·秋夜吟註釋譯文

朝天子·秋夜吟詞語註釋

1.朝天子:曲牌名,小令兼用,又名“謁金門”、“朝天曲”。
2.梵宮:即佛寺。
3.半規:圓形為規,半規即半圓。
4.騷客:詩人。屈原代表作名《離騷》,後因以騷客、騷人稱詩人。
5.二毛:鬢髮斑白。秋夜永:秋夜長。
6.楚峯:指四川、湖北兩省邊境的巫山一帶,有十二峯,其中神女峯最奇。 [2]  [3-5] 

朝天子·秋夜吟白話譯文

寺廟裏傳來傍晚的鐘聲,一陣陣蟬鳴送走了落日。半輪涼月升起,半簾夜風吹來,觸發起詩人的滿懷愁緒。是什麼地方的樓台上,傳來悲怨的笛聲?鬢髮早已斑白秋夜這樣漫長。巫山神女雖相隔重重山峯,也遮不斷對她相思的夢。

朝天子·秋夜吟創作背景

這首小令的具體創作時間不詳。李致遠滯留在楚地寄居在僧寺裏,作為一個儒家士子,他盼望着乘駟馬車,戴黃金冠,然而生不逢時,離鄉多年,只落得蜇居梵寺的下場。正值秋季,他看着寺廟漫山的樹葉由綠轉黃,又在漸漸強勁的秋風中飄落,清泠悽清的秋夜撩撥起他無限的思念之情,於是寫下這首小令。 [6] 

朝天子·秋夜吟作品鑑賞

朝天子·秋夜吟文學賞析

小令開頭用“梵宮、晚鐘”,傍晩時分,古鐘響起,暮色漸漸籠罩佛寺。面對即將到來的秋夜,作者心中不由泛起一陣孤獨淒涼之感。秋日的蟬聲顯得格外嘹亮,聲聲傳入他的耳中,更增添了其內心的苦悶和孤寂。“落日蟬聲送”也點明瞭此時的時令。“半規涼月半簾風”,夜色降臨後,涼月升起,一襲涼風款款而至。自古而今,月亮最能勾起文人騷客的思念和愁緒,作者也不例外。在涼月、秋風營造的淒涼秋夜圖下,內心的惆悵和寂寥愈發濃烈,“騷客情尤重”。秋景秋聲觸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情景交融間更見其內心的痛苦。遠處的樓台上傳來陣陣笛聲,不知何人在這寒夜裏吹響哀笛,勾起了曲人的哀思:家鄉是否也有這樣一個人在為自己賦笛一曲,歲月蹉跎,李致遠已鬢髮斑白。在這蒼茫秋夜裏,哀怨的笛聲無疑會觸動他那根柔軟的心絃。“楚峯、幾重,遮不斷相思夢”,即使連綿不斷的山峯,也無法阻擋他的一夢相思。其用情至深,可見一斑。相思不能相見,相念不能相依,李致遠的情感在這孤寂的秋夜裏愈發顯得濃烈。全曲在一往情深的思念中收尾,留給人無限的懷想。
小令以“秋夜吟”為題,抒發曲人內心的相思情感,全篇多為短句,且句句押韻,極富音節美。這首曲押“東鍾”韻,其中“鍾”、“宮”、“風”、“峯”屬陰平,“送”、“夢”、“動”為去聲,“永”為上聲。“重”字兩讀,前句為去聲,後句屬陽平。全曲多短句,而句句押韻,讀來韻律諧婉有致。 [1]  [7] 

朝天子·秋夜吟名家點評

上海市作家協會會員盧潤祥《元人小令選》:“這首寫秋景之淒涼,心境之悽苦,而以景色襯托。” [2] 

朝天子·秋夜吟作者簡介

李致遠,元代散曲作家。生卒年不詳。孫楷第元曲家考略》根據元代仇遠金淵集》卷二《和李致遠君深秀才》詩,以為李致遠為溧陽(今屬江蘇省)人,當名深字致遠。一生不得意,但因窮忘憂,孤傲清高。與文學家仇遠相交甚密。明代臧晉叔《元曲選》中《還牢末》雜劇署名李致遠。明代朱權太和正音譜》列其為曲壇名家,評其詞“如玉匣昆吾”。散曲今存小令二十六首,套數四套。 [8] 
參考資料
  • 1.    上海辭書出版社文學鑑賞辭典編纂中心編.元曲鑑賞辭典珍藏本 下:上海辭書出版社,2012.01:第1387頁
  • 2.    盧潤祥編.元人小令選: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02:第197頁
  • 3.    《元曲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976-977頁
  • 4.    夏於全主編.中國曆代詩歌經典 唐詩·宋詞·元曲 元曲卷 下 繡像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2002.07:第335頁
  • 5.    張為才主編.國學啓蒙經典 10 元曲三百首:青島出版社,2009.08:第98頁
  • 6.    林香娥編著.元曲流行館: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2.12:第122頁
  • 7.    陳思思,於湘婉編著.元曲鑑賞大全集 下:中國華僑出版社,2012.09:第638頁
  • 8.    蔣星煜.元曲鑑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0:第1251頁